《活着》的力量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职责,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
我喜欢看书,各种各样的书。但近几年来没有哪本书能比《活着》更触动我。我想,一本好书的定义应该是读完以后会引发思考,让你更加热爱生活。《活着》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余华的语言很平实,没有我们常见的华丽辞藻,故事的叙述却很流畅,充满沉重的力量。主角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很庸俗的姓名,就如“建国”“解放”一般随处可见,以旧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事件为背景,通过富贵一生坎坷的经历,绘画出那个特定时代里面的千千万万小人物的缩影。
“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龙二
生于富二代家庭,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富贵从赌场遇到了龙二开始,就进入龙二设立的一个局,按照龙二的掌控,一步步把祖上积攒的财富全部输光,爹被气死,妻子被丈人带走,曾经的自家院子安坐着的是其他人,活生生的把一个好好的家弄得分崩离析。这是他的错吗?明显是的。可是讽刺的是,如果他没有犯这样的错,那么他在不多年以后会被作为“恶霸地主”而被“革命”掉。没有解释的机会,在喧闹与嘈杂中五枪就被结束掉一条鲜活的生命。命运的安排永远让你捉摸不透,福祸相依,焉知非福。富贵感觉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在那以后想“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而我想,面对失去,我们或许可以换一种心态,坦然面对,谁又不知道这是命运给你的更好的安排?人世间,凡事都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像阴阳的互补,阳极阴生,阴极阳生,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失去背后都有隐藏着福气,但我们改变不了事实,至少应该改变心态。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富贵
话语的理解依靠于语境,如果是比赛冠军说“我今天很开心”,那很普通,如果是比赛的落选者说“我今天很开心”就另有一番滋味了。上面那段话,是富贵说的。他儿子被无良的医生为了救县长老婆而活活把血抽空致死,女儿早年得病没钱医治落了个哑巴的病根,好不容易嫁了个疼爱她的“偏头”,眼见着生活迎来了盼头,女儿却因为难产而死了。妻子跟着他,没享过一天清福,跟着女儿之后由于病重而离世。灾难似乎格外垂青他,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幸福就像肥皂泡,可望而不可得,一伸手,就破灭。跟女婿相依为命没多久,女婿由于工地的事故,直接被砸成了肉饼,剩下一个年幼的孙子。好不容易将孙子拉扯到了7岁,却因为吃豆子撑死了。富贵说“这孩子不是嘴馋,是我家太穷,村里谁家的孩子都过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也是难得能吃上”。这样的日子能叫“平平常常”吗?绝对不能。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恐怕都会在第一、第二、第三个亲人离世的时候崩溃了,可富贵没有,太多的苦难让他看开了。他只是活着,平平常常的活着。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似乎缺少这种“活着”的力量,失恋了要去死,失业了要去死,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不开心,就参加各种自杀组织,然后成群结队的去死。根据世卫组织2016自杀调查报告,,每年共有80多万人自杀身亡。而同期交通事故死亡数量仅为125万。
“不想活”是由于生活苦难吗?明显不是,试问比富贵更苦难的能有几人?我想,就是现在的人生活太安逸而缺乏苦难的磨炼吧。过去的人敢于在狂风暴雨中纵舞,现在人却因毛毛细雨而伤春悲秋。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而这所学校的学生似乎日渐稀少。我们很庆幸生在这个安稳和平的年代,鲜有苦难发生,但却不应该忘却修行。去医院看看,感受下那些饱受病苦折磨的人的求生欲,去贫困地区支个教,体会下贫苦孩子对于求知的渴望,这些都不失为锻造灵魂的好方法。当然,读一遍《活着》也是。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