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没那么难•青春挽歌

2020-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情情子

曹雪芹笔下,歌颂每一个有所坚持的生命;同时,也为每一个生命的终结赋予不同程度的挽歌。

从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开始,就预告了青春王国的完结,因为政治的手伸进了大观园,那些无忧无虑,年少轻狂的青春时光就彻底被抹杀了。王夫人的心结:美是原罪。看到晴雯生得漂亮又灵巧,有一天晴雯的头发不小心掉了一缕下来,被王夫人看到之后立刻判定晴雯会带坏宝玉,就在晴雯舍命为宝玉补裘后重病不起的时候,毫不留情地把她赶出大观园。后来,宝玉去看了晴雯最后一眼,第二天,宝玉就从老妈妈,丫头那里得知,晴雯死掉了。然后晴雯的哥哥嫂嫂立刻禀报贾府,领了丧礼的钱,赶紧草草地把晴雯的尸体火化了。

而这一边,王夫人知道晴雯是贾母派给宝玉的丫头,如果被贾母知道,自己得担罪,于是等到贾母高兴的那一天再跟贾母说。贾母一开始不相信,这么灵巧的丫头,本来还想留在宝玉身边照顾他的,于是,王夫人说谎,说晴雯是得病死的,为了避免传染,赶紧处理了,贾母也就信了,只叹晴雯这丫头命薄。

宝玉永远心疼美好的生命,记得宝玉从小丫头那里打探晴雯的事情,小丫头告诉宝玉,晴雯死掉的当天晚上哀嚎了许久,宝玉问哀嚎的是谁,小丫头说,可能是因为太痛了,哀嚎的是她的父母。宝玉又问,还在叫谁?宝玉很希望晴雯最后还记着他,在叫他。但可能在那个时代,晴雯心里对宝玉有再多的深情,都是不能喊出来的。小丫头怕宝玉伤心,就编了个谎言,说晴雯姐姐被神仙派去做花神了,宝玉又追问,是做什么花的花神?小丫头说,是芙蓉花。宝玉一直把各个姐姐妹妹们比作各种各样的花,知道晴雯被派去做了芙蓉花的花神,心里也就接受了。

但是,宝玉还是很伤心,于是她偷偷地为晴雯做了祭奠的仪式,向这个美好的生命告别,于是就有了这一篇:芙蓉诔。

在其他人眼中,宝玉写这一篇对晴雯的挽歌,简直就是神经病,只不过是一个丫头而已。确实如此,能读懂宝玉这篇芙蓉诔的人,整个大观园里,唯独黛玉一个。黛玉读着宝玉写的词,探讨着哪里不合适,哪里写的不对,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删改。最后改着,改着,一句“公子多情,女儿薄命,”黛玉越来越觉得,这篇芙蓉诔,预告的也是自己的生命,记得以前玩游戏,作诗的时候,黛玉代表的花神,也是芙蓉花,而黛玉和晴雯的性格里,都有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的执著之气。

既然坚持那么可贵,最好每个人都要去坚持一些东西,才算值得,不是吗?而曹雪芹又会用另一个人告诉你,没有坚持的人,是什么样的结尾。

迎春误嫁中山狼。迎春被叫做二木头,一直没有自己的主见,表面上是个老好人,其实关键的时候一点用都没有。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看到自己的丫头被欺负,自己出面担保,还把检查的人骂了一顿,而迎春的丫头司棋被赶出大观园的时候,司棋求迎春帮她担待一点,迎春永远是躲得远远的,话都说不上。

孙少祖是什么烂人,大家也都清楚,他们家一直巴结贾府,就是想要和贾府联姻的名头,以后在政治上混的开,而迎春的爸爸欠五千两,还不上,就把迎春嫁了过去,也许这两个因素不可以划等号。可实际情况是,孙少祖每一次对迎春实施家暴,口中念念的都是这一下还多少钱,你就是替你父亲还债的,完全没有任何疼惜。而迎春回娘家,性格也越来越古怪,也从不说,最后的判词就是: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其实,对比下来,读到迎春这里是很痛的,因为这个生命完全没有色彩,完全不为自己争气一下。而你又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对人性的描写可以如此深刻,又如此不同,不偏不倚,却让你看到了各种生命的状态。

有时候在想,一个人的痛,到底到痛到什么程度,辛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对生命有如此深刻的领悟;又或者,对生命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洞察到什么,珍惜到什么,才可以如此有力量地告诉别人:最痛,大概就是如此了。然后,一转身,给予其他生命巨大的支持。虽然是满纸荒唐言,也读得一把辛酸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