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境的画面
那天看到一幅画面,让我感觉画画并不困难,只要想到一个主题,就可以照着自己心里的想法画下去。
以前最害怕的就是画画了,上小学时每次美术课只希望需要画图时加上一张薄薄的纸,用薄薄的纸直接在图上照着描,生怕少了一个线条或者一块局部的小图案。
那时哪怕只是画中国地图,也只想这样做。只有这样,才不会担心哪个拐弯的地方角落没有偏。
当我看到这张图时,当时吓了一跳。画图还可以这垟画呀。其实这是一棵树种在这里,树杆已经在墙体里面,画画的作者凭自己的想象把树杆描明显了。外面加一个大大的缸,旁边再画上一个小男孩在努力艰难的抱着这个大缸。孩子的脚其实在墙上已经在墙上画不下去了,但是这位作者却很自然地延伸下来,在地面上一样可以接着画。
这幅画首先给我的感觉是教孩子就要向他学习,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那个样子抱得挺吃力的,表情好像使了好大的劲,快要抱不住了似的。但是还在努力地坚持着,不敢有一点点松懈的心。主题明确,看到画面就有故事的感觉。相信当时这位作者是凭自己的想象,想到一个什么场景而画上去。并没有哪里可以依葫芦画瓢,连模仿的对象都没有。
一直都以为照着心里的想法只能用文字、用语句来表达,很少听说可以用画面来呈现出来。从这张画里让我颠覆了以前的认知,画画并不一定要按照某个画面或者某个物品去画,也可以依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去天马行空,随着想到什么即画什么。
一开始为什么一定要去照着一个参照物来画呢?那可是给我们打基础,无论画什么图画,都是由点、线、面去组成,加上合适的、相配的颜色才能组成一幅完整的、圆满的画面。
只有先把基础打好了,可以画出横平竖直的线条,点出布局图,有了星星点点的基本轮廓,框架慢慢就出现了。假如画人就去描绘出有肉嘟嘟、胖乎乎或者瘦骨嶙峋的样子,把眼睛画得炯炯有神,鼻子呢显出高挑的鼻梁,配上一张可爱又温馨的脸庞,人的形象就这样活灵活现在画面显示出来了。
画物也是需要个框架来支撑吧,要是东一笔西一画,线条都连接不起来,左弯右拐地就难成画面了。
画画和写文章都是内心先有什么才能去表达出来,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