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这一点,你才越来越平庸
文:力姐
1
我大学考了一个十八本的学校,而且专业也很奇葩,我认真数了数,这个专业的名字有十个字。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考公务员。(说实话,本身我不太感兴趣,再说我不知道考这个的流程是什么,没有人来告诉,我也不知道咨询别人。)
我也没有考研,考了一辈子试,不想学习了。想马上就业,有钱后考EMBA。(真的,当时在大学里都开始看逻辑学的书了,虽然只看了半本,也没看懂。)
我家境普通,但有一个远亲在一家地方银行干一把手,他答应我让我进银行。我放弃了。(当时,以为在银行只能干柜员,天生爱自由的我一看那个铁栅栏我就怕了。这个机会放弃的有点可惜,否则今天我也混到行长了吧,哈哈)
我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我的梦想就是——“到一家大公司做一个小职员”。潜台词是,大公司有发展潜力,小职员从基层干起(貌似不从小职员干,我没有可能从中层干哈),一定会一步步奋斗到成功的那一天的。
刚刚大学毕业,意气风发,对未来的充满了斗志和向往。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了。
7月毕业,3月份我就把就业协议签了。一家大型的集团公司,全国都有分厂和办事处。
谁曾想,一入侯门深似海,进了这家大公司,先被扔进工厂实习了两个月,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坚持(有空给大家聊聊这段),好不容易捱到分配部门,一下子把我扔到了科研所!
喂,我要进科研所我就考研了好吧。
关键这个科研所只是个名字,连个办公室都还没有。
我就从地点寻址、监督装修,到购置瓶瓶罐罐,后来用瓶瓶罐罐,在这些瓶瓶罐罐的包围中,迅速从就业的热情中进入了职业倦怠。
人家说是一毕业就失业,我是一就业就倦怠。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大学生就业不是像想像的那么容易,你奔着行业去,可能公司在行业中并没有竞争力;你奔着公司名气去,可能会被扔到一个跟公司名气无关的岗位;你奔着岗位去,可能没三天你就被调岗了,你端了人家的饭碗,就得服从一切调配。
好不容易,行业、公司、岗位都如你所愿了,但你的主管和你的前辈又天天“欺负”你,你总感觉你是那个多干活多挨批,好事轮不着的苦命人。让你每一天都难熬,失落。
最后,什么都对了,给你压担子时,你又胜任不了,大学学那点东西,一到工作岗位就全都露馅了。
职场新人的工作能力中藏着大学逃过的课,上过的网,发过的呆,荒废的时间,最后剩余的只是纸上谈过的兵。
总之,一参加工作,就觉得哪哪都不对。"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职场新人最贴切的描述。跟当初热血沸腾想像的局面大相径庭。
2
一面我在科研所认真工作每一天,一面我满脑子我想的都是跳槽。
那段时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招聘广告,但我发现招聘广告大多招销售人员,其他招的人除了办公文员我都不符合。我琢磨着从科研所到办公文员也没啥意思。
找份好工作吧,没啥特长和资历;从零开始吧,工资待遇还不错; 就这样混下去吧,天天郁闷到不行。
就这样左右为难的,纠结着被日子拖着往前走,被生活摆布着,两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未来的路如何走,看不到方向......但有一点我心里清楚:如果未来十年二十年就过这样的一眼看到底、味同嚼蜡的日子,实在太对不住自己了。
机会还是有的,只是不是我的机会——
那天我在公司的布告栏上看到了一个培训通知,是公司招聘选拔的销售人员,培训后派往各地办事处做业务代表。
在那一刻我突然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全力以赴的争取这个机会。再也不能这样荒废时日嗟叹时运了。
虽然名单公布了,但是培训还没开始。我思考良久,决定从集团分管销售的副总裁下手。怕到时紧张表达不清,我特意写了一封自荐信。到时我讲不清楚,就把信扔给他就跑。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晚上(这家公司的作息时间是白天八小之外,晚上7:00-9:00全员要上班的,而且没有周末,休班扣工资,很奇葩吧,我签就业协议的时候并不知道。)风特别大,呼呼的吹在我的脸上,我捏着那封自荐信,在副总裁的楼下转悠了很久,紧张的手心出汗。
最后还是鼓足勇气说通保安,让我敲开了王总的门。我结结巴巴的说明来意。王总笑着说,一个女同志,外地工作家庭可是难以照顾,你想好了。我哪考虑这些,不管王总说什么我都说没问题。最后他也没说行不行,让我先回去。我没忘了把手里自荐信扔给他。
时间不久,我就接到参加培训的通知。然后我就被派往外地做业务代表,晋升业务主管,负责的区域销量连续翻番。我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会在方案策划和销售创意上有擅长。
公司人事几经更迭,我跟那个改变了我命运的王总再无交集,后来因为个人更好的发展,工作也换了几个。但再也没有离开市场和销售。
虽然以后的道路也是一路拼打,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内部自荐的这个决定,确实改变了我的一生事业轨道。而销售给我带来的不仅是职业面的拓宽,更是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
我感谢我做的那个决定,感谢王总愿意成全一个年轻人要改变的心愿。更感谢自己把决定变成了行动,去敲响王总办公室门的勇气,犹如叩响命运的大门。
有的时候,我们深陷在一个困境里,就象漩涡,越来越深。时间一久,我们无力挣脱,向外力妥协。成为无数个不满现状又无力挣脱的人们当中的一个。
年轻人在就业的前三年,最多不超过前五年,必须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否则,时间越久,改变的难度越大,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越大。到最后往往就再无改变的勇气。
要么改变自己跟上趋势跟上发展;要么改变环境,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虽说有些改变需要莫大的勇气,甚至彻夜难眠。但是宁愿找死也绝不等死的豪气,会给你年轻的生命莫大的鼓励。
跳槽不是改变的唯一方式,痛下决心改变自己也算一种。在目前岗位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在公司内部找到发展的兴趣,最后才是到外部寻找新的机会。不尝试怎么知道不可以,不改变怎么才能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但最怕的就是既没有改变的勇气,又满腹牢骚抱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这样的生活不但会让人很郁闷,而且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3
平凡如我,从职场小白到企业高管,也是酸甜苦辣、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回首过去,关键的职业选择就那么几步,或下定决心突破自己,或下定决心改变状态,才会有今天的职业局面。
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昨天的决定积累而成,而你今天所有的选择决定了明天你的样子。
改变的勇气对于我们普通人是这样的重要,而有所建树的社会精英或风云人物,也莫不如此。
上周六,在北京参加高管培训。百度云的创始人徐欢生的授课也给我很多启发。
徐总1979年出生,是百度云创始人兼产品总监,北京健康云创始人,互联网医疗中国会发起人。用他的话说他的年龄正处于互联网移民和难民的边界,而且他拥有传统行业超过10年的战略管理经验。转战互联网公司后,给一家又一家的传统企业做互联网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徐总很低调,又特别爱笑,标准的暖男形象,很多同学起哄,问他收入,他很淡定的说:“我现在的身价大约五个亿。”
“哇哦。”“你好牛啊!”“结婚了没有?”“土豪,还有没有机会做朋友?”
徐总还是很老实的说,我女儿都六岁了,我成绩的取得都来自我的家人支持。完全没有玩互联网的张扬和不羁。
他说,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于他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元年,他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最还是有所成就,曾经的传统行业的战略思维和管理经验反而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创新的优势。
在这个日新月益的社会,真正能让我们接近梦想摆脱平庸的就是改变的勇气。
在徐欢生的培训课程中,他重点讲到了“叮当快药”这个经典案例,而这个项目的创始人杨文龙,更是勇于改变的典范。
杨文龙,大家并不陌生,就是仁和药业董事局主席杨文龙。作为一个药业王国的掌门人,已经功成名就,有着宠大的资产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为什么还要二次创业?
也是缘于改变的勇气。
2012年以来,智能手机销售的大幅上升,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药业已经不再像以前大手笔投广告就可以催生销售增长率了,加上身边互联网创业的公司一个接一个蓬勃发展。已是62岁高龄的杨总,决定进行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创新,进行二次创业。
他把所有的公司事务交待给手下,一人进京寻找互联网创业的机会。徐欢生就是他寻找机会中认识的朋友,成为合伙人。
徐总当作笑谈告诉杨总62岁已经是互联网的难民,很难植入互联网思维了,杨总扬言:我虽是62岁的年龄,但是26岁思想。
目前“叮当快药”这个项目估值已经10亿美元,离1000亿美元指日可待。
改变的勇气让我们保有突破和进取的热情,才不会在岁月流逝中变得面目模糊,不会变得越来越平庸,才不会最后不得不向命运妥协。
改变的勇气是医治职业倦怠感的唯一良药,由自己来创造人生的转折点,由自己来制造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好运!
只有有勇气不断的打破自己思想的壁垒,有勇气不断挑战随波逐流的观念,才能将未来掌控在自己手里,不至于让外界左右了我们,要么望洋兴叹无力改变,要么牢骚抱怨却眼见机会光溜走。
无论平凡还是伟大的人生,改变的勇气都会让我们的努力熠熠生辉。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社会精英,拼搏的经历就是改变的记录,有勇气改变自己的认知,下决心改变自己的行为,小到改变自己的发展轨迹,直到有能力去改变和影响世界。
愿你永远有战斗的勇气和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