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只是因为买了个包吗?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木志伟

      很多年前的一本书,让我开始对金融的世界产生了好奇。

    记得第一次看货币战争的时候,我认真到需要拿着一本字典,看不懂的词语就翻查字典,在书上还认真滴做好笔记和备忘。

      然而,并没有任何卵用,多年后,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只有几个新鲜的字眼,罗斯柴尔德家族,50万亿资产,金本位,次贷危机。然后,我就忘了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了,只记得,当时看完书后,和朋友出来聊天,我告诉大家,我看完了货币战争了喔。对方也是很崇拜的眼神,事实上,没说出个理所当然来,是因为对方也是只听说过这本很火的书,但是没看到内容。

      直至今天,我希望用自己的话来,说清楚从我的世界里看到的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美曰其名就是次级贷款危机,由房地产贷款衍生的金融产品贷款危机。

      说到这里,很多人要朝我丢鸡蛋了,麻辣个巴子,说人话。别让我听不懂。

      用纯天然的海南普通话说清楚这个历史级别的危机,是我这次要做好的工作。

    次贷危机,源于2001年之前,由于经济一直不景气。美国采取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说人话就是:对美国男人大声喊:我们决定给你们发多点钱工资,这样,你们就可以给老婆多买几个包了喔。对美国女人大声喊:别和你老公客气,我们现在还推出了贷款优惠,你老公来银行贷款基本不用还利息了,记得让他给你买个包喔。

      经过了多年的消费和投资刺激,大幅度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人民手头上有点钱了,小布什政府又无耻地提出了:什么,单买包就可以让妹子和你们厮守终身吗?我的天,这已经是2001年了,记得,要想结婚,手上必须有套房,要不,凭什么让妹子和你们同舟共济。

      当然,为了防止美国的男人集体组团弄死美国政府,美国政府骚气十足地提出了:买房,让老婆感觉有个家,买房,让老公夜晚不要在午夜的街头浪。买房,是你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卖房佬,别TM老让买房的同志给首付,你就能成首富。没看到现在大伙都有钱吗?干脆别要首付了,信用评级什么的,也就是走个形式,随便弄一下就好,随便打个钩,钩满了就立刻放贷,反正我们美国人任性,有钱。

      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提出来后,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繁荣,房价开始上涨。

    房贷机构也不是傻逼,牛逼哄哄的连首付都可以不要了,是因为看好房地产牛市行情,觉得就是在牛市,哪怕就是贷款者还不上房贷,立马就可以把房子收回来转手卖掉。

      就这样,大批经济条件有限的人,带着美好的梦想当上了房奴。先剧透一下,后来,这批人绝大多数在次贷危机中倾家荡产,是最令人同情的受害者。也因为有了这些房奴争相贷款,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放水贷款。这些贷款质量很“次”,稍有风吹草动就收不回来,因此被称为次级贷款,简称“次贷”。次贷越来越多,风险就越来越大,也就形成了房地产泡沫。

      以上写了好多字,好像终于讲清楚了次贷。于是,很多人又开始抱怨了,麻辣个巴子,老子裤子都脱了,你给我说这些。

      好吧,回到主题。国家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也尝试用一个真相,两条线索来说清楚次贷危机。

      一个真相,就是次贷危机背后的真相;两条线索,就是探寻这个真相的两个切入点,这两个切入点一个是百年老店雷曼的破产,这是危机全面爆发的引爆点,揭示了金融市场的第一生存法则——现金为王;另一个是一波三折的政府救援行动,这是危机扭转的关键点,揭示了另一条重要的生存法则——大而不倒。

      次贷危机的真相并不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它是由一系列复杂原因引起的全面的金融危机,其中一个致命的危机是金融衍生品引发的流动性危机。

      世界上最流氓,最没有底线的一定属于华尔街的那些投行了,所谓的投行,就是指从事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类似我们的证券公司。投行在当时有个江湖排名,基本前五的排名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搞各种复杂到没人性的金融衍生品。你可以理解成俄罗斯套娃,最里面装的那个最小的是基础资产,也就是原始资产,外面一个又一个光鲜亮丽的套套,就是各种的金融工具。每一层套套有专门的人负责管理以及赚钱。

      投行早就盯上了房地产市场这块香饽饽,他们要用自己的看家本事——金融衍生品,从中分一杯羹。

      当时房地产市场上已经有一款金融衍生品,叫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简称“MBS”。MBS就是以房贷为基础的一个简单套娃。它主要是由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机构发行的,这两家合称为“两房”。两房从房贷机构手中收购已经发放的房贷,打包成MBS,卖给投资者。通过这种方式,两房从投资者那里筹到资金,再把资金注入房贷机构,房贷机构拿着资金扩大房贷规模。次贷危机爆发前,房贷机构正是靠着两房获取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不断扩大房贷规模。

      投行很快盯上了MBS。投行找到两房说:“老兄,你看你到处兜售MBS多辛苦啊?再说,你买的那些房贷里面有这么多次品,保不齐哪天就收不回来了,到时候MBS打了水漂,你也不好跟投资者交待啊。不如你把MBS都卖给我。这样你既落袋为安,又省了麻烦,万一贷款收不回来,你也不会有损失。”双方一拍即合。投行从两房购买了大量MBS,搭配上一些证券资产,重新组合、打包成了新的金融衍生品,改了个名字叫“担保债务凭证”,简称CDO。名字很唬人,其实换汤不换药,就是在MBS这个套娃上,又多加了一个、甚至几个套,把MBS从一个简单套娃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套娃。

      投行为什么要这么积极的出钱出力改装MBS呢?答案是为了赚取更高的收益。怎么赚的呢?投行用了两招,一招叫“瞒天过海”,一招叫“吸星大法”。瞒天过海,是指投行用CDO这个复杂的套娃,把MBS里的大量次级贷款隐藏了起来,也就把风险隐藏了起来,这让CDO看上去风险很低,但收益很高,这么好的产品自然会让投资者趋之若鹜。吸星大法,是指投行买MBS的钱,大部分是从银行和投资人那里借来的。这些投资者有个人,有各种基金,也有大型企业,甚至还有中国、俄罗斯等主权国家。投行拿借来的钱购买了MBS,就等于购买了房贷,房奴们的月供就源源不断支付给了投行,这些钱支付借款利息绰绰有余,剩下的就全进了投行的腰包。这招“吸星大法”,用金融的话讲就叫“放杠杆”。总之,CDO让投行赚得盆满钵满。

    举例说明:买过房子的童鞋都知道,我们要贷款买房分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开发商从银行拿到你所申请的贷款,而银行也不是傻缺,他们一般会把你的贷款金额打包后,在市场上再次卖给愿意接盘的投资者。事实上是由投资者借款给你并获取收益。银行在中间赚取的平台费以及手续费。

      紧接着,投行又摆出了一个叫“信用违约互换”的金融衍生品,简称CDS。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投行也怕那些次贷会收不回来,于是就跟保险公司商量说:“哥们儿,我跟你投个保吧,就保我那些次贷。要是能收回来,我就白付保费;要是收不回来,你就赔我钱。”保险公司觉得房价一直在涨,就算出点篓子把房一卖就能搞定,这种保险稳赚不赔,于是,非常爽快地入了伙儿。

      投行用这些次贷衍生品,把贷款人、贷款机构、两房、投行、投资人、保险公司全部串在了一起。在这条绳子上,每个人的命运都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前大家各挣各的钱,现在却手拉手、心连心,眼巴巴的盼着房地产市场继续火下去。到了这个时候,次贷风险已经不是贷款机构一个人的事儿了,而是扩散到了整个金融市场。以前贷款机构是自己挖坑自己埋,现在呢?众人挖坑坑特大,大伙儿在投行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挖了一个可以把整个金融体系给埋了的黑洞。

      流动性危机对金融市场来说是致命的,一旦形成,大家想的就只有一件事——屯钱,既无心做买卖,也无心搞投资,而现金是金融市场的生命线,一旦大家都把现金从市场上抽走,整个金融体系就停摆了。金融体系一旦停摆,钱就更拿不回来,大家就会更加疯狂地往回抢钱,流动性危机就进一步加深,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后把整个金融体系拖垮。正如曾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在他回忆金融危机的名作《行动的勇气》中所说的,“挤兑就像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真有可能把一个偿付能力良好的银行拖垮。”

      真正的危机到来的时候,是因为房价已经被炒得太过热了。2007年,很多次贷都还不上了,只能卖房子。大量的房子一 下子涌入市场,立马供大于求。要想尽快出手,只有降价。于是房价开始下跌。房价一跌,原来正常还款的人觉得继续还款太亏了,于是不再还款而让贷款机构把房子收回去卖,结果更多的房子涌入市场,房价就继续一路狂跌。很快卖房子的钱就根本不够还贷款了。市场遭遇了危机。这时候大家要干嘛了?对了,赶紧把资产变成现金拿回家藏起来。

      投资人争先恐后地要投行还钱。投行本来玩的就是空手套白狼,哪来那么多钱还?这下子,整个金融市场都知道投行玩不转了,所有人都开始担心危机会掉到自己头上,打破头也要尽快把自己的钱抢回来。这就触发了全社会的流动性危机。这正是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时,金融市场的真实写照。

      这也是第一个要说的,一个真相!

接下来,我说说第一条线索:百年老店雷曼破产,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雷曼在华尔街五大投行里排行老四。这个百年老店不仅是五大投行里最激进的,它当时的掌门人也是最富战斗精神的。这位掌门人叫富尔德,是一位意志顽强、头脑冷静的铁腕领导,曾多次把雷曼从灾难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在“9.11”事件中,雷曼斥巨资在世贸中心附近新建的办公楼垮塌,还有员工不幸遇难,公司不仅经济上遭受重创,士气也极其低落,江湖地位一落千丈。是富尔德大叔力挽狂澜,带领公司重新杀回了琅琊榜,坐稳了第四把交椅。长期的战斗经验让大叔觉得,雷曼是不可战胜的。

    大叔万万没想到,一场金融“9.11”正向他袭来,不可战胜的雷曼,将如同当年君临天下般的世贸中心一样粉身碎骨。

      第一波撞击来的时候,大叔正和老婆悠闲度假,玩得正开心时,接到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的电话。请大家记住这个保尔森,他是应对次贷危机的核心人物,他的故事我们后面讲。保尔森带来了坏消息:投行老五贝尔斯登玩次贷把自己玩坏了,靠着政府的担保,才把自己卖了还债。大叔当时就意识到了危机——五大投行同气连枝,现在老五丢下一副烂摊子跑了,老四雷曼不就成出头鸟了吗?

      危机当前,大叔深知“现金为王”的道理,只要筹到足够多的钱,就能平息银行和投资人的恐慌。但是,还没等大叔把有钱朋友列出名单来呢,第二波撞击就迎头撞上了。房地美、房利美这两家公司爆出巨额亏损。前面说过,两房的主要业务就是从房贷机构那里购买房贷,特别是次贷,以此给房贷机构补充资金。它们的亏损,正是由于大量次贷还不上了。一旦两房倒下,房地产市场就会彻底崩盘。政府为了稳定市场,不得不把两房国有化了。但两房的国有化更使投资人意识到,房地产市场一旦崩盘,手中的次贷产品就一文不值了。立刻上门要钱,把雷曼的门都快挤爆了。筹钱,筹钱,赶紧筹钱,大叔已经感到火烧眉毛了。

      危急关头,一向冷静的掌门人,为筹钱使尽浑身解数,却在慌乱中一错再错,最终无力回天。一起来看看富尔德大叔的三宗错。

      一错错在狂妄自大。大叔第一时间想到了邀请股神巴菲特入股。巴菲特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对市场有巨大的安抚和号召作用。但股神一眼就看穿了雷曼深藏的巨大危机,只愿意低价收购。大叔却狂妄地认为,雷曼是不死之躯,巴菲特这是趁火打劫,拒绝了股神。这恐怕是大叔一生犯的最大错误。

      二错错在判断失误。大叔痛骂巴菲特之后,立刻想到向政府求援。毕竟,政府为贝尔斯登提供了担保,又刚刚把两房国有化,没理由单单坐视雷曼倒闭。但是一贯正确的大叔,这次却出现了严重误判,财政部长保尔森,就是通知大叔贝尔斯登被收购了的那位,明确表态,政府不会救助雷曼。理由后面再讲。

      三错错在刚愎自用。两次失败之后,大叔已经急得要上房了,好不容易找到了韩国产业银行。但韩国人慢条斯理地表示,买雷曼可以,但雷曼的所有次贷资产我可不要。大叔一听就犯了牛脾气,不仅打死不承认次贷资产有毛病,还给韩国人上起了金融课,气跑了韩国人。

      三错之后,雷曼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虽然保尔森为雷曼联系了一个买家——英国巴克莱银行,但是,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因为担心交易会让危机蔓延到英国,在最后关头否决了交易。雷曼到死也没有筹到一分钱。

      三错听起来好像挺长,但其实,雷曼从听到两房国有化开始筹钱,到宣布破产,中间只隔了短短5天,百年老店就倒闭了。

      雷曼破产,全面引爆了金融危机。雷曼倒的太快、太突然,市场顿时人人自危,就算亏本也要尽快把资产换成现金,流动性危机一发不可收拾。除此之外,仅剩的三家投行里,老三美林撑不下去,在雷曼破产当天就被美国银行收购,剩下老大高盛、老二摩根士丹利,也都命悬一线。

      这还不算完,就在市场疯狂踩踏的时候,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简称“AIG”,又爆出天量亏损。为啥?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保险公司爽快入伙的事吗?AIG尤其爽快,仗着自己是行业老大,办理的次贷保单最多。市场好的时候,AIG简直是闭着眼睛收钱,可一旦市场崩盘,天量保单就成了黑洞,AIG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了。

      市场这边还来不及对AIG崩盘的惊天一炮作出反应,那边传统制造业巨人——通用公司又奄奄一息了。通用公司因为投资了次贷衍生品,受到了巨大冲击,日常经营都难以维系。至此,次贷危机不仅全面蔓延了整个金融系统,甚至也危及到了实体经济。

      雷曼破产是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引爆点。既然如此,为什么政府眼睁睁看着雷曼破产呢?面对雷曼破产后的恐慌局面,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接着就来讲讲另一条线索:一波三折的政府救援行动。

      先来认识一下政府救援行动的核心人物——亨利·保尔森。前面提到过保尔森,就是他把贝尔斯登被收购的消息通知了富尔德大叔,也是他拒绝了雷曼的求援。保尔森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曾长期担任投行老大高盛的掌门人,次贷危机发生时,他是小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

      保尔森太熟悉投行那套吸星大法了,也很清楚被次贷危机连在一起的那些人都无力自保,要想阻止危机发生,就必须由政府进行救援。因此,保尔森果断出手,将两房国有化了。但他却眼睁睁的看着雷曼破产了。为什么呢?

      因为在美国的政党体制下,为了在竞选中获胜,执政党的任何决策都必须首先服从政党利益。所以,对执政党来说,经济算的从来都不是经济账,而是政治账,搞经济首先得讲政治。

      保尔森算的第一笔政治账,叫道德风险。什么意思?当时老百姓也好,社会精英也好,普遍认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正是像雷曼这样贪婪、冒进的投行,如果对它们进行救援,就等于告诉华尔街:你们放心作,作出事儿来有政府买单。之前政府救援贝尔斯登和两房,已经被认为严重助长了道德风险,保尔森和当时的执政党共和党已经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绝不能再有第三次了。

      保尔森算的第二笔政治账,就是政党政治。美国最大的两个政党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共和党是支持自由市场的,认为市场的事,政府应该少管甚至不管;民主党对政府干预市场的态度则积极些。次贷危机发生时,执政党是共和党,保尔森本人也是共和党。现在,共和党政府要出手救市,那不是自打耳光吗?更要命的是,2008年正是大选年,民主党已经在炮轰共和党把美国经济搞得一地鸡毛,这会儿出手,不等于承认自己之前无能失职?

      算明白这两笔政治账,保尔森即使有心救雷曼,也不能救、不敢救了。

      但是,雷曼破产导致的市场恐慌完全出乎了保尔森的意料,到AIG搞出黑洞的时候,保尔森不得不算第三笔政治账了,这就是“国本不可动摇”。前面讲过,AIG的巨额亏损,同样源于自己的贪婪、冒进,保尔森本不该向它提供援助。但AIG不是雷曼,它是一家真正的大公司,大到可以动摇国本。它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管理着各种保险,包括无数的教师退休金、遍及全美的居民医疗保险,它的兴亡关系着每一个美国人。一旦有什么闪失,不仅所有美国人的财富会化为乌有,整个国家的经济也会崩溃,任何执政党都不能、也不敢承受这个代价。这就是所说的“大而不倒”。

      正是这第三笔政治账,让保尔森下定决心救援市场。他不仅立刻向AIG提供了850亿美元的援助,帮助AIG逃出危机,而且紧急向国会提出了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援计划”,此时距离雷曼破产才刚刚过去5天。但这个计划的通过,却是一波三折。

      救援计划第一次上会,很快就被两党同时否掉了。7000亿美元是个天文数字,议员们都被惊着了——这可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救援。开历史先河的事情,谁也不敢轻易点头。

      保尔森并没有放弃,带领他的团队加班加点完善计划,三天后再次提交国会审议。此时,总统大选已经迫在眉睫,政党利益成了主要矛盾,救援计划要想通过,比登天还难。病急乱投医的保尔森,竟然不顾体面,当众向众议院议长、民主党领袖佩洛西单膝下跪,恳求她支持救援计划。尽管保尔森豁出了老脸,救援计划仍然再次被否决。最让保尔森伤心的是,反对票里居然有一多半是共和党议员投下的。国家利益还是败给了政党利益。

      保尔森孤注一掷,一边继续修改救援计划,一边通过白宫向国会施压。两天后,救援计划第三次提上国会。此时的市场已经濒临崩溃,五大投行全军覆没,华尔街哀鸿遍野,再不下猛药,国将不国。保尔森和他的团队又是恐吓,又是哀求,最终让议员们算明白了这第三笔政治账,通过了救援计划。小布什总统随即签署法案,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救援计划落地。

      保尔森拿到钱后,迅速向最大的9家银行注资1250亿美元。这一举动提振了市场的信心,道琼斯指数应声大涨900点。最重要的,岌岌可危的银行业绝地重生、恢复经营,银行一开门,市场上就重新有钱可以贷了,流动性危机得到了缓解。从这一刻起,危机得到了扭转,美国经济逃过了灭顶之灾。

      这就是政府救援行动的过程。从畏首畏尾到大手笔救援,看似前后矛盾,实际政府的逻辑始终没有变过,那就是:搞经济首先要讲政治。

      上面就讲完了第二条线索:一波三折的政府救援行动。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政府算明白了政治账,用70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挽救了美国经济。

      一个真相,两个切入点讲完了,也应该讲清楚了美国历史上一次超级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2018年到来, 这是一个很美的时代,前提是,你必须得有一双风险之眼。

      也许,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也是一个轮回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