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美文艺界,如果说弗里达是魏璎珞,那么她就是富察皇后了
说到弗里达(Frida Kahlo, 1907-1954,墨西哥),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就算你不懂西语不懂艺术,去年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总看过吧?
说她像魏璎珞,是因为她们同样不屈于命运的性格;而我想说的富察皇后,是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1936-1972,阿根廷)。
死亡总在旁边。
我听它说。
我只听见我。
——皮扎尼克《休止符》
第一次知道皮扎尼克,是在创意写作课上看到了她的诗,忽然觉得被感动到,尝试着翻译了下,也自然了解到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1972年,36岁的皮扎尼克在凌晨服用过量安眠药(安非他命)自杀,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她的自杀很有仪式感,她朋友们赶到她的公寓时,发现了她的留言:我不想坠落在谷底。
19世纪50年代,还在读高中时候的皮扎尼克也曾服用过安非他命,不过当时是为了减肥。她其实并不是个胖子,但她追求的是超模般的完美体重。
她是个夜猫子,喜欢混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黎的咖啡馆里,用安非他命唤醒灵感。因为她对药物的依赖性,朋友们都叫她“La Farmacia”(药片小姐)。
1959年,23岁的皮扎尼克在日记中写道:我想活着,因为我想写作。不想去思考除了写作之外的其他事情,不追求金钱也不渴望爱情,不想思考或是体面地生活。我想要内心的安宁:阅读,学习,赚些钱足够独立生活,不依赖家里;然后去写作。
随后,24岁的她只身前往巴黎。痛苦,深夜的掠夺和贫穷,皮扎尼克认为这些是艺术能够持续的根源。她在巴黎的前两年并不顺利,没有稳定的住所,直到1962年才终于得到喘息,搬到了Saint-Sulpice街30号的四楼阁楼房间,面向十七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堂。
那段时间也是皮扎尼克最高产的阶段,她出版了第四本诗集 Árbol de Diana(戴安娜的树),还得到了她的好友,也是未来的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 Octavio Paz 的序言推荐。
1964年,皮扎尼克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父母觉得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然而自青春期开始便一直和抑郁症周旋的她,内心敏感和脆弱的孩子还未长大,她会在亲密的朋友面前开怀大笑,却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
有朋友评论她说:初次看见她时,觉得她长相平平,但当她开始说话,她就显得迷人了。
她一生中和两个女子恋爱过,第一次分手后她自杀未遂;在第二个爱人离开她之后,36岁的皮扎尼克,选择死亡。
《Cenizas》by Alejandra Pizarnik
La noche de astilló de estrellas
mirándome alucinada
el aire arroja odio
embellecido su rostro
con música
Pronto nos iremos
Arcano sueño
antepasado de mi sonrisa
el mundo está demacrado
y hay candado pero no llaves
y hay pavor pero no lágrimas
Qué haré conmigo?
Porque a ti te debo lo que soy
Pero no tengo mañana
Porque a ti te...
La noche sufre.
《灰烬》 译:米牙
繁星撕碎的夜
顾盼之间幻觉闪烁
空气吐露着恨意
却用音乐
修饰着它的轮廓
我们即将上路
神秘的梦境
诞生在我的微笑之前
这世界如此憔悴
满身枷锁可没有钥匙
满心恐惧却不能哭泣
我又能做什么?
因为对你我要倾尽所有
可是我没有明天
因为对你...
夜色如此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