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2018-06-11  本文已影响140人  荆浩29

三伏天,是一年中酷热的开始,也是一年中“风、寒、署、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最旺盛混杂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的开始!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2018年三伏灸香灸

伏前灸:6月21日~7月16日

初伏灸: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灸: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灸:8月16日~8月25日

末伏加强灸:8月26日~9月4日

【夏·养长】

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曾提及,夏季调整饮食、养生,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鼻子或皮肤等过敏疾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痰湿体质的形成,绝非短时间,而是长时间喝冰饮、嗜吃甜点,以及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抽烟等习惯所引发体质的改变。

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夏·养心】

《内经》中提到:心应夏气,夏天是心经当令的时刻。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所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但夏养心的“心”不仅是养护人的君主之官——“心脏”,而且还有人的精神心理健康。

若“心”没调养好,容易造成心阳不足:表现为神疲乏力、胸闷气喘、血压高、失眠、心悸等症状;心阳上亢:表现为胸闷气喘、脾气急躁、面红目赤、失眠、头晕眼花等情况。

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夏·三伏祛邪】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因此,三伏天养生,最重要的就是“祛邪”了。

夏季养生——首选香灸

夏季“三伏灸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表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进行灸疗,以起到温养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的作用,治愈各种陈年老疾。可谓借天时来治病。

此时,人体阳气输布于体表,人体的皮肤腠理开泄;自然阳气最旺盛,再加上香灸补元阳,故而三阳相加,直达病灶部位,寒湿难挡!

三伏灸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想要改善体质要有耐心坚持灸。各地经验认为三伏灸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灸”!

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三伏天的时间计算法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2018年三伏灸时间表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做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