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寄生虫》看奥斯卡的趣味与含金量
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寄生虫》的真实水平如何?
从此次《寄生虫》的获奖,我们可以看出奥斯卡奖的趣味与含金量。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定(优点也是缺点),就是选了一个可以挑起大众G点的主题(贫富差距),然后直白显露、生硬粗暴地把它说出来。到了这里,导演也就抛弃了真实,而给了观众一种虚假的深刻。
北京时间2020年2月10日,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颁奖典礼。其中,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电影《寄生虫》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当然,《寄生虫》并非临时杀出的黑马。此前,无论在韩国还是世界范围内,它都赚得了大量票房,并赢得金棕榈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
那么,《寄生虫》这部电影在2019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在哪里?以及它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显然,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贫富差距的。那么导演如何讲述这一故事呢?影片设置了两条对称的线:一条是富人阶级,在影片里就是IT精英朴社长一家;另一条则是穷人阶级的线,由基泽爸爸和保姆两家共同承担。影片中贫富阶级的这种对称设置十分明确,并在导演的刻意强化、推波助澜下一同朝着结局的爆发涌动。
在以上主题和情节的说明上,已经可以看出它的特点了:贫富差距的主题,不论在韩国本土、中国还是美国奥斯卡的世界里,都足够地引人注目,原因不仅在于人们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关注,更在于它能达到一种假想的深刻——触及人们的生存实况。在此基础上,这种对称、对比的设置足够的明确,不至于引起观众的费解。
为了顺利完成两个阶级的碰面并推进其矛盾演化,导演在人物设置上也做了最大的配合。基泽爸爸一家都是无业游民,住在脏乱的地下室里,却个个拥有超强的工作能力,给富人做英语艺术辅导、开宝马车、做保姆都样样在行、应付自如。那么,他们的这种能力来自哪里呢,底层能够提供吗?拥有这些能力却没有一人能找到工作,难道只是单纯的工作饱和吗?
与此相应,富人一家的形象设置也十足的失败。朴夫人久居豪宅,两个孩子尚年幼,他们的单纯、无知如果还可以理解,那么朴社长身为IT精英,在影片中虽不乏自私,却也表现得如此愚蠢,对家里接连发生的变化默然不察,对别人的推荐全盘皆收,这些算是合理吗?
如上,导演为了主题的直白显露,在人物设置上做出的生硬配合是十分失败的。
当然,还有充斥着整个影片的直接粗暴的隐喻象征。比如,电影的标题“寄生虫”(在片中直接表现为蟑螂)、两处“地下室”、“穷人的气味”等等。比如,贯穿整个电影情节的“石头”:在开始,它是财富、运气的象征,基泽爸爸一家借此“发达”;洪水中的石头,象征着一家人命运的变故;在基宇拿起石头向地下室走去的时候,它是大屠杀的开始;最后,在梦中基宇放下石头,买回豪宅迎回了爸爸……
所有这些象征隐喻交织在一起,让电影艺术本来可以具有的丰富意蕴体系变成了一场对观众的直接、粗暴的说教。到了这里,可以说,导演已经抛弃了生活化的艺术,抛弃了真实。而电影最后的大屠杀、大混乱,也就变得毫不意外了——因为导演“安排”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