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个人品牌病毒式营销案例
备注: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漫成都4月10日图文
《她是两个娃的妈,熬过人生最灰暗的日子,成国内炙手可热的幕后推手》
这是我隐身幕后多年后,第一次高调推广宣传自己。
今天晚上,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零成本个人品牌营销的幕后实操经验和心得。
个人品牌管理,首先,要精准的定位。
这篇推文的标题“成国内炙手可热的幕后推手”,为我的个人品牌做了精准定位。
解读下,“国内”表示我作为个人品牌管理专家,已经具备全国影响力。“炙手可热”说明我的名气大,有热度,处于上升态势。“幕后推手”是具体定位。这三个内容组合在一起,体现了我的商业价值。
定好基调后,人物故事怎么讲呢?
围绕着我这么多年的经历,可以讲述的点位非常多,但是从哪个点切入呢?反复讨论后,决定从转型迷茫切入,这个点后来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激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人物故事,一定要打动人心。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篇文章来推介自己。我们加了陌生人的微信,会第一时间去翻朋友圈,因为蛛丝马迹会体现这个人的品位、价值观、人脉圈等信息。
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两三千字,读完只需10分钟内,但是能让别人对你的人生经历有个快速了解,对你的价值观、事业发展、性格特点等快速浏览,读完后对你产生正面评价,信任,欣赏,那么你的个人品牌会快速在对方心目中建立起来。这篇推文就达到了这个效果。
个人品牌,一定要真实、真诚,接地气,不装逼。
一个普通中年妇女转型期的迷茫、不甘心、挣扎、努力,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展示出来,很容易产生共鸣。有人告诉我,第一段读完,她恍惚以为是在写自己,就是她的心路历程。迷茫焦虑,是个普遍的社会心理问题,所以这个点切入具有广泛性。
接下来写了努力走出迷茫,熬个通宵写4000字方案挣了5万,熬个通宵包装艺术项目帮艺术家争取到50万的资金补贴。人物优秀的一面徐徐展开,基调由灰暗转向明快,无不积极影响着读者的情绪。
其实开头部分写好后,被漫成都主编王红打回来了,原因是“文笔太好,用力过猛,像写书一样”。因为传统媒体人的文字功底深厚,我极力想表现文字的张力,但是这不符合自媒体的阅读习惯,所以需要用更为轻松更为口语化的表达。
我朋友圈文字很符合这种风格,但是我一写又架上去了,一直没有找到轻松的感觉,时间又非常赶了,这是我非常遗憾的地方。
06年开始,我就在成都商报写情感故事,所以讲故事的功力还是在的,尤其是细节以及煽情力度,我把控得比较好。
整个推文到后面,越来越明快,酣畅,人物的独特职业经历、性格特点都有所体现,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我个人对这两部分非常满意,因为彰显了个人品牌第一层次独一无二的鲜明个性。后来很多人对这个部分印象深刻,因为个性魅力属于感性层面,决定了人们是否喜欢你。
“熊莉痴迷创意,随时脑洞大开,她自恋地认为脑袋是她全身最性感的部位,脑花是她全身的颜值担当。”
上面这段话,性感的脑袋,颜值担当的脑花,被朋友们频频引用,成为这个相貌平平的中年妇女的独特标志。不漂亮,如何去抢眼?上面的自恋体现了一种超级自信,也符合创意人的特点。这样描写人物的句子,会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强烈抢占心智。
后面的案例,叙述平实,水到渠成,已经无需任何用力过猛和写作技巧,越自然越好。
这样一篇推文,嗅不到商业气息,就是讲故事,但是从引发共鸣到佩服到信任,然后文末的个人二维码,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整个个人品牌的闭合式营销,从陌生到信任到想认识她交个朋友,所花时间不到10分钟。
所以,每个人,最该打造的,是你的个人品牌,人对了,你创立的任何品牌,你做的任何项目,都对了。
这篇看似不经意没什么技巧的推文,背后暗藏着个人品牌营销之道。
首先,定义好你的个人品牌。然后,把故事讲得打动人心,从个性魅力到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能给别人带来的核心价值),感性的喜欢你到理性的敬佩你,达成欣赏、信任。
故事有了,选了漫成都这个调性不错的平台发出来,并且以二维码链接了读者,这是我以往的传统新闻媒体操作中无法实现的。所以,这为后面的人脉链接和撬动提供了保障。
以往我长于策划新闻,进入全国的新闻渠道,在网上形成二次疯狂转载,一篇登上当天国内新闻排行榜的稿子,阅读量起码过千万吧。
但是新闻有个硬伤,对于做商业宣传来说非常不好的是,读者知道你了,喜欢你了,想链接你,新闻不会登你的二维码,不会发你的手机号。而且那样广泛的社会传播,即使能登出来,恐怕也hold不住。
别忘了,我们的目的是做营销,这次个人品牌营销,我给自己设了精准的目标:推广个人品牌管理理念,能吸引到有兴趣的个人,并且他们后续能跟我产生链接。
所以,这个阶段我不需要广泛社会传播,我需要定向传播,圈层发酵。
所以,选择漫成都,是非常正确的。基于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的层层转发,层层撬动了圈层人脉。
因为我的圈子多年的积累,推文出来后,我的粉丝群,我的意见领袖朋友们如臻臻、妖婆等人的转发支持,我在成都商报的老同事们的转发支持,我的邻居们,同学们,民建同志们,还有江湖朋友们,纷纷转发。
因为内容的可读性强,形成了“小病毒式”的层层转发。
这几天我开始问新来加我的朋友,他们知道我的渠道是什么?我发现人脉的传递已经超出了我的想像。
曾经有个朋友晒出她女友跟她热议我的微信截屏。女友直接称呼我“二姐”,她还以为我是她女友的亲戚,一问女友也不认识我,但是却热情地说“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的二姐了。”这样的故事令我感动,感慨。
内容好,故事好,打动人,人物走心,大家愿意转发。
“漫成都”作为本地公众账号,以往读者往往是成都本地人,但是这次漫成都引流过来加我的人,来自全国各地。
前几天我还基本能判断出来是我的哪些人脉延伸转化过来的,最近几天已经不灵了。很多是陌生朋友推荐他们看的。还有种情况,很多是朋友直接分享了我的微信名片。
平时我们想开拓市场,你很难开口去撬动别人背后的人脉吧?但是微信的社交属性,就能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
我在报社有位美编同事在日本做代购,后来来加我的山西朋友和三亚朋友都说是看了她在朋友圈的分享,而他们并不是强关系,只是在我美编同事那里买过东西。
有趣的是,新朋友加了我之后,迅速成为强关系,他们又去扩散,一层层把看不见的人脉链条带动起来。
我其实只有一次在我的个人品牌管理学习1群号召大家帮我转发,这一波从1.7万冲上了3万的阅读。最近我没有再推过,但是阅读量依旧在增长。源源不断的人脉链接到我。
我把背后的人脉传递讲出来,就是希望给开拓市场遇到困难的你一些启发。你是不是需要一篇优质动人的个人品牌推文,然后层层去撬动人脉?
而且大家并不反感,因为内容拿得出手。
这次传播,我还是把控了节奏,因为我要考虑消化问题。如果一味去助推阅读量,汹涌而至的人脉得不到后续消化和跟踪,反而有损我的个人品牌。所以我需要把控节奏。因为今晚要直播,为了不让新朋友错过这次个人品牌营销实操经验,我昨晚一一留言沟通,并且连夜建了4群,忙到5点才去睡。
对了,提一下留言区。我的客户,粉丝,报社同事,老朋友,纷纷留言鼓励我,感谢我。他们进一步为我树立了口碑,从侧面夯实了我的个人品牌。
我关于个人品牌的金句和精彩问答,也被很多人引用转发。所以,推文干货满满,值得推广。
很多人好奇这次推广的成本——我就透露下,零成本。
因为我跟漫成都主编王红是10多年的同事闺蜜。刊例价对外数万,我只在她最后审稿时买了一袋沙糖桔、4个兔头提到她办公室,她啃了一个兔头而已。当晚我发红包给她,她也没有收。王红是个非常重情重义、做事认真的人,如果大家需要推广,我在此为漫成都打个广告,推荐上漫成都。
零成本的背后,是我多年做人厚道义气,关键时刻朋友鼎力相助,这也是个人品牌的一个积累吧。
打造你的个人品牌,从一篇打动人心的人物故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