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现代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具有多面性,面临着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选择。这本书从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及选择、行动管理、学习管理、思维思考管理、才能训练、成功等七个方面,来说明一个人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实现无悔的人生。
1、时间管理
首先,对待时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郑重”(我习惯用“认真”)。发乎本心地做事,这样就会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聚焦于当下,自觉完全沉浸其中,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存在着多种视角。我们处在不同的时刻或者做不同的事情时,应该采取不同的视角,在各种时间视角切换的过程中找到过去(积极过去视角)、现在(享乐主义视角)、未来(未来视角)之间以及奋斗与享受之间的平衡。
多想想自己五年后的样子或者说想要成为的样子,让模糊的未来变得清晰,让飘在空中的理想落地生根,让今天做的事情更有意义。
人生要想有积累,要不断成长,就要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偶尔做点短半衰期的事情,在当前的快乐与长久的意义之间寻找平衡。对于铺天盖地的信心,要学会筛选,去关注那些长半衰期的信息,也就是对我们的未来真正有影响的信息。在同样的信息中,我们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中发掘出其中隐含着的长半衰期信息。
人生就像一曲交响乐,节奏有快有慢。工作应该快节奏,而生活则应该慢节奏。生活就是享受、是领略,而不是去追逐什么。休闲要多去选择哪种主动地放松和休闲,培养并保持一种兴趣爱好。
2、目标管理
应该抽出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或者说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往往被眼前的事务所羁绊,疲于应付,盲目追求,从而偏离方向。更多的人自始至终就没有方向,随波逐流。作者定义了零度格局、一、二、三度格局,我大概在0、1、2之间波动,欣赏3,但自己没想过去做,也不主张过度地追求3。
生活中有些事应该高标准,即追求最好,而另外一些事,达到足够好就行了。这两者之间也应该达到某种平衡。具体哪些事需要高标准、哪些事只需足够好,需要认真思考。
在迷茫时,把自己的困惑写下来,认真分析问题所在,跳出自设的局限性假设,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借助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多问为什么,多去刨根问底,多看看有没有第三种、甚至更多的选择。
勇于做出颠覆性的选择,去追寻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做的、擅长做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选择、修正的过程。在各种选择的表面之下,不变的是自我的成长与积累。
3、行动管理
对于那些必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马上行动都是一项非常好的策略。不要追求完美的开始,也不要苛求完美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生产出一个阶段性的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去修正和完善。修正、完善的过程中药正确对待批评,把它们都看作是外界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如果觉得正确就要采纳,觉得不正确要分析为什么不正确。敢于推倒重来,对已经完成的产品,理性对待,只要发现问题,便大刀阔斧地修正。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找出任务的核心部分,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段,优先完成核心部分,在完成其他部分时,即便受到干扰,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
在工作时,尽量在同一时段完成相同类型、或相同“图层”的工作,减少不同类型任务之间切换时造成的效率低下。思考问题时,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层级去思考,增进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做完每件事、度过每一天后,都进行“复盘”,进行反思总结,找出好的经验及反面教训。只有不断思考总结,才会有提高,否则会一直在原地踏步。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引更深入的实践,同时获得更高层次或更完善的理论。
做事之后反思应关注的方面:1)信息——使用了哪些信息,信息的来源如何,是否可靠;2)预期——有着怎样的预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期,是否恰当;3)结果——事件的结果如何,如何评价结果,标准是什么,是否符合预期,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4)进度——是否按进度进行,出现偏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5)情绪——整个事件过程中自己的精神状态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精神状态;6)工具——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工具,效果如何,还有哪些可使用的工具,从何处获得;7)阻碍——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阻碍,如何处理,是否可以避免,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8)优势——自己存在哪些优势,利用了哪些优势,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否能做得更好;9)缺憾——自身存在的不足,哪些可以避免,哪些需要弥补,如何弥补,弥补的途径;10)意义——事件对自己的意义何在,有何收获,对未来、对他人、对外在世界的意义又是什么。
反思过程的三要点:1)反思要及时,事件之后的三五分钟内及时反思,感受更真实,印象更深刻,最好用笔记录下来以备查阅。2)关注反应链,分析事件是如何发生、发展、转折、结束的,内在以及外在的动力和阻力分别是什么。3)关注意外情况,意外往往是突破思维局限的触点。
4、学习管理
正确的学习方式应该以问题为先导,以应用为目的。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知识,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学完一项知识,问自己4个问题:1)针对这件事我已经具备哪些知识;2)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哪些新知识;3)我还需要了解哪些知识;4)我还可以进行哪些长期的拓展与探索。
建构式学习就要提出有深度的、探索性的、开放性的问题,然后去努力寻找答案,并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围绕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更加系统化,而不会杂乱无章。
对每件事物去进行解码,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解码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它是什么。2)它有什么用,对我有什么意义。3)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是怎样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的,为什么会这样。
对知识,不仅要要了解,更要知晓,弄清楚隐含的、深层次的内容;读书除了读文字,还要读空白处,去读懂作者没有说出的部分,也就是进行解码。解码的途径:不只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只进行归纳,更要进行延展;不只关注相同点,更要关注不同点。
技能才是学习的中点。要在做中学,把知识当作技能进行操练。知识操练的三种主要方式:一是写作式操练,这种方式要求获得高质量的反馈,高质量的反馈来源包括高人的指点、写作伙伴之间的切磋以及从经典中获得的反馈;二是游戏式操练,就是假想出一种情况,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设想事务在假想情境中的变化;三是设计式操练,就是用所学知识去设计一种方案,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问题。
学习过程中药学会把各种零碎的、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综合性的知识,融合的方式有三种:1.迁移 找出两项知识之间深层的关联。2.印证 利用意识-潜意识-意识的处理方式,先尽可能多地激活相关甚至貌似不相关的知识点,之后让潜意识去优化组合,最后再通过意识将其提取出来。3.互补 对同一个问题,找出不同角度的论述、解答、解释,进行综合后得出全新的、比较全面认识。
5、思维管理
简洁,让大脑更好的思考。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怎样简洁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心?方法如下:1.用时间之尺衡量,去选取那些不过时的信息。2.以问题为中心去学习和思考。3.严格筛选信息源,从可靠渠道获得想要的信息。4.不关注过热的资讯和事件。5.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6.定期闭关,让自己冷静思考、整理。练习简洁表达的习惯,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内容、修饰。简洁即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删减一切非必要的成分,进行有效地浓缩,以及模式化(找出共通的模式,在现象之间建立联结)。
让潜意识为自己工作,首先要给它充足的营养——尽可能多的资料和信息。产生创意的步骤:搜集足够多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停下来,让潜意识工作——随时期待灵感出现并抓住它——改造、完善,使创意切实可用。为了产生创意,不妨在生活中增加一些可控的意外、混乱、随机的成分。
用图画进行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和思想画出来,能更好地促进思考(与写出来的效果类似,但更形象化、包含更多信息、更加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