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读MBA+掌握经营的艺术》阅读笔记(9)
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二)蜗牛笔记
——《在家就能读MBA+掌握经营的艺术》阅读笔记
今日推荐书籍:《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egPOw-JfTx-84XDoECikQ 提取码: mdea
1、测量数据时对关键性指标(kpi)进行测量,减少或者直接放弃不必要部分的测量——你不必关注每一部分,只需对一些真正重要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测量就可以了
2、一般情况下,与商业相关的kpi要么直接与五大核心商业进程直接相关,要么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识别商业kpi时可以参考以下这些问题:
(1)、价值创造:该系统能够多快的创造出价值?目前的流入量时多少?
(2)、营销:你的出售物获得的注意力有多少?有多少潜在的消费者给到你进一步跟进的许可?
(3)、销售:有多少潜在的消费者变成了真正的消费者?平均消费者的客户终身价值是多少?
(4)、价值传递:你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时间是多少?目前的回头客比率和投诉客比率分别是多少?
(5)、财政状况:你目前的利润率是多少?你的购买力有多强?你的资金充裕吗?
对每个系统,尽量地将其kpi控制在3-5个之间。
3、如果你不懂得某件时间,那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他所处的环境——考虑一件事情时,还要考虑他所处的环境情况。
4、求比率指的是将两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果的方法,通过将结果与投入进行比较,你可以计算出系统中一些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些值得追踪的比率:
(1)、资产回报率:你用于购买设备所花的每一块钱能够给你带来多少收入?
(2)、资本回报率:你用于投资该项目的每一元钱能够为你带来多少收入?
(3)、推广回报率:你用于产品推广的每一元钱能够为你带来多少收入?
(4)、雇用员工利润率:你聘请的每一位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多少利润?
(5)、达成交易比率:在你服务的潜在消费者中,有多少人进行了消费?
(6)、回头客/投诉客比率:在所有达成的交易中,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再到你处消费?又有多少人投诉了你的产品或服务?
5、分析数据时分析四个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中列数
(1)、平均数:将所有的记录中记载的数据累加起来,然后处以数据的条数所得出的结果(有特别重要因素的数据时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向)
(2)、中位数:将所有数据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找出这个序列中处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一半的那个数据,将之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你可以发现平均数是否收到了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
(3)、众数:一组数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能引起你对那些系统中相互影响并产生这些众数的潜在因素加以重视。
(4)、中列数:一组数据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两个数据之和的平均值——往往用于快速计算中,但是很容易被异常的最高数和最低数影响而不准确,从而不具备准确性。
6、优化指的是:将输出最大化,输入最小化的过程——你可能一次性通过改进多个参数来改进你的系统,选出最重要的那一个参数,然后集中精力将其改善
7、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遵循收益递减规律——即到达一个固定的点之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就会开始越变越差了。
8、有效的自动化可以减轻人们的工作量和困难度,但是自动化也有其矛盾之处:一个自动化系统的效率越高,该系统的人工操作员对其的促成作用就越大,当该自动化系统出现任何问题时,操作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识别并马上改正错误——自动化系统越可靠,人们必须做的事情就越少,所以人们在系统运行时对其的关注度就越少,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并且这种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新的标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严格的持续的抽样调查。
9、不管你有多么的熟练,旁边摆放着一个巧妙设计的流程清单将会有所帮助——清单指的是:用以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所事先确定好的标准作业程序的外在表现形式。制作清单,一是可以帮助人们改进或者自动化该系统;二是可以确保你不会忘记处理一些非常重要而在繁忙时候又容易被人忽略的步骤。
10、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准备一个自动防故障装置(备用方案B)——用来阻止首选系统失败或者是失败后帮助其恢复的一套备用系统。
写在末尾➡️
嗨 听说 你和我一样喜欢阅读,那就请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寻找你所喜欢的书籍;当然,你也可以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和我一起,像蜗牛一样,每天坚持前进一小步,让你内心的蜗牛奔跑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