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葬“诗”魂,还是葬“花”魂,冯其庸与周汝昌的较量

对于红楼梦很多人皓首穷经的在进行解读,故而红学可谓“深不可测”,并且红学也分好些派系,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其中最典型的应该是冯其庸和周汝昌。在鲁豫采访红楼梦导演王扶林的时候,王导就说,刚开始要拍红楼梦的时候不知道红学这么深,要是早知道这么深,他也就不敢拍了,因为派系不同,所以他选择了周汝昌派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宗旨,而10版红楼梦则选择了冯其庸,因为冯其庸是总顾问。对于周冯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或许吃瓜观众更喜欢另一个说法,一个代表官方红楼梦,一个代表民间红楼梦。

不过周汝昌前辈被誉为红学第一人,在红学中的影响力是冯其庸难以匹敌的,但是冯其庸是中国红学会的会长,是官方红学界的代表人物,所以现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即通行版红楼梦都是以冯其庸校订的红楼梦庚辰本为底版的,而且是120回的红楼梦。不过现在很多喜欢红楼梦的读者,都喜欢脂批本,即只有八十回的红楼梦,很多人拒绝读后四十回的红楼梦。其实后四十回的红楼梦也可以读一读,不过我现在都忘的差不多了。我手头的版本是以周汝昌校订红楼梦,所以周汝昌前辈的很多红学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对于冯其庸来说,他研究红楼梦的根本是一直强调这是阶级斗争,可是这多少有点当时时局的因素了。还是鲁迅先生说的比较准确,红楼梦的本质就是一部人情小说。

在对于红楼梦文本的考证上,周汝昌是各个版本研究,而冯其庸是深爱庚辰本。比如对七十六回中史湘云和林黛玉联诗的那两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画魂”。对于林黛玉的“葬画魂”两位红学家分别是两种意见,冯其庸先生认为是葬诗魂,因为在庚辰本上是“冷月葬死魂”,旁边原笔改的“诗”,后来冯其庸先生看到俄藏本上面写的是“诗魂”,另外程甲本上写的也是“冷月葬诗魂”,所以冯先生认为“冷月葬诗魂”是对的。

对于此,周汝昌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庚辰本上的“葬死魂”那个“死”字,其实是个“花”字,毛笔字行草写的“花”跟“死”差不多,因为当年那些抄写红楼梦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多高的鉴定能力,只管抄录,所以把花魂,抄写成死魂,而后来抄录书主人觉得“死魂”肯定不对,根据谐音应该是“诗魂。”从二人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周汝昌前辈的更高明一些,曹雪芹怎么也不会把“诗魂”写成“死魂”,只有画魂写的潦草,让那些借书阅读的人抄录了去,一时分不清,认为写的是死魂,,后来再根据谐音,变成了“诗魂”,冯其庸先生认为“诗魂”很好,可能每个人对诗词的理解有区别,不过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诗词来看,他没有用过诗魂,倒是用花魂,比如葬花吟中的“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如今两位老先生皆以千古,若对红学还有疑问,则可地下问曹翁。
转载:搜狐@青埂峰下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