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人生选择”
今天随意点开某综艺,里面正在演一个长久以来的话题。
那便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代,应该留在山村还是外出闯荡,比如说远走他方读书、闯荡,或是在家乡接受客观资源明显差一些,但主观能动性更强一些的学习和工作安排。
其实我也无意分析客观条件的问题。
更多是,两代人的观念不同该如何缓和。
之所以想起这个事儿,也许是多年前看到类似的情节,自己会共情小辈的选择,不愿意被长辈管着,觉得自己的选择没啥问题。但今天再看同样的题材,我却突然看懂了长辈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有一些长辈明明(在理性上)是对的,但却无法好好给后辈说明,最终都是会吵起来,然后多年后互相都后悔了--而后悔也不是因为具体事实结果,而是彼此的关系变差。
实际上这些年我也越来越明白一个问题:年轻人确实是缺乏思考的能力。
我自己当年也是,现在看回当年自己的选择,真的是几乎每一次都走错了,但自己还沾沾自喜。
年轻人,十八二十的时候,除非是有特殊经历的,否则当然缺乏思考能力,毕竟我们见得真的太少,侥幸心理也很重。
年纪大了以后,看到年轻人正在踩自己踩过的坑,哪怕那个坑和当年不一样,哪怕里面隐秘地装了弹簧能把年轻人弹起来,哪里有不劝着的道理呢?
这一劝,多少就会上头,心里毕竟有太多话要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能言简意赅地说,对方也容易急眼,结果大家都急坏了。
这一边,年轻人总有一种担忧,就是父母说多少,最终都是想管着自己,哪怕嘴上说支持,说不定也是想看着自己摔倒呢?
但实际上,哪有父母想看自己孩子摔的?他们只是做好了这种准备,随时打算接着,这感觉还真的好像“期待”一样……
只能说,彼此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心,把话说开。孩子不要觉得父母是非要管自己,把话听进去,对的就是经验,错的也是借鉴;父母的话,不要以一种“教诲”的形式,而是要用分享的方式,和孩子平等对话。
虽然真的很难。
所谓平等对话,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如果多年来都是单方面的控制,那么就算真心想公平,自己会有惯性,孩子的信任感也不强。
所以,平等必须是从小建立起来的,12、13岁,甚至八九岁就要有这个意识了。让孩子习惯这种对话方式,长大后才不会有抵触。
才不会像我这样,都三十多岁了,多少还是会对父子对话这件事有点阴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