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了这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13人
叶儿_3039
为什么听了这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今天在得到APP上听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谈到了“知行合一”。老师对知行合一的解释刷新了我的认知。
“知”字,左边一个“矢”,“矢”是射箭的意思,右边一个“口”,“口”是目标。“知”就是指射箭达到了目标。强调的是要正中那个目标。
所以王阳明不说“求知”——获得知识,而是说“致良知”,“知”是一种状态,你念头一旦发动,就已经是行动了。
再来看看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然过不好这一生”,跟“知道了王羲之的书法,还是不会写书法”一样的道理。“听”只是建立了神经元之间的偶然联结,很快就泯与众人了。仅仅是“听”,并不能改变你的认知。只有将听到的道理反复用于自身,去实践,让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固定,才从根本上建立了新的认知框架,才达到了“行”。
一个自身的例子
不知从何时起,人生开始变得迷茫和焦虑。于是不停地看书。觉得自己性格不好,就看心理学的书;觉得自己看事情的角度太单一,就看历史的书;觉得自己文化底蕴不够,就看论语,看庄子……每天都很忙碌,看的书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最后却觉得并没有什么样的改变。所以这段时间开始放慢了读书的速度,开始反省。今天听到了老师对知行合一的解释,稍稍有所醒悟。
“知”是射箭射中了目标,“行”是知的外显的同步。
那么我看书,其实只是拿起了“箭”,根本没有“射”的动作发生,就像是路上对面走过一个陌生人,跟本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所以接下来看书,要有的放矢,看了要践行,要反复修正,达到知行合一,达到认知升级。
有目的的学道理,让这一生边知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