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读书

教育模式真的不好吗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41人  好多番茄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很不好,很落后,不如美国日本那些国家的先进。而且都是以分数为目标,学生的想法和答案,必须和老师的想法以及答案保持一致,才有可能得到高分,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没办法有自己的思考,所以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国家的创意不如别的国家,所以才这么落后的。

但是,通过我自创的锚点阅读法,我却有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那天当我看到《简单统计学》里提到,我们统计的信息和内容会限制我们的观点时,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不是和一般人那样,只是觉得有道理后,就放开了。或者更进一步的人,会做个笔记,然后在读书会上分享,好像真获得了什么一样。

但事实却是,这些人根本没有把好的东西用到实处,因为他们基本过后就忘了。我虽然也会忘,但却是在对自己有所改进后再忘的,好的道理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了。

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我将这个道理作为一个锚点。我会展开联想,当我想到大家说教育模式不好时,其实大家能说出的几点,就是统计的不好的内容,所以结果自然是不好。但如果真是一无是处,也不会还存在了。

所以我可以尝试统计好的一方面,我发现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模仿真的很重要,因为没有知识的积累,我们的创意想法的边界是有限的,我们所知道的内容只够我们想那么多的东西。而且还不能是简单的模仿,必须模仿全套才行,包括老师的所有想法和做法。我们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怀疑这个担心那个,而没有全套的模仿。全套的模仿就包括了老师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么鼓励自己的,以及如何处理自己方法中的细节部分的。因为我们在学习时忽略了这些,所以总是觉得很难,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好。

同时我还想到了《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关于记忆的内容,书里写到“我们的记忆重点决定了我们的性格”。展开来说就是,到当前为止,我们生活的每一刻都成了我们过去的记忆,可是我们不可能全都记住,只会记住那些我们觉得重要的。而这些重要的记忆组合而成的信息,就恰好表明了一个人的性格。

举一反三之后,我觉得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的重点都在教育模式不好的方面,所以才觉得他不好。一直以来,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讨厌学习的,我们越是讨厌它,越是会去留意过去那些不好的记忆。比如不及格的分数、挨到的批评、别的同学的优秀等。这些不好的记忆让我们对教育模式的体验一点也不好,甚至有的人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现在那么多人都在说教育模式不好,于是自己仿佛找到了理由,一切不是自己的错。

所以对现在教育模式的批评,可能只是我们自己的片面想法罢了,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况。这时我又想到《简单逻辑学》里提到,事实分为两种,即理论和现实。嫦娥四号登月成功是事实,但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现实,但我们通过了解那些理论的信息,知道它是事实。而我手边的杯子的有水,就是我能看见的现实,它也是事实。

说教育模式不好的人,一般都是通过理论来得到这个事实的,觉得它压制了大家的创意。但我们能观察到的现实恰恰违背了这点,首先就是同学会上的同班同学的发展各不相同,那些发展得好的同学难道不比其他同学更有创意吗?其次,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多,难道没有创意能形成这样的局面。

作家白岩松在先锋书店里的一次演讲上说,用我们国家现在的处境和别的国家现在的处境相比是不公平的,我们才起来多少年,别人已经发展了多少年呢。难道别人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遇到过像我们国家目前阶段遇到的错误?

因此,终上所述,我倒觉得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并没有那么差,而且因为有了各国的前车之鉴,想必我们的改革也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