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简友广场

剃头记

2020-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阅读实践者开鑫一笑

疫情以来,孩儿爸和孩儿的头就都是我来剃。原来在加拿大生活的时候,我给他俩剃过头。所以这回没加准备,上来就剃。

第一回先给爸爸剃,满怀信心,结果却被孩儿爸嘲为”某三胖“头,惨不忍睹。痛定思痛,给孩儿剃之前在网上观摩了好几个剃头视频,走在路上也不断的观察”男头“,想象着自己拿着推子应该怎样推才能剃出那样的效果,有一次看到一个头型好看,竟然一直跟着他,从后面一直超过他再从前面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花痴“呢。果然“手里拿个推子,满世界都是男头”。

有了这样的投入,孩儿的头果然剃的理想,成就感爆棚。

一晃儿又一个月过去了,这次剃头完全按照上次的记忆来,结果,又被群嘲。为什么呢?上次孩儿头不是剃的很好了吗?

反思一下,两个体会:

1.人的记忆是不靠谱的。

在《思考,快与慢》中,作者提到,人有两个自我: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经验自我是真实的体验,是客观的,而记忆自我是对体验的记忆,是主观的。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如果没有当时确切的记录(经验自我),那么就会由记忆自我说了算。而记忆自我又遵循“峰终定律”和“过程忽视”。也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的记忆只取决于高峰和结尾,过程的持续对记忆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我剃头这件事情上,我只记得我剃头的结果:孩子满意,而对于用了什么卡尺及具体的操作就没有记清。所以这一次完全按照记忆,而记忆(上次已经剃的好了)并没有完全体现当时的过程(用了什么尺寸卡尺,如何操作等)。就没有剃好。

2.及时复盘的重要性。

所以当时就应该记下来卡尺的尺寸和操作成功的顺序,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以备下次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