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理科,傻傻分不清楚
2023-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卢沟晓亮
回想起当年,我可以说是义无反顾读文科的。为此,还特意写了一副对子来勉励自己。可读了文科后才发现,真正的文科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近代大文豪鲁迅“弃医从文”,是鼓励我读文科的一大精神支柱。然而,细究后才发现,鲁迅在青年时期上的是路矿学堂,学的是西医。西医可不就是理科?
郭沫若,中学毕业以后考入了成都高等学堂理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史学家、考古学家。
郭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后来也是“弃医从文”,这一点和鲁迅先生一样。而且,他在考古学方面成就很大。不管是医学,还是考古学,放到现在,都应该是理科了吧?
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在政治领域功勋卓著。可惜,他同样是“弃医从文”。意不意外?刷不刷新三观?
他是医学博士!!!
上述三人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我想,总结一下,至少说明,文、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另外,我想说,作为一个健全的人,长时期的只学理科知识,或长时间的只学文科知识,都不是一条科学的成才之路。
结合地学,交叉地学,或许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