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第十三(102)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木姜

【第五条】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熟读了《诗》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1)古时人们都是引用《诗经》来讲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像我们今天读《论语》读《四书》。

反思:应试教育——书呆子。

——会背不重要,不如选一两句,把它变成你的日常行为,这件事情算是真学到了。(把它变成你的思维方式,做事的准则)

(2)读书的方法:

目标式学习——翻转课堂

——就是:你给自己定个目标,读这本书你想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样读起来会特别有收获。

(3)读书有没有用?

樊老师的观点:读书是有用的,我们做企业、创业、维持家庭生活、教育孩子,用的都是书中的观点。

1——书中讲的未必都对,但是总比自己瞎琢磨强。

(我们自己瞎琢磨容易走很多弯路,交付很多成本;假如你有时间把那一本书读一下,你的损失就小多了,所以读书可以经世济用。)

2——另外并不是读书没用,而是我们读书的方法、我们读书的出发点可能有问题,

3——这个世界上好书就没有没用的。

包括读《唐诗》《宋词》读哲学这样的书,如果你内心当中没有问题,没有苦闷,没有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索,你也不会有感觉。所以,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想要解决这些困难和矛盾去读书,这种叫——翻转式学习,目标式学习的方法,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做到经世济用。

——通权达变,经世济用是孔夫子的理想,夫子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成为书呆子。

(4)

不要把自己变成考试的机器,读书不是读给别人看的,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和这个世界的问题。

【第六条】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政者——正也

举例:飞将军——李广

——是一个很木讷的人,长相朴素,语言不多,但在部队里特别有威信,因为其身正,做事身先士卒,勇敢,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士兵,爱兵如子。

(2)夫子在这讲的不是权利的问题,而是影响力的问题。

管理者的两个力量:

==一个是人权,一个是财权。

==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力量:影响力(比如:一个公司的元老级人物,虽然没有职位,但是大家愿意听他的,形成了一股力量)

——管理者也可以建立自己这样的影响力。

(3)影响力不能来自于交易和买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