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婚姻育儿

没有底线的爱,真的算“爱”吗?

2019-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舞音乐心

今天看到一个故事,3岁的小丫头,和爸爸一起下楼出去玩,走到楼下才发现丫头忘记带一个重要的卡片。爸爸要和小丫头一起回去拿,可是已经下了楼的丫头死活不肯,一面歇斯底里地大哭大叫着一面指着家的方向要爸爸一个人回去拿。

爸爸无奈,那留你一个人在这里怎么行呢?你要和爸爸一起上去呀!

丫头继续在原地撒泼打滚,不行不行就你一个人去!我!不!去!

爸爸于是就留了小丫头一个人在原地,自己上楼去了。

我很吃惊。

3岁的小丫头,即使是在自己家小区里,也不能离开监护人的看护独自待在楼下呀!这个爸爸实在是心大!要是出点什么事,可真是怎么后悔都来不及啊!

这位爸爸的爱,太无底线。

中国有一个词,叫做“溺爱”。虽然冠以爱之名,但实际上,所行的事却与真正的爱离之千里。

孩子动手打长辈,长辈笑笑,孩子小嘛,不懂事!

孩子想吃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家长无奈,没办法啊,不给吃就哭个没完!

更有甚者,四十多岁了,犯了点不大不小的事,年迈的母亲前去找警察求情,“你们再给他一次机会吧!他还只是个孩子!”

瞧瞧,四十岁都为人父的年纪了,在母亲眼里还是个犯了错就应该原谅的孩子,这样以爱之名纵容出来的孩子,不犯事才怪!

回到开头的故事,本着为孩子负责的态度,那位爸爸正确的做法是,表达自己爱的态度,但是要坚决维持自己的决定,女儿必须和爸爸一起上楼去拿那个卡片,否则他可以一直站在这里看女儿哭。当然,如果他觉得孩子大哭大闹很丢他的脸,他也可以把女儿硬抱回家。然后就坐在一边,静静看女儿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她哭。家长要传递的信号是,你此时可以哭闹,但哭闹辛苦的是你自己,并不会改变家长的任何决定。家长负责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只能服从。

当然,也不是要孩子一味服从。孩子也可以口头和家长沟通,大家以理服人,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也不是要搞什么“家长一言堂”。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也有与人平等的权利。商量可以,但哭闹不行。

父母对儿女有底线的爱,才是真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