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儿心理摄影

很享受日更简书这种状态,享受静心做好一件事的感觉

2022-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恒之馨空间
很享受日更简书这种状态

昨日,获得简书日更1000天永久徽章,回顾一千个日夜的生命印迹,很享受日更简书这种状态,享受静心乃至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感觉!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能把人生过成什么样,并不只是一个人所能决定。无论你坚定与否,计划赶不上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细细想来,于自己来说最确定的一件事,是我很喜欢现在做的这件事,就是简文日更。

享受静心做好一件事的感觉

日更简文这件事,是我一个人能做的

你可以说日更这件事是“写作”“分享”“创作”,不管叫什么,指尖飞快地在屏幕键盘上敲击,将我的所思所想,变身为互联网海量世界的信息节点,已经自己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一定会有很多书对自己造成过深远的影响,哪怕当时的自己浑然不知。回首年少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家应该是一个人创作《走在人生边上》的杨绛老先生了。

享受静心做好一件事的感觉

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直到老去

这是我当时非常震惊的一个状态,我能够坚持更文1000日,或许以后十几年如一日的写作,这可能就是真正的源头。

想起分享日更简文的心情,是因为夜深人静时,想到自己的热情与三年前并无二致,内心忽而升起了一种满足感,甚至是骄傲。

是的,我真的很享受这种状态,享受这种静心甚至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感觉。

除了享受这个过程,也许跟人怕死也有关系。墨西哥人认为人会死两次。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是这世上最后一个人把你忘记。自己最怕的是第二次死亡!

其实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否则也不会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了。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肉体的死亡,但总还是有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活过一次。

当这世上所有的人都忘记你时,你还能寄希望于有一个后代,能够记住你的名字。也许终有一天,所有的血亲也会把你忘记,这种念想最起码却可以让你不那么惧怕死亡。

很享受日更简书这种状态

对于自己来说,可能文字给我的满足感在于,我不用再把留在这世上的希望强加给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他是我的孩子。

如果这些电子信息文字保存起来,可能百年之后还有价值,自然会有人记着,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这世上鲜活地走过一遭!

如果没有,那我也努力过,享受过简书文字在每一个当下带给我的快乐!

想想还是挺开心的,每天能面对真我,舒洒文字,挥洒心情,整理思绪,化为自媒体时代的电子文字!

有人说,人生是在流水上做画写字,这一笔还没落下,上一笔己随滚滚流水逝去了!

庆幸的是,我们在简书日更简文中,留下了生命的印迹!

无论如何,终是无怨无悔的一生!

很享受日更简书这种状态

附:人类尝试超脱死亡的方式

从灵长动物到人类,跨越了以语言和符号为代表的认知鸿沟,开发出了超自然观念。

人类语言和符号产生以后,人类可以想象并不存在的事物,大约4万年前,随着“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的到来,超自然世界的概念开始出现,人死后要厚葬。一旦相信超自然世界的存在,也就设定死亡可以超越,去尝试超脱死亡的方式

1.真实性永生

人类有了语言文字及其书写载体、建筑等,这些文化形式产生了人追求永生的原动力。

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一些墓葬设计精巧,伴有奢侈的陪葬品。这表明,我们古老的先祖,满怀着死而复生的愿望。而直至如今,这一愿望都没有很大的改变。

人们追求真实的永生,希望可以在生理上或灵魂上,可以永存。这些愿望,既体现在“事死如事生”的秦始皇兵马俑、埃及法老金字塔,也体现在神学家和哲学家对灵魂概念的孜孜探求,还体现在古代炼丹术、今日人体冷冻等科学途径的尝试。

2.象征性永生

除了真实性永生之外,另一种实现永生的途径强调,人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是不可延续的,但是在人死之后,他的身份和名誉,或者生命中留下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都将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就是象征性永生。

象征性永生 ,具备现实的可实现性,因而吸引芸芸众生为此前仆后继。

01.它可以通过家族子孙来实现

既然对先祖的纪念和了解,能使他们逝后仍然在时间中留存,那么我们当然也可以通过家族子孙的纪念、传承而永生。所以中国有祖先崇拜,有多子多孙传统。

02.它也可以通过才能、贡献,声名远播、名留青史来实现

我们通过史书熟识的各种人物,就是明证。比如,诗歌之于苏轼,《红楼梦》之于曹雪芹,爱迪生之于诸多发明,袁隆平之于杂交水稻。

03.它也可以通过金钱和财富来实现

让人感到与众不同,获得尊重和赞美,摆脱常人的束缚,从而达到永恒。

04.它也可以通过成为伟人来实现

当人们觉得自己是某项英雄使命或不败民族的一员时,也会产生集体永生的认同感。

很享受日更简书这种状态

随笔/恒之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