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乡村(9)
上面讲到的另一件事就是老师下午放学后带着全班同学去学校后边水库旁的田里采摘“水牛花”,一种将花碾碎然后掺杂面粉,捏成团放在锅子上蒸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应季,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现在市场上还有小商贩推着车叫卖的,我们是第一次采摘这种东西,老师怕我们摘的“不合格”,叫我们应该怎么采,采哪一段,我们干的热火朝天,就像小时候吃饭一样,一个人吃的时候总觉得少点啥,看到大家一起吃,得劲了,麻溜的吃光了,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大家都在采摘,争先恐后的唯恐落下,怕比别的同学采的少,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太天正了,我采的再多,这最后的东西也不属于我,哎,可能那时的孩子太天真,付出了不求回报。

第二天老师来了,手里揣着水牛花粑粑来了,最可恶的是在教室里吃,整得教室里一片香味,而我们这些免费“劳动力”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也没说拿几个让我们这些同学分一分太可恶了,当时心里想下次再也不给你去摘了,现实如我所愿,真的再也没有给她摘过,但原因不是她不去了,而是学校关门大吉了,招不到学生了,年年入不敷出,我们不得不转到另外一所新学校去就读。
前面说了,这所学校只有上午四节课,下午没课,而外婆家院子里的许多小伙伴都在我即将要去到的这所新学校里就读,我有时候电视看腻了,就坐在水井旁的古宅前面看着远处的学校,盼着他们放学,有时候看到他们出现在拐弯的小路上,我还会上去迎迎他们,古宅子的门前有两条石头凳子上我就坐在凳子上等他们,有时候困了,就靠在墙上等他们,那个时候的我什么都不用担心,就是吊儿郎当的上学,然后盼着他们放学一起玩,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是太久,因为我也即将要转到这所学校和他们在一起了,如我所愿,九月份入学了,但我还是一年级,因为总共两门课全都不及格,加起来才六十多分,而单科总分是一百,我们原来学校唯一不用降级的就是刘同学,她两科都有六十多分,其余的都要降级,太残酷了,无情,但是刘同学要和她姐姐读一个班,于是我们全员光荣的降了级。
如果放到现在,我那学校的老师得给人喷成塞子,但是那是有时代背景的,和现在有所区别,总而言之,那时候成绩不好,但是学校的生活却很快乐,真是没心没肺,进了新学校就该有新的气象,这所学校是我们十里八乡最大的小学,一个年级有四个班,我现在还记得我的班主任老师姓罗,就叫她罗老师吧,在我的印象中,她带着一副金丝眼镜,五官精致,很会打扮,讲课很耐性,很少发脾气,在所有的任课老师中我最喜她了,她是教语文的,故除了外表,人也显得很有气质,涵养,只是她教了我一年之后就调走了,为此我还伤心了一段时间,下面再说说在这期间的一些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