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人生的偏科——《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摆脱

2024-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豆瓣酱的kiwi

先生说他幼时存在不知摆脱的毛病,他的国文教师在课卷后批语:“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制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骛远也。”这话和友人林所分享的观点多么相似呀,“不要拒绝展示你的长处,工作中领导往往也是因为你的长处记住你、启用你,也总是会把你用在你的长处相关的工作上。”(可能有些许语言表述的不同,意思应该相差无几,如果有不对,友人林阅后请留言补充更正呀。)

那么究竟,在工作中发展长处是不是一定要摆脱发展短处呢?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在众多选择中予以取舍。所以我认为,应该视你所处的阶段和目的而定。

假设一:现在的你在工作中只是一个执行者,你必然会选择你最擅长的方式去完成领导交代给你的任务,这样处理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高效高质。那么选择强化你的长处将会让你留给领导同事更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以你长处为特征的印象,比如你擅长写作而不擅长交流,那么在现阶段就要强化你的写作水平,让领导觉得你在写作方面是可用之人,继而把机会给到你,你再通过写作获得领导同事的指导提高站位和水平,让你在一众写作人才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许某一天,一个交流的机会会偶然降临到你,你虽有很好的文字功底,但是缺少面向公众讲演的经验,你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让你自己在短时间有较快的提升,不至于怯场,但是大可不必暗暗发誓下一次要在公众讲演上达到写作一样的高度,因为“欲速则不达”,而且在领导同事心目中,你的长处并不在此,这样的机会不见得下一次会优先给你。

假设二:现在的你是被推到一个领导者或中层管理者的位置,你必须在你擅长的东西之外想办法去补短板,管理者或领导者不是一个直接展示者,而是要会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提出建议服务决策参考,所以只有一项擅长是不够的,要有综合实力。但由于目前我尚出于一个执行者的视角,对此项假设的理解不够,故到此为止。

其实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要一直保持学习的劲头。一直学习,就会持续收获。你不知道今天的学习会在哪一天的哪个问题上带给你启发,但请相信,学习的过往一定会成为日后进步的阶梯。回想起求学时期,我偏科极其严重,我试图在薄弱的物理学科上花大功夫补短板,但是就像以卵击石,物理任我东西南北风,分数卡在个位数上岿然不动,叫我又气又忧;临近高考,我干脆放弃刷物理题,只记住基本的公式,便投入到长处学科去,晨听英语晚背诗文,练习英语写作中好看的圆体字,狂做化学习题,结果歪打正着竟然考上了一本,说来惭愧,普通班的普通的我在前几次模拟考可一次没考上过一本线以上。看起来好像我已经绝对支持扬长避短,但是心中一个不服输的念头始终悬着,越是说我数学、物理不行,我偏要在这上面努力,结果可想而知,每努力一次每碰壁一次,真是哭笑不得。

但是何妨呢?人生又不是数学题或物理题,可以偏科但不要偏路,但是全能也不一定万能,所以无论是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都宜审时度势而后有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