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投资心法一
摘录《财富第九波》
这本书读的很快,两个下午读完。学习到关于数字货币的技术原理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关于投资的心法总结很受触动的几点。
1.热爱你的钱
爱钱,并不可耻。金融资本家们需要到处告诉别人,“看,我的投资产品多好,把钱交给我,我来替你赚钱。”
热爱金钱是致富的一个先决条件,不过过于热爱也会有问题。就像《教父》中的维克多 科利昂说的,“别恨你的敌人,那样会影响你的判断。”过于恨或者过于爱某种东西都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2.“阅读”一切
有读者说每次和女朋友约会,陪她逛街时他在想百联股份,烛光晚餐时在想张裕A,送她回家时想到的时申通地铁,听到地震时想的是江西水泥,开车时想的是上海大众,穿衣服时想的是七匹狼,回家睡觉想着万科A......总之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股票。
股票即生活,生活即股票。一切事物都可以和投资扯上关系,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阅读”一切,而“阅读”一切正是为了培养你理清对“一切”和股票的复杂关系的能力。你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件事情,可能就会让你联想到赚大钱的机会,这不是传说。
3.统计数据、报表都是过去
约翰 邓普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就买入了大量价格超低的股票,因为他深信战争会使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而这些价格超低股会获得超高额回报。这些股票在四年后上涨了三倍,有人称邓普顿为“全球投资之父”。
还有一种叫“投资时钟”的理论。它显示了不同经济周期下资产配置的最佳顺序。比如经济从底部开始复苏时,表现最好的是股票,其次是债券、商品和现金;经济加速阶段,收益最好的时是大宗商品;而到了滞胀时期,政策收紧,企业增长迅速回落,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手握现金,诸如此类。
这是一种典型的根据宏观经济投资的方法。但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现在处于哪个时期?的确,我们能看到的宏观经济数据,就是统计局每月发布的那些,基本都是滞后的。所以才有了领先指标这个东西,例如我们提到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生产价格指数)增速差。但无论怎么领先,数据和真实的经济世界总有一个时间差。你要做的是比数据走得更快。
美国的大萧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东西没人消费。战争的爆发会刺激需求,导致经济回升。分析这个,靠的不是数据而是逻辑,如果约翰 邓普顿等到战后GDP国内生产总值公布的那一天再投资,恐怕就没有这么高的回报了。
真要看数据的同步性的话,上市公司每季度公布一次的财报并不比统计局每月发布的 宏观经济指标更领先。无论财报还是宏观经济指标,都是投资的辅助工具。真正领先的东西,上面已经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