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你认为父母真的只是为了孩子好吗?(转)

2021-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韩晓_7732

今日头条有个讨论的话题: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为了孩子,他们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把孩子的学习、生活、婚姻等方方面面安排妥当。但是,“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里潜藏了许多其他层面的含义,比如:你要听我的,你要回报我……又有多少父母问过孩子愿不愿意?想过这是否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无节制地为孩子好,是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给孩子。或许孩子真的变得很优秀,但是他们未必快乐。如果父母意识到“我是为了自己好”,就会轻松很多。每个人只能为自己负责,他人生命的重量,孩子背负不起。你认为父母真的只是为了孩子好吗?

父母关系对孩子很重要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把自己的全部无条件的奉献给孩子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无私的爱如果带着父母的私心或父母的某种目的的话,那么这样无私的爱就是一种诱惑的深情。比如,父母投入的时间、金钱,不是看成是自己抚养职责的履行,而是像做生意那样的思维去看待,觉得自己投入了就要有所产出,孩子就是必须要对自己有所回报,这种做生意似的想法就携带了自己的私利目的,最后大概率会事与愿违。

还有,这种无私的爱常常是父母单方面自认为的给孩子的最好的爱,至于是不是孩子需要的爱呢,父母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知道,甚至漠不关心,更有甚者批判、否定、或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强塞给孩子自认为的最好的无私的爱,这就是一种带有敌意的坚决了。而那句经典的“我为了你好”往往就是既有诱惑的深情,又有敌意的坚决了。

把孩子的学习、生活、婚姻等方方面面安排妥当,这就是界限不分的表现之一,这就减少了孩子可以自由发挥和施展的空间和机会,这样的话孩子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相应的能力也锻炼不起来,进入社会以后就会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应对和处理,结果反而就耽误了孩子,这样也是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父母还把自己搞的很累。父母和孩子,归根结底是不同的个体,各有各的内在属性,所以界限其实是必须要有的,

无节制的对孩子好,也是跟孩子之间的界限不分,而夹带自己的目的对孩子好的,或者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给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扭曲的不健康的爱,这样的爱不但对孩子无益且累着了父母甚至还对孩子有害。

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享受了父母的爱的同时也承担了非常多的压力和重担,也有孩子不堪重负,尤其是心理上的压力,当承受不了的时候他就容易产生内心的创伤,而有这样创伤的孩子很多时候不但耽误了孩子自己也连累了父母。

如果父母能意识到我不光是要为孩子好,但我也要为自己好,并且在这中间形成某种平衡,而不是一味的全副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自己当然就会轻松很多,再者,孩子承受了父母太多的私自的爱的话,孩子也会受重不堪,而父母投射过来的比如梦想等等,大概率会形成孩子生命的重担,孩子根本背负不起。

父母如果意识到自己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然后承担孩子的抚养职责,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教孩子负责,并且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负责任是最好的。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是有方法的,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大意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跟父母分离的过程。这个规律就是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跟父母由共生、依赖走向分离的过程,也就是说对孩子的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不断减少、降低的,最终慢慢变成情感依赖的。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放手的过程。当然,同理可得,父母逐渐老去的过程就是父母跟孩子再次相聚、紧密依赖、精神相连的过程。赞成曾老师的说法,这个亲子关系的规律之一。

规律之二,就是孩子成长过程对于孩子而言,既有自我向内探索的过程,也有自我向外探索的过程,孩子刚开始是只有自我向内探索,然后叠加进来向外探索,再然后完成自我的向内探索,最后就全部都是向外探索。这两个探索都是需要父母亲去满足孩子的。

规律之三就是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切言语、一切行为、一切关系、一切认知、甚至三观的模板,孩子会观察、体会、学习、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模板是不好的,消极的、无意的,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父母亲自己身上也有内在小孩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就更糟糕了。因此,一个成年人在进入婚姻之前,最好还是先把自己内在的小孩给治愈一番再去谈恋爱找对象,再去为人父母比较好。

但是反过来,父母给孩子空间和机会去成长的时候,如果过度放任管的又少的话,那么也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或者父母本身就是自恋比较重的人的话,过度的看重自己的感受,而太多的忽略了孩子或者不在乎孩子的话,这样也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好,对孩子的爱,要讲原则,讲界限,管得太多不好管得太多也不行;然后不能携带父母自己的私心,而且,如果想要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夫妻之间最好先培养起高质量的亲密关系。这是要把握好分寸的。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甚至是对于孩子的培养,一定有必要遵循、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去行事。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无私,但不能携带自己的“私货”,而且还要有节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