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746)
【原书卷四·五四】
近有《声调谱》之传,以为得自阮亭,作七古者,奉为秘本。余览之,不觉失笑。夫诗为天地元音,有定而无定,到恰好处,自成音节。此中微妙,口不能言。试观《国风》、《雅》、《颂》、《离騷》、乐府,各有声调,无谱可填。杜甫、王维七古中,平仄均调,竟有如七律者;韩文公七字皆平,七字皆仄;阮亭不能以四仄三平之例缚之也。倘必照曲谱排填,则四始六义之风扫地矣。此阮亭之七古所以如杞国伯姬,不敢那移半步。
声调谱,是诗歌声律著作。1卷。清代赵执信撰。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饴山,又称因园,山东益都人。此书主要稽考五、七言诗各种诗体平仄规律,旨在辨析古体、齐梁体、律体在平仄声调上的区别以及律体的变格。方法是按不同诗体及同一诗体的不同格式,从唐诗中举出例证,于关键处标出平仄,略加说明。重点指出一般古体诗不得杂以律句,律诗有不合标准格式者需平仄相救(即“拗救”),齐梁体则处于古、律之间,兼而有之,书分《前谱》、《后谱》、《续谱》者,因起初所举体格未备,故有增补,非内容的划分。此书在古代诗歌声调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律诗平仄的标准格式,唐人多已论及,至于各种诗体在声调上的区别以及律诗的各种变格,在唐代属自然形成而少有理论上的探究。自宋迄元相承无改而未曾留意。明人注重格调,曾留意于此,却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清人冯班、王士祯等对此有所探讨,但未成明晰之论。赵执信此书,分析比较全面明确。但也有人认为,此书若干内容窃自王士祯的书。按此书缺点是对声调规则看得太死,未免强作解事,流于烦琐。此书之后,对声调的研究形成风气,辨证、补遗、阐释者很多,如翟翚《声调谱拾遗》、郑先扑《声调谱阐说》等都有发展。
阮亭,即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
七古,音qī gǔ,中国古代一种诗体。七言古诗的简称。句数不一,每句七字,不求平仄对仗,讲押韵。
韩文公,即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长庆四年(824),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四始六义,文学领域术语,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杞国伯姬,史称“杞伯姬”,鲁国人,姬姓,排行伯,是鲁庄公长女。前669年六月杞伯姬归于杞,嫁与杞惠公之子(即杞成公),生杞桓公。按:袁枚本条诗话里说“此阮亭之七古所以如杞国伯姬,不敢那移半步。”他用了一个伯姬谨守礼教,宁可烧死也不挪步避火的典故,讽刺王士祯的七言古诗死守规矩而刻板无趣。但是,袁枚将这个故事的主角“宋伯姬”错说称“杞伯姬”了。虽然她们都是鲁国的王室公主,但杞伯姬要早于宋伯姬百年左右。
宋伯姬,鲁国人,姬姓,排行伯,鲁宣公之女,鲁成公之妹,母谬姜。后嫁宋共公(宋恭公)。伯姬生卒年不详,但相当长寿,自与宋共公完婚算起,跨越宋平公、宋元公在位期间,共59年,因此伯姬至少有70岁以上的岁寿。公元前543年五月,宋国宫中火灾。当时,宫人欲救伯姬出宫避火,但年迈却坚守礼教的伯姬说:“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待保傅来也。”待保母来后,不见傅母,宫人又再度请伯姬出宫避火,伯姬又说:“妇人之义,傅母不至,夜不可下堂,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于是伯姬不顾宫人相救,不肯出宫,于是亡于火中。伯姬死后随夫谥,改称共姬,或称宋共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