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莫高窟,艺术博物馆
(接上期,西北环线游系列-敦煌莫高窟)
西北环线游第五天。
西出阳关,梦回汉唐。走进敦煌莫高窟,梦幻佛地乾坤大,文化瑰宝博物馆。莫高窟里面有许多的壁画彩绘,飞天与佛像,千姿百态,震撼人心,令人叹为观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历经几次洗劫至今保存这么完好,让人感慨万千,悲喜交加。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据导游介绍,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在参观莫高窟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这么多石窟会出现在敦煌?什么人热衷于修石窟?莫高窟有什么艺术价值?给我们有什么启迪?

为什么这么多石窟会出现在敦煌呢?主要在于敦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开始,敦煌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方的希腊文明,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西域的物产也传播至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西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窗口,人口聚集都市,人文荟萃,文化粲然。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乱不断,敦煌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富商巨贾、儒学大家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什么人热衷修建石窟呢?据导游介绍,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首先是统治者信奉佛教文化,大力倡导,发展较快。其次是富田一方的诸侯、王公大臣和富商,是修建石窟的主力军,希望以此捐功德,以求死后升入极乐世界。最后是信奉佛教的普通百姓,虔诚地倾尽所有。所以,莫高窟内有富门大户捐建的大窟,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也有普通信教百姓捐建的小窟,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莫高窟有什么艺术价值?这个我不是专家,只能根据导游介绍和自己参观后的感受,粗浅地谈一下。
首先,在佛教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佛像精美,人物逼真,色彩斑斓,动作协调。大佛、卧佛、坐佛,菩萨,罗汉等人物造型各异,表情生动,惟妙惟肖。而且,许多画作来源于佛教故事,教人向善。

其次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建筑形式多样,彩塑题材丰富,手艺高超,石窟壁画多姿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应有尽有,瑰丽壮观。特别是飞天,灵动飘逸,栩栩如生,美妙绝伦,既有生活美,又有艺术美,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

第三,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多民族风格,中西方文化融合创新发展,特征明显。对于研究舞蹈和绘画艺术的历史演变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莫高窟,艺术天堂,中国古代艺术集大成者。我想,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化交流,更离不开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断融合创新。改革和开放,不仅仅适用于社会发展,艺术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注:因为莫高窟内部不让拍照,照片源自网络。部分历史资料来源于百度。
鸣沙山上驼队悠悠,月牙泉边人潮滚滚
https://www.jianshu.com/p/a2b40290c01d?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
荒漠奇观,水上雅丹魔鬼城
https://www.jianshu.com/p/e6a3ad236c6f?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
今夜,我在德令哈
https://www.jianshu.com/p/4e82cc0ba542?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
青海湖,一位魂牵梦绕的美丽好姑娘
https://www.jianshu.com/p/bcaea68bdaf3?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