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影响力的面纱为普通人助力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或者曾经有英雄梦,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大人物。但是我们通常认为大人物一定要有大成就,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甘地、巴菲特、毛泽东等等载入史册的大人物。其实影响力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甚至是生存的本领。
在生物界有一种嗜血的雌性萤火虫,它会发出一种普通萤火虫的求偶信号,普通的雄性萤火虫收到这种信号之后,就会飞向它,最终成为这种雌性萤火虫的食物。
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力有时起正面作用有时也会起负面作用。比如明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展慈善事业,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捐款帮助他人。而影响力非凡的希特勒却发动了第2次世界大战。
如果清楚地了解了影响力的六大原理,普通人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分辨出利用影响力让我们上当的陷阱。
一、互惠
如果你是一名销售,当你去拜访客户的时候,随手送上一份小礼物,客户就会对你产生好感,你的话对他的影响力就会增大,更容易让他购买你的产品。
一些上街募捐者会送一朵鲜花或小礼物给路人,然后再提捐款的请求,这样很多人在接受了鲜花之后因为得到了好处而捐了款。
互惠原则还有一个形式就是互相退步。如果你在街上碰见一个推销的人,他向你推销5块钱的演出票。你对这个演出并不感兴趣,于是你就拒绝了。紧接着他说,我这里还有巧克力一块钱一块儿,您买一块吧?这时因为你拒绝了他5元的门票而觉得不好意思,很可能你就会选择一块钱的巧克力。
二、承诺和一致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们对信守承诺是非常看重的,认为守信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在国外每年的圣诞节期间是玩具销售的高峰期,很多商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他们也发现,家长在圣诞节期间给孩子买了礼物之后就不会在节后几个月中给孩子买礼物,所以虽然圣诞节销售的量很大,可是后面几个月他们的销售额却很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家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会在圣诞节前发送一些玩具的广告。孩子们看到这些广告之后都非常的想买,于是家长就会承诺圣诞节的时候给孩子买。可是圣诞节的时候,家长们会发现这几款玩具都在缺货状态。此时家长就不得不选择其他的玩具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孩子。圣诞节后商家发出断货的玩具上架的广告,孩子们看见后就会让家长买,家长就会因为要兑现承诺而再次购买玩具。玩具店就达到了圣诞节后的持续销售量。
三、社会认同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群体生物,具有社会属性。人都有希望被群体认同的需求。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所以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古斯塔夫·勒庞
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野心,利用群体无智慧的盲从,鼓吹日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要进行世界种族净化,最后引发了第2次世界大战。
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求救的时候,我们常会拒绝。因为我们会认为一定还会有别人去帮助他的。路过的每个人都是这种想法,最后很可能这个求助的人就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
所以正确的求助方法是,首先要大声呼喊救命,然后要指定一个人来帮助你,“哪位穿蓝衣服的男士,您能帮我打120吗?”这时被指定的这个人多数会来帮助你。是利用反向社会认同扩大影响力的例子。
四、喜好
爱屋及乌,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对某些人或事产生信赖。
如果您知道你即将去应聘的公司的老板是位退伍军人,而且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呃严谨务实、雷厉风行。那应聘时您一定要把自己收拾的非常地利落,回答问题也要简洁务实。这样你应聘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五、权威
最近中央8套播出的一部电视剧《幸福院》,剧中小区内的几位老人都购买了高价的保健产品,其中一个老人居然购买了40多万的产品。当警察告诉他们受骗了之后,这些老人居然还不相信。他们说有专家都说这个产品非常好。其实他们所相信的专家只不过是花钱请来的群众演员罢了。专家在我们的意识中就代表着权威。
要想避免盲目的信任专家,那我们需要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和对一切保持怀疑的态度。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多渠道求证权威的可靠性。
六、短缺
人性里有一点,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诗经中有“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很多的商家也利用这种稀缺性进行营销。比较出名的就是小米和苹果的饥饿营销。消费者提前一天去排队购买数量有限的产品。很多没有抢上的人,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购买这款产品的决心。
影响力并不是只有大人物、专家、权威才能具有的。了解了影响力的六个原理,作为普通的人也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自己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