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饿,却总想着吃吃吃
有的时候
明明刚放下筷子却又想吃点什么,
明明不饿,但又把手边的东西干了个精光
别人都是失恋瘦几斤,而我呢,却胃口大开海噻海喝
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混淆了真正的饥饿感和情绪上的饥饿。情绪饥饿,指的是因为饥饿以外的原因产生食欲,比如在情绪的刺激下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想吃东西的冲动 。这种情况下,食物被当作了填补某种情感需求的工具,而不再是为了解决生理饥饿。
那怎么辨别情绪饥饿和真正的生理饥饿呢?
情绪饥饿一般是突如其来的。开始你可能只是感到紧张或烦躁,然后你就开始各种想吃东西。
生理饥饿是有一个时间上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开始,你可能只是觉得饿,但你不需要立刻填饱肚子,你可以等到适合的时候,再选择合适的健康的食物。
情绪饥饿的人往往会很想吃一些容易长胖的食品,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以及甜度较高的。
生理饥饿的时候,无论是什么食品,能填饱肚子的都可以。
情绪饥饿的人会略过肚子的真正感受,不断地吃吃吃,只是在填补情绪上的饥饿。
生理饥饿的人,一旦肚子感受到饱腹感,就会停止进食。
情绪饥饿也许能暂时缓解情绪,但不久你就会感觉到内疚。
但如果是由于肚子饿才东西,那么就不会产生内疚感。
所以,我们长胖的真正的根源不是饮食习惯,而是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的情绪是发生了什么呢?
1.内心的匮乏
你可能把长期的匮乏感和饥饿感混淆在一起了,尤其是当我们不被别人所理解的时候,这种匮乏感就会越剧烈。而吃东西呢,把胃填饱的同时,也在下意识之中,暂时的填补了我们内心的空虚。因此,当我们总是用吃来抚慰自己、消除无聊或缓和愤怒,慢慢,我们就会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肚子饿。
2.无法给予自我支持
在我成长路上,如果我情绪消极时,没有得到至亲或重要的人的关怀和理解。渐渐,我就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自己的伤心难过。这是由于我们无法从他人的慰藉中,习得如何寻求感情上的支持。因此,在成年后,因为缺失了自我支持的能力,就会选择用食物来缓解我们的负面情绪。
这些食物确实能给我们带来慰藉和安抚,但同时,也是很难戒除的。食物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大脑,使得我们在焦虑不安时,总想嘴里吃点什么来缓解这种不安,而暴食和抽烟是最为常见的两种。
这时吃东西变成一种发泄,我们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吃东西已成了惯性。长期的情绪性进食会使人产生一种失控感,而失去对自我行为和意志的控制感也会损害我们的自尊水平,让我们对自己的评价降低。
其实,正确饮食就是要求我们用感官去感受我们所吃的食物,清楚自己在吃什么,知道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只是因为我们情绪饥饿。情绪饥饿不是进食所能填满的,不如让自己有点事做,用充实的生活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感。在吃之前辨别一下,我们是真的想吃,还是来自情绪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