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表微篇第四十二
【题解】
此篇是就《内经·阴阳别论》中对阴结阳结、阴搏阳搏、刚柔等原来不够明确的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论述,加以明之。
【原文】
奚仲问于岐伯曰:天师《阴阳别论》中有阴结,阳结之言。结在脏乎?抑结在腑乎?
岐伯曰:合脏腑言之也。
奚仲曰:脏阴腑阳,阴结在脏,阳结在腑乎?
岐伯曰:阴结阳结者,言阴阳之气结也。合脏腑言之,非阳结而阴不结,阴结而阳不结也。阴阳之道,彼此相根,独阳不结,独阴亦不结也。
奚仲曰:《阴阳别论》中,又有刚与刚之言。言脏乎?言腑乎?
岐伯曰:专言脏腑也,阳阴气不和,脏腑有过刚之失,两刚相遇,阳过旺阴不相接也。
奚仲曰:脏之刚乎?抑腑之刚乎?
岐伯曰:脏刚传腑,则刚在脏也。腑刚传脏,则刚在腑也.
奚仲曰:《阴阳别论》中又有阴抟阳抟之言,亦言脏腑乎?
岐伯曰:阴抟阳抟者言十二经之脉,非言脏腑也。虽然十二脏腑之阴阳不和,而后十二经脉始现阴阳之抟,否则抟之象不现于脉也。然则阴抟阳抟言脉面即言脏腑也。
奚仲曰:善。
陈士铎曰:阳结、阴结、阴抟、阳抟、俱讲得微妙。
【注释】
①奚仲:大臣名。
②又有“刚与刚”之言:疑为“又有刚与柔之言”。
【直译】
奚仲请问岐伯说:天师在《阴阳别论》中,有阴结、阳结的说法,是结在脏呢?还是结在腑呢?
岐伯说:这是综合脏腑来论述。
奚仲说:脏属于阴,腑属于阳,阴结在脏,阳结在腑吗?
岐伯说:阴结与阳结,是说阴阳二气相互交结。这是综合脏腑来讲述,不是阳结而阴不结,或者阴结而阳不结。阴阳的道理,彼此以对方作为根源,因此独阳不能结,独阴也不能结。
奚仲说:《阴阳别论》中又有“刚与刚”的说法,是说脏呢,还是说腑呢?
岐伯说:是专门说脏腑。阴阳二气不调和,脏腑就会有过刚的过失。两刚相遇时,阳气过旺,阴气就不能接续。
奚仲说;是脏的刚,还是腑的刚?
岐伯说:脏的刚传给腑,那么刚就在脏;腑的刚传给脏,那么刚就在腑。
奚仲说:《阴阳别论》中又有阴搏、阳搏的说法,也是说脏腑吗?
岐伯说:阴搏阳搏,是说十二经脉,不是说脏腑。只不过先有十二脏腑的阴阳不和,然后十二经脉才会出现阴阳的搏结。否则,搏结的形象就不会显现在脉象上。因此,阴搏阳搏的说法,既是说脉,也是说脏腑。
奚仲说:好。
陈士铎说:阴结阳结阴搏阳搏,都讲得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