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
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是奇妙,有些人认识多年却十分陌生,有些人偶尔小聚却心意相投。这应该就是“缘分天定”吧!
自觉不善与人交往,固朋友不多。可能是性格不好,亦或是因为长得不讨喜……
周围总有人今天同学聚会,明天同事聚会,后天亲戚聚会……基本一周也没时间独处家中。也曾羡慕这些朋友遍天下的好人缘,再想想如果把我置于其中,我应该会有各种不适应。
经常看到鸡汤文里提到“人脉圈”,实际与“朋友圈”无异。在圈子文化里我平凡如微臣,可有亦可无。平凡如我总有三五好友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感恩、感激……
友
初中同学颖,另一个我,上学时都不够聪明,却笨笨的,坚持着学习……毕业后,她因为家庭原因步入社会,而我上了师范。她是个坚强、善良、包容、吃苦耐劳的女生。曾经她离开过一段时间,几年后又回到小镇,再见她时她和男友开了个面包店,起初推着自行车送货,后来换成摩托,再后来买了车。曾经的男友成为丈夫,面包店成了蛋糕店,眼见她的日子越来越好,却不想“男人有钱就变坏”。她离婚前没找我们几个朋友诉苦,默默的独享愁苦。再见时平静地说起离婚的事情,婚内出轨的丈夫竟让颖净身出户,否则坚决不离婚,渣男就这样吧?如今她早已再嫁,在我看来这个丈夫与她而言仍配不上她。贤惠如她,情路却如此坎坷,果然造物弄人。每年中秋她总想着做好月饼,捎给我们几个朋友。2018年夏天,这个铁人生病了,虽已出院,却不能太劳累,忙碌惯了的,她也闲不住呀!我们从不曾一起逛街,花时间聊天,聚餐……各忙各的,偶尔电话联系问问近况,闺蜜情谊留在心底。
师范同学霞,她作为补录的同学,比我晚到校一周。晨练挨着站排,她悄悄告诉我,考试时她坐在我后面。因为性格不同,上学时我们并不算好友。毕业工作后,企业归属地方,我们接触频繁起来。因是同学的关系,自然更近一些。她上学时像个假小子,想不到婚姻是最好的学校,结婚后的她愈加温柔了许多。母亲生病住院,她和丈夫无论多忙都要去看几次,特别暖心。
朋友君,因为孩子我们相识、相知。虽然不是一个单位,也算半个同行。我们两个老公都姓杨,孩子脾气秉性比较相似,共同话题比较多。心情不好时,我经常找她倾诉倾诉,喝点酒,释放释放负面情绪,她真是最好的听众。
同事峰,一个49岁小资女生,总是小女孩的心态,喜欢美景、咖啡屋、茶吧等有情趣的事物。凡事只要自己喜欢,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或评论。今早峰发给我一段文字,“因为我们要了解一个真相,不管你有多优秀,多完美总有人不喜欢你,总有人讨厌你。同样,不管你多么不好,多么不堪,多么糟糕,还是有人喜欢我们。所谓自信,你得活出真实的自我,得自己喜欢现在的你自己,自己认可你自己,自己爱现在的自己。你就能做到自信。”这自信的态度令我羡慕。
好友丽,音乐老师,我们俩的性格相差好远。当年外向乐观、时尚漂亮的她,和内向自卑、平凡如丑小鸭的我因中午在单位都没回家,聊了好些事儿(现在已不记得了)。从此以后有了不言自明的喜欢。学科不同,接触自然不多,却有像郭冬临小品里“有事儿您说话”的默契。
最后说说小我三岁的玲和艳。玲儿 ,我们两个原始家庭比较相似,父母无依无靠七零年代来到小镇成家立业,同样有个哥哥,有时哥哥更像是弟弟。玲的年纪比我小,看问题却全面深刻,对社会的认知比我通透得多。她时尚却不拜金。人脉圈广,却不高调。很多事情她能做到“看破不说破”。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业务水平可圈可点。玲如果不在学校体制内,应该会前程似锦。艳儿,原是玲的同学,我们孩子一般大,接触下来她不愧为天使一枚。职业是护士,声音甜美,为人热情,大方有礼,无论何时嘴边带笑。工作中她是骨干,多难扎针,脾气多糟的患者都会找她,她处理起来游刃有余。年龄虽小特别善解人意,什么忧愁烦恼经她一说,再正常不过了。巧的是当年我们同一天结婚,结婚纪念日可以一起过了。看缘分多奇妙。
友
巴金曾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培根曾说,缺乏真正的朋友即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相遇是一种美丽,相识是一种欢心,相知是一种幸福,感恩遇见,感谢有你,加倍珍惜。
友 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