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呈现了一个被忽视的世界
花了两天追完《隐秘的角落》,这部剧最近太火,我怀着好奇的心理看了简介,犯罪,悬疑,与未成年成长有关,秦昊出演,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和演员,便决定一看,想知道它为何获得如此好评。
两天,终于看完了。有人说结尾仓促,又因为审查,小说里的内容并未完全呈现;有人说,改编的剧比小说更好,人物刻画更饱满,许多地方得到了完善。
我看到了热议。网友们总是擅长去发现隐藏的细节,看完剧后,再看这些细节,的确觉得很有意思。
然而我并不是一个考证派,何况这部剧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多要考证要推理的东西,所谓真相,一开始观众就看在眼里了,至于后来的“反转”,不管有没有,我认为其实并不影响这部剧。
剧中不存在一个彻底的“坏人”,不似网友们调侃的那般,什么“恶魔小孩”,如果真的要去定义,我只能说,他们都是普通人,站在隐秘的角落,不被注意,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不被爱。
看剧之前先看了一些评论,我以为真有什么穷凶恶极的“恶魔小孩”,但整部剧看下来,却并没有觉得小孩有多可怕,尽管这背后是许多条人命,是许多个谎言,也是许多次试探、不信任、背叛等等。
直到最后,警察也不知道真相,而我们作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见证了一切。
这正是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它是从所谓“恶”的角度,来呈现这一切的。它并没有要制造很多悬疑,很多推理,很多反转,而是直接将这些“恶”呈现出来,把所谓“坏人”、“恶魔小孩”的生活、家庭、耻辱等展现出来,让观众直接看到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去“犯罪”,让观众去了解、去思考背后的动机以及他们的心理。
这部剧的剧名实在很贴切,相比原著小说《坏小孩》,它有了更深刻的涵义,直接揭示了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这部剧正是从“恶”的视角,从“犯罪者”的视角展开,向观众呈现了这个不被大众看到的“隐秘的角落”。
生活在阳光里的人,很难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动机,莫说理解,甚至其实根本无法注意到,根本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人生,根本无法想到,他们在隐秘的角落,究竟要如何做事,如何去解决困难,如何活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根本不想看、不愿看,就如第一集严良去求助的叔叔,他并不愿帮他,压根儿不想管他。这位叔叔不是生活在阳光中的人,他知道隐秘的角落,也正因为他懂,所以不愿,所以回避。
一句话,隐秘的角落,不被看到,不被理解,不想去看。
大部分人,都只关心自己生活的好坏,谁会闲的没事去管这隐秘的角落呢?
即便真的有心去管,去惩恶扬善,去拯救,却也是有心无力,无法管,管不了,真相依然被隐瞒了,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太多原因。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知道,他们到底在经历什么。
结束的时候,最后一行话写着“献给童年”。但我的童年,并不同于剧中呈现的那样——孤儿、犯罪、杀人、隐瞒真相……不仅是我,许多人都不是这样可怕的童年。
小说也好,影视也好,都有艺术加工,夸张化,象征性,寓言性。但就可以说这部剧呈现的内容不真实吗?不是的。恰恰相反,我倒觉得现实其实比小说比影视更加残酷,更加令人震撼,更加让人不适。
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真的难以做出最好的选择,往往一步走错,就会毁掉整个人生,“重新开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真的很难。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逃脱自己设的牢笼。
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阳光里,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在正轨上,现实中有太多隐秘的角落,看不到,看不懂,不想看。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隐秘的角落,哪怕只是一部分。
就如我开头说的那样,他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不是天生的恶魔,不是十恶不赦的反派。只是成长的环境,爱的缺失,性格的悲剧,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家庭问题、社会矛盾,以及人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才造成了所有。
正如导演说的那样,他不是要塑造纯粹的恶,也不是要追求猎奇。这部剧是将这一切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现实,看到真相,去探索,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