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身心合一?

2020-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暗夜微凉

01  身心分离的情形和形成原因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开始学车的时候,越是背诵教练的指令,动作越僵硬,出错也越多;打篮球投篮时,越是回想老师教的标准姿势,命中率反而越低;演讲前越是说服自己不该紧张,反而越紧张。

类似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身心分离的情形。通过网球中的教学发现了“自我1”和“自我2”。

“自我1”指大脑和意识,它的语言是文字;“自我2”指身体和潜意识,它的语言是图像。

“自我1” 和“自我2”分离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我1”不信任 “自我2”,它试图控制“自我2”以保证能够实现大脑的意图;二是“自我1”需要有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你以为事情是在控制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控制,你很难生出成就感,即使事情完成的优秀。

而从主次关系来看,“自我1”所代表的大脑和意识应该是工具,他应该是为“自我2”服务的,而不是控制。

所以当主次关系颠倒时,效率自然就会降低。

02  身心分离导致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你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你知道应该怎样动作,但做起来就是很容易走形。

二是你以为你觉察到的,其实是别人的觉察。别人告诉你哪儿哪儿有问题,你说你知道,但其实骨子里你并不知道,你认为你知道的,不过是人家告诉你的。只有当你真正停下来,静静地客观地观察自己时,你才能真正地区分什么是你自己的觉知,什么是别人对你的觉察。

三是轻易地评论和判定,区分好坏,情绪起伏较大,情绪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自我批评和自我表扬都不利于将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

03  实现身心合一的自然学习的几个方法

1、放弃评判,客观地观察

打球时,不做好球和坏球的评定,客观地观察打球的过程,这个时候“自我1”不会出现,自我2会冷静地记录一切,并自然地加以改进。

现实中有些人,精力充沛的时候打球,打不好,反而疲惫的时候会发挥出色,就是因为精力充沛时自我1老是想着怎样打好,反而干扰了身体的出色发挥。

有些人一到决胜的时候就失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2、信任身体

身体本能会像孩子一样学习,所以仔细关注身体的感受,让机体记住感受。

3、减少语言指令,改为图像期待

将希望实现的目标转化为图像,这是“自我2”的语言,期待的图像越清晰,越容易被“自我2”实现。

减少语言指令,语言指令越多,“自我1”越容易出现,越会出现身心分离的现象,尽量去感受、去观察。

4、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而不是克服就习惯。

习惯可以理解成大脑皮层的沟回。

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皮层有很多沟回,如果试图将沟回抹平,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而且,你往往越想去克服所谓的坏习惯,越需要去想着它,结果呢,反而是在不断地强化它。

而直接练习新习惯,新的沟回形成本身就会减少其他沟回的面积,所以新习惯形成的过程,就是旧习惯衰落的过程。

04  实现身心合一的最重要窍门就是保证专注

专注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是众所周知的。

有个有名的和尚“得道”前后变化的故事讲的就是专注,以前说过,大家一搜就能查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专注就是聚集起来的意识,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你想到过去,你的注意力就分散在了过去,如果你想到未来,你的注意力就分散到了未来,保持专注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过去和未来都消失了,只知道现在。

特别提醒的是,这个状态不是通过努力实现的,越努力反而越不容易实现,因为所谓的努力往往是“自我1”的感受,专注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比如你专心致志地做PPT,可能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几个小时,你沉浸在某道题目中,你陷入在某本书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现在流行语称为“心流”的状态就是专注的状态。

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应用方法,我尝试了一些,比如开会时,记录领导的每一句话,和人沟通时,专注于声音,当你试图这么做时,往往比较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

身心合一的状态就是自己内在实现了和谐,消除了不必要的内耗,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