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20171029 解读:《正义之心》
作者介绍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作者,2012 年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评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2013 年被《展望》杂志 (Prospect) 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他在 TED 大会上的演讲点击量超过 300 万次。1992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16年,获得由州长颁发的弗吉尼亚州杰出教授奖、洛克菲勒客座教授杰出教学奖。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2001年获得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2011年, 加入纽约大学,任斯特恩商学院教授,主攻道德心理学、商业伦理以及复杂社会系统。他和几位科学家一起创办了YourMorals.org网站,通过对道德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帮助人们认识道德心理学, 促进不同群体间的相互理解。他的研究引发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人的广泛关注,著名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报告》曾邀请他做嘉宾,《金融时报》、《人物》、《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科学》等知名媒体对他以及他的研究都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作品简介
《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一个你认为颇有价值的决定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可能是另一个人心中的自由战士——为什么人与人、群体、党派、政府与民众、宗教派别、甚至国家之间总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人类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道德阵营,但人们真的就不能好好相处吗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人乔纳森•海特认为,我们并非像自以为的那么理性和正义,正义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时会是制造纷争的根源,因为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让我们轻易去批评、厌恶、甚至干涉相异于己的信念,这也正是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和冲突的原因。在《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中,海特教授从道德的社会直觉模型讲到道德的6个基础,继而详细阐述我们具有群体归属性的正义之心,书中立足于详尽的科学研究回答了人们该如何跨越宗教与政治分歧,从而达成互相理解以促成合作型社会的建立这一目标。这是一本令人惊奇又极富挑战性和说服力的经典著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瞠目结舌,最后恍然大悟、心服口服。
作品序言
我原打算将本书命名为《道德之心》,以传达这样的理念:人心天然地 想要践行道德,这和人类拥有语言、性、音乐以及其他天然的禀赋一样,新 近出版的畅销书里对此类禀赋都有描述。不过,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正义之心》作为标题,想要传达的理念则是:人不仅天生好德,并且也好说教、批评和审判。
媒体评论
人类认识自我本性里程碑似的著作...... 海特寻求的不仅仅是成功, 还有智慧。正因为此,《正义之心》颇值一读。
一一《纽约时报书评》|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这是一本颇具启发性的畅销书,其中隐藏着宏大的命题......它无疑是本年度最受热议的著作之一。
一一《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
这是一本绝妙好书, 精心撰述且引人深思。它可能会极大地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以及对政治、宗教和人性的看法。
一一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NPR
本书观点新颖...... 海特这本著作为道德心理学带来了新意和创造力, 并且颇具挑战意味。
一一《科学》| Science
本书实乃上佳之作......任何人,只要对政治观点的形成过程抱有一丝兴趣, 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
一一美国新锐新闻网站《每日野兽》| The Daily Beast
明智的道德之音。
一一《书单》| Booklist
海特对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道德世界的论述架构作了一次精彩的理论突破,令人备感震撼......《正义之心》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无价的道德指南。
一一《太平洋标准》杂志 | Pacific Standard.com
这是一场当代道德心理学的博览会......海特以令人信服的方式铺陈出了道德世界的复杂性与潜在适应性。应该给乔纳森 • 海特引人入胜的著作《正义之心》贴上一张警示条: “书中内容高度致瘾”。作者的写作是循循善诱、春风拂面式的, 但也包含了海量的社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前沿研究的理论作支持。
一一《环球邮报》| The Globe and Mail
《正义之心》之所以引人瞩目,在于其对知识和趣味的融合, 以及作者挑战传统智慧的旨趣......海特的核心论点简单、精要: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来自出生起所接受的灌输,它将我们联结在一起,同时也令我们一叶障目,看不到不同的道德结构。
一一《卫报》| The Guardian
海特的著作与当下社会十分贴近......他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政治和宗教倾向。
一一《旧金山纪事报》|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权威评论
“正义”是人类在生存环境的各种力量冲突中相互妥协而达成的共容、共存的规则共识。追求正义之心生而有之;辨别正义之能后而育之;求得正义之解则需理性的反复论证;激情则是避免中途而废和过度自信的动力。道德革命让正义在善与恶之间摇摆。海特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角度。
一一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志强
海特对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了对人性、人情、人心和人欲的深刻洞察,他的《正义之心》不只在讨论心理学,也能为解决中国社会正面临的很多问题,如中西之争、左右之争、公私之争、情法之争、度理之争提供一种理论指导。《正义之心》的伟大意义就是让我们意识到道德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有意义,有感情,有行动,有价值,更有境界与觉悟。这是本书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一一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彭凯平
道德观念是怎么形成的?道德直觉与道德推理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人类会因政治与宗教产生分歧并争论不休?作为直觉驱动推理的高度直觉化生物的人们,如何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们更好地沟通并相互理解?《正义之心》给了我们详尽且颇具匠心的分析和阐述。
《正义之心》是一本精心结撰、极富知识与智慧、的确“高度致瘾”——一旦开始阅读就不想停下来——的好书。更重要的是,“开卷有益”对这本书绝不是恭维!
一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助理、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 钱小军
我一向认为在面对错综复杂的道德世界时,道德心理学无论在趣味性还是解释力上都要优于道德哲学,海特的写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正义之心》虽然探讨的主题是理性与情感、对与错、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但绝对不会让你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 任何人,只要你对道德分歧和政治论辩感兴趣,就一定会被这本书所深深地吸引。
一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作者 周濂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的时期,正处在财富积累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此时我们尤其需要正义之心,也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海特的这本书能给你极大的启发。
一一共识网创办人 周志兴
与其说海特重新定义了道德,不如说,他告诉了我们一些可能的真相:人类有90%像黑猩猩,10%像蜜蜂。人,根本上是自利的个体,只不过在过去的一万多年进化出了一种人性:喜欢在比自己更伟大高尚的集体里适当的忘我与利他。宗教、成功的企业组织,甚至民族,莫不如此。《正义之心》对企业组织的一些建议,比那些管理学著作更容易让你信服,因为作者是从人性出发。
一一资深媒体人 何力
《正义之心》是涵盖社会心理学、政治分析和道德推理的经典著作, 它汇聚了这些领域中最先进的科学, 并进一步验证了人类天性中本有的正义和优雅。
一一爱德华 • 威尔逊 | Edward O. Wilson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
海特是当今世上最聪明、最具创造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新书《正义之心》是一部杰作, 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勇敢、精彩、铿锵有力的探讨。它将改变你看待自由主义者与保守派、无神论与宗教、善与恶的方式。这将会是一本被大众热议的著作。
一一保罗 • 布卢姆 | Paul Bloom耶鲁大学认知心理学家,畅销书《快感》作者
《正义之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杰作,它将达尔文主义运用到了 日常政治的现实中。这本书文笔流畅, 作为一本在理论上有着重大贡 献的著作,它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情, 这是相当难得的。
一一克里斯托弗 • 贝姆 | Christopher Boehm南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道德起源》(Moral Origins)作者
海特的研究是对道德心理学的一次革命。对于任何对政治、宗教或分裂现代社会的诸多争议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出色的著作都有深远的意义。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道德信仰的缘由,想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并不赞同你的信仰,就请读读这本书吧。
一一西蒙 • 巴伦 - 科恩 | Simon Baron-Cohen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邪恶之科学》(The Science of Evil)作者
这是一本重要且及时的书......他的观点具有争议性, 但能引发你的思考。
一一比尔 • 莫耶斯 | Bill Moyers美国知名电视访谈节目《莫耶斯和他的伙伴们》(Moyers & Company)主持人
《正义之心》驳斥了“新无神论者”, 并表明了宗教是我们所继承的道德遗产的核心部分。海特杰出的论证体系说明, 基督徒们不必担心进化论范式, 他们可以从中获益良多。
一一迈克尔 • 多德 | Michael Dowd《感谢上帝让我们进化》(Thank God for Evolution)作者
作为一个天天都能听到激烈的政治辩论的人, 我为海特敏锐的洞察力所吸引,深受启发, 甚至还被逗乐了。这本深入浅出的书将有助于任何读者理解政治中的正义之心。
一一拉里 • 萨巴图 | Larry Sabato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更完美的宪法》(A More Perfect Constitution)作者
本书是对道德的各种心理学根源,以及道德如何引发政治冲突的一次深刻探讨。相信这本书也有助于减少此类冲突。
理查德 • 尼斯贝特 | Richard E. Nisbett
一一密歇根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思维版图》(The Geography of Thought)作者
核心内容
《正义之心》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页大约37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7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3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我们对一件事作出道德评判是依靠的通常是感觉,而不是推理。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感就像能尝出六种味道的舌头,经过排列组合产生了无数种细微的变化,这也正是我们经常在道德领域产生分歧的原因。我们先想象一下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一户人家养了一条可爱的宠物狗,有一天狗不小心被车撞死了,这户人家认为既然狗死了,损失已经造成埋掉也是浪费,于是把狗煮了吃掉了。
场景二:一个女人在家里发现了一面破旧到没办法继续悬挂的国旗,她正好需要抹布,就把国旗拆开做了几块抹布。
场景三: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2001年,一名德国人麦维斯在网上发布启事,要找一名自愿被他吃掉的健壮的男性,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玩笑,但是他是认真的,而且找到了和他一样认真的对象,一名电脑工程师,于是在两厢情愿的基础上,麦维斯吃掉了这里工程师。
在你看来这三种举动是对还是错?认为一件事是对还是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一一道德。但我们选取的角度比较特殊,我们将把道德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探讨道德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挥作用,道德就是本书作者乔纳森海特的研究对象,这本书中,海特将告诉你,人类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理性,就能在做道德判断的时候,我们依靠的也是头脑中的感性结构,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感性结构,海特将其细分成六个领域,又将我们的道德之心比作能品尝出六种味道的舌头,就像吃饭的时候有的人喜欢酸甜的,有的人喜欢咸辣的。在做道德评判的时候,我们也有各自的偏好,读过本书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为什么会产生三观分歧,并坚持己见,总会批判或者试图说服他人,这是扎根于我们人性中的特质。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也就是道德的三条原则,第一原则是个有点儿反常识的观点。就是我们总是在先用感性下了判断后,再用理性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第二原则是道德情感有六个维度,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道德判断基本都可以在这六个维度上找到对应。第三个原则是它具有凝聚力量,能让人类更好地建设社会,但它也是盲目的,它令我们在做道德判断时产生分歧。
道德的第一原则:我们总是在先用感性下了判断后,再用理性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先思考一个问题:道德从何而来?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大致分为三派,一派认为道德是生来就有的,一派认为道德是在社会中通过观摩学到的,还有一派认为道德是每个人通过推理掌握的是一种个体行为,最后一种观点叫道德理性主义,在历史上曾经是主流,一名叫涂丽尔的研究者把这种观点总结为一句话:道德只与两样东西有关,一是看你的行为有没有伤害他人,二是有没有损害公平原则。比如,歹徒持枪抢劫伤害了他人,考试作弊损害了公平原则,这些行为就是不道德的。作者海特发现,在西方社会以外,甚至在《希伯来圣经》中有不少被判定为不道德的行为,都与伤害和公平无关。比如《希伯来圣经》禁止犹太人使用甚至触碰像蜜蜂一样密密麻麻聚在一起的东西,这条规范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密集恐惧症患者制定的。海特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这些行为没有伤害任何人,但在作出道德判断后,人们反而会假想出一个受害者来支撑他们的结论。比如,开头吃宠物狗的例子,有人就认为,吃了狗肉后,这家人说不定会生病,这样的假想非常普遍,这些受访者确实是在推理,但他们的推理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道德判断合理化,是在为自己做出的结论找理由。
这样看来他们的感性走在了理性的前面,关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西方心理学和哲学界也有过不少讨论,大体分为三种态度: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理论,他们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严密的推理得出的,感性认识都是不可靠的,这一派主要在欧洲大陆活动。另一派与他们截然相反,代表人物是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和经验主义者大卫休谟,他认为理性是感性的仆人,这一派主要在英国。还有一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他认为感性和理性互相独立共同统治着人类的头脑。看本文的亲!你赞成哪一派?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看感性和理性在我们做决定时是如何运作的?因为神经系统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个皮层受损的病人会失去善感性,他们看到欢乐或者恐怖的图片毫无反应,这个皮层受损不会影响智商和逻辑,病人在接受道德推理测试时得分很高,但是面对实际生活中的挑战,是他们经常会做出没常识,或者正常人认为没有眼力架的行为和决定,让生活变得一团糟。
这是为什么?假如你去买雪糕,要从十种不同口味里面选出一种,但你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偏好的人,你要根据什么来做选择呢?你可能会冷静的计算热量,对比性价比,甚至考虑原料产地,这样一来,没有个把小时你可能都决定不了你要买哪个雪糕,一天只做一次这样的决定还可以接受,如果你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都要这么做出的,也难怪会出问题了。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光有理性思考是不够的,我们的生活中更需要直觉和身体反应。你会冷静的衡量谋杀父母对你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如果你不是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冷血杀手,那么只是想想这种可能你都会浑身发冷,这就是感性的作用。你也许听说过多个版本的“电车困境”,一辆失控的电车马上就要轧死前面铁轨上的五个人,你只有把另一个人推到桥下的铁轨上,才能让电车停下,挽救了五个人的生命。
1999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格林恩主导的一项实验,他撰写了20个比电车困境更复杂的道德难题,让实验的参与者表明自己是否赞同这些充满争议的做法,与此同时他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扫描显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参与者进行道德判断时,大脑中与情感活动相关的区域表现得比平时更活跃。针对这一现象,格林指出,我们做道德判断时依靠的是一些强烈的感觉,聪明的哲学家们借助理性编造了一些说法,才使得这些感觉变得有意义,我们的感性还会受到我们身体所处的环境影响,多伦多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向人们发放问卷,调查他们与一些道德纯洁性有关的行为的看法。比如,色情和毒品问题。他发现在回答前,用肥皂洗手的受访者普遍对这类问题更严厉,他还发现这种影响居然是可逆的,研究员让人们回想自己的道德污点,或者抄写他人的过错,然后他们可以选一样东西带走,他发现受访者倾向于选择湿巾或者其他清洁用品,可见感性在我们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当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道德的第二原则:道德的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
作者海特把我们的道德之心分为六种不同的道德情感,还记得核心内容开头讲过的三个情景:吃掉宠物狗,用国旗当抹布,签订吃人契约。海特发现,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但也有一群人表示,这些行为虽然让他们觉得恶心,但在道德上没有问题,他们尊重人们做出这些行为的权利。这群人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他们符合心理学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定义一一怪异人群。关于这个词来自英文,是5个形容词的首字母缩写,分别是来自西方受过教育,属于工业化社会,富有以及民主化的。为什么这类人特别需要被重视?因为近现代的自然和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在内,主要是由欧美学术界发展,他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个怪异人群,得出的结论自然比较狭窄。海特认为,道德理性主义只适用于这样的人群,社会文化不同,道德的范畴也不同,在奉行个人主义的社会里,道德范畴较小只局限于伤害和公平,不涉及这两点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多半是违反了社会惯例,触碰了人们的情感禁忌与道德无关,而在更看重集体主义的社会里道德范畴更大,会包括一部分个人主义社会认为属于社会惯例的内容,这类人群将不违反伤害、公平、标准的行为视作他人的自由权利,这种对自由的尊崇在西方社会很常见,海特称之为“自由伦理”,而在世界的其它地方还存在推崇集体主义的集体伦理和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神性的伦理。
海特认为,哪怕是西方国家公民也不会只受到自由伦理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多种道德伦理的熏陶,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这些伦理观的影响力便会凸显。海特跳出了自己身为怪异人群的局限性,将道德的情感基础扩展为六个维度,并用一对反义词的形式进行了总结,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个维度是关爱与伤害,这是我们在照顾脆弱的孩子时发展出来的,已经刻入人类基因的一种道德情感,婴儿和动物幼崽为什么长的很可爱,因为他们要引起成年人和动物的怜爱之情,获得更多照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繁衍,进化也会更青睐那些能对他人的需求和痛苦作出更快反应的人,将这类人的基因保存并传递下去。
第二个维度是公平与欺骗,进化论研究中一直有一个难解的谜,既然进化的目的是更高效的扩散自己的基因是自私的,为什么人类社会会出现针对亲人以外人群的利他主义?获利主义认为这是因为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是需要合作的,能够知恩图报的个体会获得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也更容易继续和其他人合作获利,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对可信的对象产生好感,对不可信的对象产生愤怒,甚至是恶心的道德情感。不过西方社会的左右两派对公平的定义并不相同,左派的公平是社会财富更为平均的分配,右派的公平则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这也是人们在政治领域的基本分歧之一。
第三个维度是忠诚与背叛,1954年,研究人员将22名12岁的工人阶层的男孩儿分成两组,每组11人在一片森林里举办夏令营,两组男孩都以为自己是森林里唯一的夏令营团队,他们开始标记地盘,创建部落身份认同,他们给自己的团队起了名字,推选出了领导者,制定了规矩和礼仪。研究人员让两组男孩发现了对方的存在,于是他们的团队凝聚力提高了,他们更热衷于与对方展开竞争,会偷袭对方的营地,相互侮辱甚至会打群架,这个实验中的两组男孩儿,其实是人类社会中群体形成过程的缩影,而忠诚和背叛的道德情感就是在巩固群体的过程中出现的。人类对叛徒的憎恨古已有之,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对敌人的仇恨,不管在哪个国家,爱国主义都是道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个维度是权威与颠覆,儒家的三纲五常就是这种道德基础的一个例子,在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人对等级的尺度不同,比如在美国,你可以直呼妈妈的名字,在中国却不太可能这么做,但有些行为无论在哪里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比如如果有人说,只要你在今晚的综艺节目上打你的父亲一个耳光,剧组就会给你一百万元,你会做吗?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在道德上是错误的。
第五个维度是圣洁与堕落,在道德领域污秽、污染和净化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非理性的,假如你要面对一名曾经以残忍手段将一户人家灭口的罪犯,在看守的控制下,他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但是你要跟他握手,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很可能会起鸡皮疙瘩,关于圣洁和堕落的道德情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恶心感,这种感觉是在进化中形成的,因为人类作为杂食动物,特别需要分辨食物是否安全的能力,而恶心感的出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食物,应对病菌和寄生虫的威胁。圣洁和神圣感是相对恶心感而产生的,它不仅有宗教含义,也有伦理学的内涵,堕胎是否正当?安乐死该不该合法化?干细胞或克隆人研究是否道德?这些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他们都会激起道德情感。
第六个维度是自由与压迫,个体想要获得支配地位是一种天性,只有对压迫行为敏感,个体才能尽量保全属于自己的资源,而这样的个体才更容易存活,并将反抗压迫的基因传递下去,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确会认可某名首领,但如果他出现的压迫他人的倾向,人们也会通过语言和武力来罢免甚至处决首领,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一项优秀的传统一一反抗暴政。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头的三个例子,你会发现他们或多或少挑战了这六种道德情感,去掉宠物狗挑战了关爱与伤害基础,哪怕狗已经死了,吃狗的人没有伤害狗,大多数人也会想,你怎么舍得吃掉你养出感情的那么可爱的动物呢?很多人成为素食者,正是因为他们关爱与伤害的道德情感非常强烈。同理,你会发现用国旗当抹布挑战了权威与颠覆基础。约定吃人的德国男子挑战的圣洁与堕落基础,给了我们不对劲甚至恶心的感觉。
道德的第三原则:道德有凝聚力,同时也是盲目的。
在对人类进化的研究中一个主流观点,就是人类是自私的,自私深藏在人类基因里,我们行动的根本目标就是最大化自己能占有的资源,尽量延续自己的基因。海特认为,这种表述是片面的,很多例子证明人类也有群体属性,我们会加入各种组织,在与其他人的合作中获得乐趣,而不仅仅是利益,我们不光谋求个体的利益,还会齐心协力为群体谋求利益。那么,这种群体属性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更善于合作的群体在竞争中战胜了不能合作的群体吗?认为有些群体在群体的竞争中胜出的理论就是群体选择理论。40年前,美国社会兴起一股个人主义风潮,一些主流学者认为,很多看似群体选择的现象,其实只是个体战胜了群体中的其他人。他们认为只存在个体层面上的选择,不存在群体选择,海特决定为群体选择平凡,他提出了四点理由:
第一、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经历过从自私的个体到团结的群体的重大转变,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事实。
第二、人类是灵长类中唯一有意愿共享信息的动物,也就是说只有人类能真正的合作,虽然黑猩猩偶尔也会合作,但他们在合作中仍然在等待独吞猎物的机会,信息共享是人类制定规则传授知识的基础。
第三、基因和文化的进化过程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在群体中那些合作的、温和的个体更容易获得资源并生存下去,自行开启了一种被称为自我驯化的过程。在部落文化的发展中,部落成员变得更善于合作更无私,这就为群体间的竞争乃至战争做好准备。
第四、物种进化速度其实非常快,因为前苏联科学家曾经尝试驯化狐狸,你猜他的团队用了多长时间把养不熟的狐狸进化成了乖巧的宠物呢?只需要30年。
海特表示,进化是在个体和群体等多个层面上发生的,这个体层面上我们像黑猩猩一样竞争,在群体层面上,我们像蜜蜂一样合作,共同与其他群体竞争,这种竞争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本质上群体比拼的是谁能更高效地把资源传递给后代。他认为,人类在90%的情况下,是黑猩猩注重个体超过群体,但在10%的情况下会变成蜜蜂,为了群体携手合作。促使我们变成蜜蜂的契机就是蜂巢开关,蜂巢有很多种开关,有时你一个人站在旷野的星空下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广阔,这事就打开了开关,如果你参加过派对,在酒精和音乐的作用下和身边的人一起忘我起舞,你会明白这也是一种开关,打开开关后也会追求一种群体归属感和在群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你可能去落后地区做志愿者,加入某个社会团体对某些社会事业奔走,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蜂巢开关。比如在建立更加团结高效的企业文化的时候,海特提出了三种方法:
第一、更加关注相似性,而不是多样性,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谈吐衣着等方面与自己接近的人更有好感,所以如果你是个领导者,与其关注员工们的不同,不如经常暗示你们的共同点。比如相近的喜好,类似的目标和同一种价值观。
第二、利用同步性,你如果看过英式橄榄球比赛,应该记得有些国家比如新西兰队员会在赛前跳一种气势磅礴的战舞,这个仪式除了能鼓励士气,也能通过强调同步性而让队员更好合作。有些企业会让员工做操或者跳舞,开派对有类似的效果。
第三、促进企业间良性竞争,避免个体竞争。
心理学研究显示,团队成员更容易为其他成员而不是国家军队而奉献,企业部门间的业绩比拼,企业内部运动会或其他形式的竞赛都有利于团队团结,要注意避免对一些稀缺资源发起竞争。比如总额固定的奖金,那样反而会损伤团队性,每个人看重的道德情感都不一样,我们的群体属性会让我们跟与我们共享道德情感的人走到一起,从而形成宗教和政党。之所以说道德是盲目的,是因为道德情感在前,道德推理在后,我们经常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看重的道德情感,甚至无法理解我们的分歧不是出在推理上,而是出在对道德的感性认识上,而且道德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法西斯社会有其成员高度认可的道德,但他们甘愿为其献身的道德基础,在外界看来却是反人类的,因此人类的群体属性可以带我们走向任何方向。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在TED上看过乔纳森•海特的演讲,之后再看了他演讲中提到《象与骑象人》延续的才开始关注他的每一本书。这本《正义之心》是《象与骑象人》增强版,小编觉得作者这本目前最新的作品有对骑象人清晰的思想脉络延续,但是与骑象人不同的是作者写作该书很清楚的目的之一就是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政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政治诉求。作者是坚定的自由主义立场,但是他最后也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兴盛的国家需要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只要这样,国家和政治才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进步。深以为这是来自一位有强大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在政治立场上一个令人鼓舞的态度。纵观作者乔纳森的这本《正义之心》,感觉有些观点与以前看的认知行为心理学书籍的不同之处很多。看到书的目录和简介就觉得有点意思,没想到越到后面越是发人深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会在每一部分以及书的结尾为前面的内容做总结。看到这里亲会不会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啊!这本书的叙事方法和手段咋这样眼熟呢?对了,亲猜的一点不错,就是中国著名的知识付费平台一一得到APP的子栏目《每天听本书》音频稿及文字稿正是抄袭这本书的形式出来的。那可能有人会问了:你怎么知道不是本书作者抄袭得到APP的子栏目呢?这亲您就问到重点上了!得到APP创立于2015年12月,创始人是著名的说书人罗胖子,也就是前央视早年投机下海经商的记者罗振宇。而本书的作者乔纳森•海特(参照文后的本书中文版权页)出版本书日期为2014年5月,英文版应该出版日期更早,这,你不就明白了到底是谁抄袭谁的了么?
“正义”这个词源自古挪威语词“rettviss”和古英语词“rihtwis”,两者都表示“公正的、正直的、善的”,以上意义被带入了现代英语词汇“righteous” (正义的)和“righteousness”(正义)。不过如今它们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因为希伯来语的“tzedek”通常作此译法。“tzedek”是《希伯来圣经》(Hebrew Bible)中的常用词,经常用来描绘那些乐遵上帝意愿的人,同时也指上帝,以及上帝对人类的判断(此类判断多属苛刻却一直被视为是公正的)。人们从“righteous”的某种现代意义里捕捉到了正义和审判主义的关联, 比如词典中的这条解释:“源自对公平、公正和道德的强烈意识。”这种关联也表现在“自以为是”这一词语中,意思是“对自身的正义性深信不疑, 尤其在与他人的行为和信仰相比较时,彻底地说教且不宽容”。小编想说明的是人类对正义的执着(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自以为是)很正常。它不是阻碍人类心灵变得客观和理性的缺陷或者错误,而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大特点。正义之心使得人类在没有血缘纽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组成庞大的、相互协作的群体、部落乃至民族,人类也是唯一具备此种能力的物种。但同时正义之心又令我们的合作时刻受到道德观冲突的“诅咒”。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进化来说,群体之间某种程度上的冲突甚至有可能是必要的。我年轻时祈愿世界和平,但现在向往的则是一个将意识形态冲突维持在平衡状态的世界。问责机制防止人们中饱私囊后逃避其本应承担的责任,鲜有人再相信结果的正义可以将暴力的手段正当化,尽管这不是很浪漫的愿望,但却有可能真正的实现。
达尔文很久之前就说过,最团结合作的集体总能打败自私的个人主义者。达尔文的群体选择观,在20世纪60年代不再流行,但在超级智能时代却发现,他的观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这一变化意义非常之重大。我们不总是自私的伪君子,在特殊情境下,我们也有抛弃小我的能力,成为螺丝钉或蜂巢中的蜜蜂,也就是加入非营利组织,为公益性的集体而努力工作。这将是人的一生中最可贵的人生经历,尽管类蜂性也会让我们变得盲目和执着。人类的类蜂天性为利他主义、英雄主义、战争和种族屠杀提供了温床。人类的正义之心表面看来是蜜蜂,内里其实还是猴子。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对道德、政治和宗教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角。本书向人们展示“高级天性”使我们非常的利他,但这种利他主义只适用于自己人。宗教(可能)是为凝聚不同群体而进化出来的,它帮助各个群体创造具有共同道德要求的社会。一些科学家(“新无神论者”)提出宗教是病毒或者寄生物,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本书用全新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是保守派,有些人是自由主义者(或者渐进主义者),而有些人则成了自由意志主义者。人们结成政治同盟分享道德叙事。一旦接受了某一特定叙事,他们就会对不断变化着的道德世界视而不见。
本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理论是道德基础理论,与以往很多道德哲学家不同,海特的道德理论不以某一至高原则为核心,而是构建在多项基础之上。海特相信,离开进化论永远无法谈论道德,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群体和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感官,它们如同人类的味觉感官一样普遍,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应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威胁或机遇而发展出来的。威胁和机遇不止一种,那么据此发展出的道德基础也就不止一项,正如人的味觉感官有酸、甜、咸、苦、鲜之分。海特的6大基础首先来源于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洞见,而后又以严谨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数据作为支撑。多基的道德为我们理解道德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人类面临的一些道德困境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海特在书中就以其道德基础理论,简明而精彩地为我们理出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各自脉络。当然,道德感官的差异并不仅仅出于先天,即并不完全由进化造就。海特同意神经学家马库斯的观点,进化(基因)为人类的道德图景提供了初稿,而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这幅图景是不停地被继续涂绘着的。不同文化下人们不一致的道德偏好即由此而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东西方差异就是其中一个显例。而即便是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下,个体的情感与精神体验的差异也使得人们的道德图景呈现出千差万别。道德可由后天塑造,这是一切道德教化存在的原因。而如本文开头所述,作者提倡一种更偏直觉主义的道德和道德教育路径,这种路径对个人能力的看法更为谦恭,而且更看重能使人们所思所行更加良善的环境和社会体系。这一观点无疑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深具启发意义。
本书讨论了道德的成因以及论述我们有时候是为了支持自己的道德而寻找编造一些虚无缥缈的论据。对一直坚持在公益路上12载的小编而言是有相当广泛的现实意义。更加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与其他人争吵,为什么有些小编觉得显而易见是不好的事情有人会觉得很正常,当然也有很多其他人觉得很受伤的事情而小编却不以为意的。正如本书副标题所问,这提供给小编一个自我反思的方向。最希望自己能在出口否定他人前停顿一下想想是不是自己在处于自身喜好而妄断是非还是想满足自身的需求或者其他.......或者在生气发火前,先止住思索对方的立场来源。虽然到现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没办法做到,也就是个愿景但我愿意向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不断努力。解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和作者一样从纯粹的自由主义者向保守主义倾斜了。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占全书五分之一篇幅的参考文献,作者的专业程度与认真负责的精神可见一斑,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工匠精神和公益精神的实质展现吗?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心理学方面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第1章
天生与后天习得
道德的起源
我先讲一个小故事。读完之后请停下来思考,判断故事里的人是否做了不道德的事。
有一户人家的狗在家门口被撞死了。他们听说狗肉很香,所以就切碎了狗的尸体,煮了当晚饭。没人看到他们做这一切。
如果你和我的大多数研究对象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么你会先感到一阵恶心,不过,在判定这家人的所作所为是不道德的之前,你会迟疑。毕竟, 狗已经死了,他们并没有伤害它,是吧?而且这是他们自家的狗,他们有权 按自己的意愿处理狗的尸体,不是吗?如果我催着要你下结论,很可能你会给我一个暧昧的回答,比如“呃,我觉得这很恶心,我觉得他们应该就把狗埋了,但我不会说这不道德。”
下面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故事:
有个男人每周去超市买一只鸡。但在烹调之前,他先和这只鸡交媾, 然后再煮了吃掉。
这一次同样没有谁受到伤害,也没有别人知道,而且,我的一些研究对象还指出,和吃狗肉那家人的做法一样,这算是一种循环利用,即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但是,这一次的恶心感要强烈得多,这种举动实在是......下流。所以,这件事是否就是不道德的?如果你是个受过教育,信仰政治 自由主义的西方人,很可能你仍会给出一个暧昧的回答,承认这男人有权 做他想做的事,只要他不伤害任何人。
但是,如果不是信仰自由主义或自由意志主义的西方人,你很可能会认为人和鸡的尸体交媾后再把鸡吃掉的行为是错的,是不道德的。你和地球上的大多数人一样,认为道德是宽泛的。即便一些举动没有伤害任何人,它也是错的。道德在世界各地,甚至在同一社会中都是有差异的,明白这一简单的事实,是理解你自己的正义之心的第一步。第二步,则需要明白这么多道德是从哪里来的。
生而正义
我大学时的专业是哲学,那时,我想要找出人生的意义。在看了太多伍 迪 • 艾伦的电影后,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哲学应该有点用。但我也选了一些心理学课程,我喜欢这些课,所以就继续修了下去。1987 年,我被 录取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我大概的计划是做有关幽默心理学的试验,我觉得整天徜徉在喜剧海洋里搞研究应该很有趣。
到费城一周后,我和乔纳森•拜伦(Jonathan Baron),一位研究人类如何思考以及做决策的教授坐下来谈了一次。我以(仅有的)一点哲学背景和他探讨伦理学,两人相谈甚欢。拜伦直截了当地问我:“道德思考与其他类型的思考有什么区别吗?”我说,之所以有关道德问题的思考(比如“为什 么堕胎是错的”)似乎和对其他问题的思考不一样(比如“晚上去哪儿吃晚 饭”),是因为前者需要提供理由来向他人证明你的道德判断是正当的,这一需求比后者强烈得多。拜伦对我的看法很感兴趣,我们在实验室里谈到了一些将道德思考和其他类型的思考进行比较的方式。这次谈话给了我一些鼓励, 第二天我就请他做我的导师,开始研究道德心理学。
在 1987 年,道德心理学属于发展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者们关注儿童如何发展出对规则的认识,尤其是对公平原则的认识这一类问题。这个研究背后的大问题是:“儿童起初是如何知道对错的?道德起源于何处?”
对此有两个明显的答案:先天具备或后天养成。如果你选择先天,那么你就是个先天论者(nativist)。你认为道德知识先天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它是预载的,预载在人类由神所塑造的心灵中(如《圣经》所言),或者在 我们进化出来的道德情感中(如达尔文所言)。
但是,如果你认为道德知识是后天养成的,那么你就是个经验主义者 (empiricist)。你认为“孩子生下来几乎是一块白板”,如约翰•洛克(John
Locke)所言。既然道德随地域和时代而变化,那它怎么会是天生的呢? 无论成年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都是在童年时从自身的经历中学到的,其中包括大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经验主义的意思是“从观察或从经验中得来”。)
然而,这道选择题本身就是错的。1987 年,道德心理学几乎全部聚焦 于第三种答案,即理性主义(rationalism),它认为是孩子们自己认识到了道德。史上最伟大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最初是一名动物 学家,在老家瑞士研究软体动物和昆虫起家。他痴迷于动物蜕变所经历的 阶段,比如由毛毛虫变成蝴蝶。后来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儿童身上,他把对发展阶段的兴趣带了过去。皮亚杰想知道能力有限的儿童(不起眼的毛毛 虫)是怎样生发出极其复杂精微的成年人思维的(意识的斑斓彩蝶)。
皮亚杰聚焦于孩子所犯的各类错误上。比如,他会将水倒入两个一模一 样的玻璃杯里,让孩子们告诉他杯子里是否装了一样多的水。接着他会将其 中的一杯水倒入一个高而细的杯子里,让孩子们比较这杯水和另一杯没动过 的水。不满 6 岁或 7 岁的孩子通常会说高而细的杯子装了更多的水,因为水 面更高。他们不知道水被倒来倒去的时候总体积不变。他也发现,大人向孩 子解释体积守恒是徒劳无功的。孩子没到一定年龄(一定的认知阶段)、头脑还没准备好时,是不可能懂这些道理的。而一旦他们准备好了,只需要玩 一玩装水的杯子,他们就能够自己明白了。
换句话说,对体积守恒的理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向大人学来的。这是 孩子自己明白的,条件是要他们的头脑准备好了,并且有了适当的体验。
皮亚杰将这一认知发展方式也应用到了对儿童道德思考的研究上。他趴下来和儿童们玩弹球,有时候故意装傻不守规则。儿童对他的错误作出反应, 于是就展现出了他们不断发展着的尊重规则、改变规则,以及轮流玩耍和解决纷争的能力。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成熟,这一套不断丰富着的知识也层层 推进。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道德的理解和他们对水杯的理解一样:我们不能说这 是天生的,也不能说孩子们是直接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倒不如说这是他们 和别的孩子玩耍时自我建构(self-constructed)的。游戏中轮流玩耍就像把 水在杯子里倒来倒去。无论你和 3 岁的小孩玩多少次,他们也没法理解公平 的概念,就像他们无法理解体积守恒一样。然而,一旦长到五六岁,玩游戏、争论以及合作共事将会帮助他们理解公平,这远比大人的说教有效。
这是心理理性主义(psychological rationalism)的本质:我们如毛毛虫 蜕变成蝴蝶一般地发展出了理性。如果毛毛虫吃了足够的叶子,它(最终) 会长出翅膀。如果儿童获得了足够多的关于轮流玩耍、分享和公平游戏的体 验,他(最终)会成为一个道德生物,能够运用他的理性能力解决更棘手的 问题。理性是我们的天性,良好的道德推理则是发展的终点。
(略……)
文化不同,道德的范围也不同
人类学家写到道德时,使用的语言似乎和我读到的那些心理学家们用 的完全不一样。帮助我沟通了这两个领域的先启之作是菲斯克的前任导师, 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 • 施韦德(Richard Shweder)所发表的一篇论文。施韦 德是一名心理人类学家,在印度东海岸的奥里萨邦(Orissa)居住和工作。 他发现,奥里萨人和美国人在看待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而这些差异导致了他们在道德思考上的相应差别。人类学家克利福德 • 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西方人将人类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是十 分不同寻常的,施韦德引用了他的论述:
将人看成一个有限的、独一无二的、或紧密或松散联结起来的动 机和认知的宇宙,一个动态的中心,由意识、情感、判断和行动构成 的与众不同的整体,与其他整体相对,与其社会和自然背景相对。这一观念尽管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可撼动的,但在世界其他各种文化中, 它其实是十分罕见的。
对于为何不同文化中自我观念的差异如此之大,施韦德为此提供了一个 简单的解释:所有社会都必须解决组织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 怎样平衡个体和群体的需求。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两大路径:大多数社会选择了社会中心主义的答案,将群体和组织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将个人需求 放在第二位。相比之下,个人主义的回答将个人放在中心,而社会是为个人服务的。社会中心主义的答案支配了多数的古代社会,但在启蒙运动时期,个人主义的答案逐渐成为其强劲对手。20 世纪,随着个人权利的迅速拓展, 消费文化的传播,以及西方世界对极端社会中心主义的法西斯所犯罪行的恐 惧(在这个意义上,拥有强有力的社会安全网络的欧洲国家并不属于社会中心主义。它们只是在个体遭遇社会动荡时做了很好的庇护工作),个人主义 的答案极大地战胜了群体主义的答案。
施韦德认为,科尔伯格和图列尔的理论是由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制造的,也是为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准备的。他怀疑这些理论能否适用于奥里萨。在奥里萨,道德以社会为中心,个人之间相互依赖,道德准则(用以禁 止伤害)和社会惯例(用以规范行为,与伤害不直接相关)之间没有明确的 界限。为了验证他的想法,他和两名同伴准备好 39 个很短的故事,故事里 讲到有人做了某件无论在美国或是奥里萨都算违背规则的事情。接着,研究 者就这些故事采访了居住在海德公园(芝加哥大学附近的社区)的 180 名儿 童(5~13 岁)和 60 名成年人。他们也在布巴内斯瓦尔(奥里萨的一处古 老的朝圣地)的婆罗门儿童及成年人中抽取相应人数的样本进行了采访,另外还采访了 120 名来自低种姓的人(贱民)。总计起来,这是个繁重的任务——在两个大不相同的城市中做 600 个长时间的采访。
施韦德的采访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图列尔的方法,但他所设计的故事情 节中包含了很多图列尔没有涉及的行为。正如你将在表 1— 1 上部看到的, 在一些故事中,有人很明显地伤害了别人,或不公正地对待了别人,两个国 家的受访者都谴责了这些行为,指出他们错了,这些行为不容置疑地错了, 这些行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算是错的。但在其他一些情况中,某些行为(对美国人来说)一样是明显地涉及了伤害和不公(见表中部),但印度人却不会去谴责。
作品后记
乔纳森·海特的这本新书让人眼前一亮。海特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好相处对于人类来说这么困难,为什么我们如此轻而易举地就产生分歧并坚信自己是正义的?
在他的上一本畅销书《象与骑象人》中,海特教授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验证了各种古老的幸福假设。而在本书中,海特教授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道德,从道德的社会直觉模型讲到道德基础模型,再详细阐述我们具有群体归属性的正义之心,立足于详尽的科学研究,回答了人们如何跨越宗教与政治分歧,从而互相理解这一问题。
在这里我想推荐海特教授在TED大会上所做的两次演讲,第一次在2008年,题目为《自由和保守主义的本质》,其中涉及的5种道德基础在随后被海特教授继续完善,形成本书第二部分中所讲的6基道德模型,其中讲到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分歧,在本书第三部分第12章作了详细阐述;第二次在2012年,题目为《宗教信仰、进化论以及自我超越的狂喜》,而这次演讲基本可看作对本书第三部分第9—11章的提炼与总结。
我们的确具有群体归属性,在人生中我们也会遇到无数开启蜂巢开关的契机,但要注意,我们的正义之心具有盲目性,它带来的只是狭隘的利他主义。不管是宗教还是政治,我们在高级天性的驱使下形成团体,但也因这种盲目的高级天性对其他团体的善意视而不见。宗教只是人类暴行所使用的工具,并非其根源;政治对手只是在道德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偏重,并非一群愚蠢之徒。我们,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伪善之人罢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理解了道德的直觉性,我们才有耐心好好倾听他人的观点;只有明白道德有6种基础,我们才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人追求不同价值的原因;只有意识到道德是外在规范与自我心理机制在共同抑制利己主义,我们期盼的合作型社会才成为可能。
本书的翻译难免有错漏之处,请各位不吝指出,我们自会感激不尽。最后,感谢李媛与姚曦智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牛泽与王煜洲的鼓励与帮助。
胡晓旭
2013年12月21日
作品目录
赞誉
中文版序 当我们谈论道德时我们说些什么
序 言 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
第一部分 道德心理学第一原则 直觉在先, 策略性推理在后
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 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骑象人的工作就是服务大象。骑象人是有意识的论证、 推理,而大象就是自发的精神过程, 它发生在我们的意识之外, 却实际操控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当我们跌跌撞撞地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关联时, 两者往往意见相左。
第1章 天生与后天习得 道德的起源
生而正义
别设定框框, 让道德自由发展
图列尔的“yes”或“no”测试
超越理性主义的道德
文化不同, 道德的范围也不同
“恶心”和“不敬”关乎道德吗
道德推理源于情感因素
小结 道德并非推理得来
第2章 直觉之狗和理性之尾 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
道德直觉来源于进化
情感是道德的基础
人们的道德判断是凭直觉快速做出的
“眼中认出”与“脑中推理”
象与骑象人
改变道德观念,要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
小结 没有了心灵, 理性也失去动力
第3章 大象的力量 道德认知的6大发现
发现1:大脑的评判迅捷而持久
发现2:社会和政治判断尤为发自直觉
发现3:我们的身体引导着判断
发现4:精神变态者推理而不感觉
发现5:婴儿感觉而不推理
发现6:情感反应适时出现在大脑中的适当之地
大象有时也会听从理性
小结 我们的内心更像律师而不是科学家
第4章 追求选票的政客 格劳孔的5大实验结论
我们都是直觉式政客?
结论1:我们痴迷于选票
结论2:我们内心的新闻秘书自动辩解一切
结论3:我们以为自己是诚实的
结论4:推理(和谷歌)能带你去任何向往之处
结论5:我们可以相信支持己方的任何东西
理性主义的妄想
小结 走上直觉主义的道德路径
第二部分 道德心理学第二原则 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
正义之心就像能感受6种味道的舌头。西方世俗道德就像仅能激发一两种味觉的菜系,它要么关注伤害或者受苦, 要么在意公平以及不公——但是人们还有很多强烈的道德直觉,比如那些与自 由、忠诚、权威和圣洁相关的。这6种味觉从何而来?它们又是怎样成为世界上那么多道德风味的基础的呢?
第5章 超越怪异 道德疆域的多样性
“怪异”人群与“非怪异”人群的分歧
3种道德伦理
我是怎样成为多元主义者的?跨出矩阵
小结 真理不止一个?
第6章 走出真滋味餐厅正义之心的萌芽
道德科学的诞生
道德哲学家的认知光谱
边沁和功利主义烧烤
康德和义务论晚餐
摒弃单一感官的道德
拓宽品味
道德基础理论
小结 道德风味并不单一
第7章 自由和保守主义的本质 5大道德基础
先于经验的组织
道德基础1:关爱∕伤害
道德基础2:公平∕欺骗
道德基础3:忠诚∕背叛
道德基础4:权威∕颠覆 道德基础5:圣洁∕堕落
小结 多基的道德
第8章 与大象直接对话保守主义的优势
衡量德行
是什么促使人们投票给共和党
我遗漏了什么
第6种味道:自由∕压迫基础
在对称性意义上的公平3对6
小结 激活每种味觉感官
第三部分 道德心理学第三原则 道德凝聚人心, 但具有盲目性
人类在90%的意义上是黑猩猩, 10%是蜜蜂。人性源起于两种同时进行的自然选择和竞争。在每一个群体中, 个体之间都存在竞争, 我们是擅长个体竞争的灵长类动物的子孙。这造成了人类天性中丑陋的一面。我们实在是自私的伪君子, 娴熟于伪善地作秀,甚至达到了自我欺骗的程度。
第9章 我们自私,我们也无私 支持群体选择的证据
还群体选择一个清白
获胜的部落 一群跑得快的鹿
证据1:进化的重大转变
证据2:共享意向性
证据3:基因和文化的共同进化
证据4:快速的进化
战争不是全部
人类有着双重天性
第10章 蜂巢开关 投入群体的能力
集体欢腾
开启蜂巢开关的多种方式
蜂巢开关的生物学基础
工作中的蜂巢组织
政治性蜂巢
群体归属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快乐
第11章 善之力, 还是恶之源 对宗教的误解
孤独的信徒
新无神论的解释:副产品与寄生物
更好的解释:副产品与文化群体选择
涂尔干式解释:副产品与五月柱
归属感而非信仰
黑猩猩、蜜蜂与神
道德终版的定义
宗教是一项团队运动
第12章 我们不能反对得更有建设性吗 政治的分歧
意识形态的起源:从基因到道德阵营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宏大叙事
左派的盲点:道德资本
一阴两阳
阴:自由主义的智慧
阳一:自由意志主义的智慧
阳二:社会保守主义的智慧
向公民政治进军
小结 一个兴盛的国家需要自由主义者、保守派和自由意志主义者
结语 开启人类天性与历史的旅程
致谢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