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的意义
今天,是我辞职的第60天,已然分不清哪一天是假期,哪一天是工作,60天没有单位,没有同事,没有稳定收入,同时要在父母面前假装没事的样子,60天,我个人总收入是1500元,
1500并不高,甚至不敌我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几分之一。相较于支出来说,必然也是“财政赤字”。但,这大概就是一个没什么准备,裸辞状态下的人。所能达到的真实水平吧。
对于一个上了2年班的人来说,连续3个月,不用早起赶地铁,也没办法在月底收到银行的工资到账短信。——这真的很可怕,一种打破稳定的可怕,一种心理和思维方式重建的忐忑升级。
焦虑期比蜜月期提前到来,辞职后的第一个月,我就迅速进入焦虑期。
焦虑的来源,是钱。
让我陷入了焦虑和窘迫的深渊。
是的,在辞职的第一月,我就不得不反思“这件事情是不是太冲动了”。以为做好了万全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却在第一天就被意外彻底打趴下。比起金钱带来的实际焦虑,最令人沮丧的是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现在想想,这就是辞职后的常态吧。——意外即常态,自由即代价。
一直兢兢业业上班,现在每天睡到10点,起来给自己做个早午饭,穿着睡衣晃荡着收拾屋子,然后下午安安静静地看一场电影。有时候去请部队朋友吃个、逛个街,或者读一本书,窝在电影院。
真正辞掉工作,完全没有kpi的压力,没有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需求,更不用在大姨妈的日子强忍着上班。整个人的精神突然松懈下来,有大把的时间去思考、复盘和自我审视。12月的主题就是:去旅游度假 1月的主题就是:订婚,在西安买房
2月的主题就是:带妈妈弟弟旅游。3月的主题是:上班,在这个月收入1500的地方,让我恨不得回家睡觉,意外的是,离开原来的工作之后,才发现工作带给你的通天技能,让你去到更远的地方。那时候嫌经常出差太辛苦赶大晚上和大早上的飞机赶到吐,行李箱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是现在想想,这何尝不是公司给你的投资呢,现在只能过三点一线的生活突然觉得乏味的时候才想到了以前空中飞人的好,人总是这么矛盾。
比如:课件文档编辑经验,让我对写作和文案有专业的认知体系;
比如:出差培训的历练,让我的逻辑思维强大到可以触类旁通地思考很多事情。
比如:在工作
天无绝人之路——是时候把这句老古董请出来了。学了十几年的钢琴,现在在做钢琴老师也是好的,只是当初没有想过靠这个谋生,现在显然以前所学的专业在这个地方用不上了,当钢琴老师算不算吃老本?应该算吧,只是有种古代卖艺的感觉,只是想到以前100块钱一节课学了十几年的钢琴现在给别人几十块钱一节课教授,在裸辞两个月后在艺术学校工作了一个月后又选择裸辞,恩,我现在决定自己做家教了,晚上出去带带课给部队的乐队讲讲课,够自己的基本花销了,白天去对面的高校图书馆看书充电,下午练车练钢琴,这样时间属于自己管理的生活也会让我感到充实,在济源的这一年就当沉淀积累了何尝不好?有时候很怀念上海那种生活节奏和圈子,虽然明知以上海的房价根本没法立足,但是至少让我开拓了眼界,有时候我在想我的人生是在走下坡路吗?也许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和自己爱的人一起生活,学习,看电影,偶尔下下厨,出去健健身,练钢琴提高自己的琴技,每天发现自己新的可能性这并不算一种滑坡的行为,我想起了爱人战友给我说的那句,你要享受生活,有时候以前在企业你所谓的充实感只是你觉得,因为你的生活被填得很满。我在开始反思,这趟裸辞体验下来,我开始认真地花每一分钱,因为赚钱真的不容易;
我开始去到这个城市不同的角落,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4点,真实地感受文化宫和学校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有一种回到大学时代的感觉,
我开始淡出群体,更少关注外界的评判,更多地关注自己,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哪些事情让我发自内心愉悦。
我更加感恩和怀念职场,感谢严苛的老板,优秀的同事,以及从未懈怠的自己。
自由职业只是换一种工作状态而已,只要是工作,都需要调用所有经验和技能,全力以赴去做一些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爱人一起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去沉淀学习并规划筹备未来对我们都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带着父母亲人去旅游他们没去过的地方,比如四大佛山,比如三亚,新疆……
而过往工作中,曾经应付了事的那些方面,也会成为你最大的能力短板。
不知道别人的裸辞生活是怎样,我对自己的这段经历,特别感恩。
它让我系统地审视和回顾,自己过往的2年。那些一点点积累的能力,那些曾经偷懒没有学精的技能,那些优点和缺点,都更加明确。尤其是去做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它就像一面镜子,帮你更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