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在巴蜀》
2023-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龙_隆
饶胜文先生的著作,《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堕》读罢,一本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著作,既有专业性质的研究深度,亦有我等普罗大众的阅读趣味。
书中,作者对正统、大义的研究,可谓深入。俗语云:你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些人;你也可以在一些时间,欺骗所有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古语云:诈无以立身。这里,说的是人际交往,而对于国家而言,诈可得一时,却不可赢一世,毕竟站在道义高度,才是万世根本。
强秦虽得天下,而山东士人不服,鲁仲连宁可跳海,也绝不帝秦;楚霸王武力,试问谁与争锋?!可杀义帝、残暴屠戮,刘邦一呼百应,天下共讨,最终落了个众叛亲离,自刎乌江……大义一事,虽仿佛虚无缥缈,但终会落于实处。当然,聊这些,好像有些脱离了本书。
盟友吴称之为“蜀”;敌手魏称之为”巴蜀”的偏安一隅政权,却坚定的自称为“汉”,高举大义之旗,虽进而不得,亦歌而向前,此其所以能坚持数载;而丞相逝去,返身经营一隅,孰知此其所以走向败亡也。诸葛丞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高举旗帜,数出陇西,以聚人心,然心可聚,力却不逮,徒之奈何,“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终为一纸空文;姜维欲继丞相遗志,可又无丞相专擅之权,跳梁小丑,作祟频频,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虽有忠肝义胆,也是有心无力,最后唯剩以身许国……
道统与邪魅,忠诚与伪诈,大义与小利,何为对,又何为错?!似无定论,权且借书中一段话,以抒胸中之气:
“诸葛亮生死以之地致力于北伐,力挽汉室天命;而在对汉室跨越千年的频频回望里,他勉力北伐的身影,最终投映成了对政治道统和文化命脉坚贞守护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