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落入年金险的陷阱!
年金險其實就是我們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的保費,到了約定的年限,再從保險公司按年領錢的一種保險產品。通常,我們聽到的教育金、養老金等,都可稱為是年金險。
簡單來說,年金險一部分是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就是浮動收益,浮動收益里包含分紅或者是萬能,有的則分紅和萬能都有。
按照收益的不同形式,可以分為三類:
傳統型=固定收益
分紅型=固定收益+分紅
萬能型=固定收益+萬能賬戶
我們所交的保費,在扣除保障成本和營業費用之後,保險公司會把剩餘的資金用於投資。
分紅型的年金險,投資盈利的錢就作為分紅,分給大家。
而萬能型則將投資的部分投到万能账户中,由万能账户进行累计生息。
聽起來構成還是挺簡單的,但為什麼這麼多人踩坑了呢?
大多踩坑的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買年金險的動機就是錯誤的。
很多人買年金險的出發動機是:買了這款年金險,將來可得多少的收益。但實际上,如果你抱着这种心态买年金险,很有可能要失望。
受銀保監會監管因素的影響,年金險的收益一般都不高。目前市面上大多年金險收益率在3%左右。這裡不得不提一款表現不錯的年金險,收益率在4%左右,之前保哥也寫過測評:活多久,領多久,可以相伴一生的養老保險。
如果想要追求回報,有很多投資方式都要比保險的投資回報率高。
買年金險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鎖住賺到手的錢,在關鍵時刻可以為我們所用。通常我們買的年金險,它的優點並不在於收益,而是安全、專屬、長期性。
年金險是個長期規劃的過程,只有經過多年的復利積累,才會逐漸看到收益,可能是 20 年、30 年,甚至50 年。
年金險是長跑型選手,用短期獲益的想法來思考,可能就陷入了文前所稱的坑。
因此年金險跟保障險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年金險繳費年限應該尽量缩短,这样可以尽早计入利息,实现复利增长。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建議優先配置好保障險(重疾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再考慮配置年金險。因為我們最需要的還是自身的保障,如果保障沒有做好,再多的收益也是枉然。
二、挑选年金险,看哪些核心指标?
1.這個坑不要踩
儘管國家有明確規定,帶分紅的保險產品,為消費者演示分紅收益時,要按照低、中、高三檔收益水平來演示,而有些銷售只拿最高檔的收益情況來演示。
这也是為什麼分紅險一直是銷售誤導的重災區。
所以,如果銷售人員只告訴你一檔收益,那你最好多個心眼,問下其他兩檔收益分別為多少了,尤其是中檔收益,因為一般我們以中檔收益為有價值的參考標準。
2.預定利率、保底利率弄清楚
購買年金險,一定要瞭解的是預定利率這個指標。它是保險公司承諾的分給我們的收益,預定的利率越高,拿到的钱越多。
但受银保监会的限制,不分红的年金险预定利率不能超过4.025%。
我們上面說,萬能賬戶是年金險的重要組成。
萬能賬戶有一個保底利率,保底利率就是無論將來經濟如何變動,將來可以拿到的錢都不低於這個收益。
所以,保底利率越高,對於大家來說是越有利的。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万能账户的收益率并非是固定的,很多代理人在銷售過程中,常說某些年金險的萬能賬戶收益很高,很有可能只是在某個單位時間段內的,並不能保證任何時間段都能達到這個高收益。
3.這個指標要瞭解
衡量年金險收益的重要指標是IRR(內部收益率),是產品精算衡量儲蓄保險收益率的重要標準,可以理解為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淨現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其實這個內部收益率是一個宏觀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是收益能承受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的能力。
比如,內部收益率算出來的是4%,表示這個產品每年能承受貨幣最大贬值为4%。
一般IRR不低於3%,才能勉強算得上是一款合格的產品。
三、還有哪些要注意?
最後,還有三個要點要提醒大家。
一是要瞭解退保規則。
一般,年金險前期繳納的費用較大,且收益到很多年後才能顯現。很多人等不到可以拿回收益的時間,就決定退保,結果損失慘重。
所以,想要买年金险的同学,一定要了解这种保险的特质,避免出现“交六万,返五万“的情况。
二是,年金险买到后不要抛之脑后。
年金险买了之后,有时间一定看一下保障是什么,千万不要到领取的时候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
三是,买年金险不要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如果年交保费已经超过了家庭年收入的20%,或者保费额度已经≥保费预算的150%,说明这份保险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那么你就要谨慎考虑了。
我们买保险,本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没道理买了一份保险,反而让自己更紧张了。万一到时候经济压力太大续不上费,反而会有经济损失。
所以大家可以参照上面方法,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