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姻只剩下搭伙过日子,还要坚持吗?
近日闺蜜群里,婷无意中说了一句:
“我老公?就是个养娃搭子。”
这句话一出来,闺蜜Mandy立刻震惊了,
“你居然这样称呼自己的老公?”
第三个闺蜜珊珊倒是笑了:
“我觉得很贴切啊,我以前叫他‘队友’,但队友要有协作精神,可他没有。养娃搭子这词刚好。”
养娃搭子,听起来像是共担责任,却没有共同生活的温度。
钱是两个人一起出的,但孩子的养育责任却压在一个人身上。
这还算是婚姻吗?

01 越来越多的婚姻在“搭伙”化
在社交平台上,#搭伙婚姻# 的话题点击量高达数千万。
不少已婚女性直言:
“我像单亲妈妈,只是他帮忙出点钱。”
“结婚是两个人,带孩子却是我一个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婚姻模式?
从婷的回答里,或许能找到一些无奈:
“有能力的话,谁还想带着个大儿子?可我带娃没法上班,他起码能给点生活费。”

02 婚姻中的“孤独育儿”有多普遍?
根据《中国婚姻质量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有超过58%的女性觉得,婚后伴侣的参与度显著下降。
超过40%的全职妈妈表示,在育儿期间感受到“单打独斗”。
其中,缺少丈夫情感陪伴的家庭,更容易陷入婚姻冷漠期,离婚率也随之上升。
另一项关于家庭分工的研究表明:
当男性不参与家务和育儿时,女性的幸福感指数会下降40%以上。
这种长期不平衡的状态,会让婚姻关系变成“经济伙伴关系”而非亲密关系。
03 婚姻为何会退化成搭伙?
(1)角色固化。很多家庭还停留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女人辞职带娃,男人默认挣钱养家就够了。久而久之,女人失去自我价值感,男人也失去情感链接。
(2)情感经营缺失。婚姻不是一劳永逸的合同,而是一段需要日常维护的关系。如果双方长期不交流、不分享生活,感情就像手机欠费一样,慢慢失联。
(3)女人的无力感。很多女性明明意识到“不公平”,却因为经济、孩子、家庭束缚而选择忍耐。

04 如何打破“搭伙婚姻”?
1. 重建沟通,而不是“指责模式”
沟通时避免用“你从不帮我”这种负面标签,
换成“如果你能陪孩子10分钟,我会轻松很多”这种可执行的需求表达。
2. 让男人“可参与”
有时男人不是不愿意,而是“不会带娃”。
试着让他参与一些具体的“小任务”:比如给孩子洗澡、讲睡前故事。
3. 提升自我价值感
就算短期无法工作,也要有自己的“独立小空间”,
无论是学习、写作还是副业,能让你有不完全依附婚姻的力量感。
4. 给婚姻一份“年度检修”
像维护房子一样,每年和伴侣聊一次“婚姻状态”。
问问彼此:我们还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吗?能不能更好?

05 婚姻不是单向消耗的关系,而是双方的共同成长
如果婚姻只剩下搭伙过日子,那只是活在最低配的亲密关系里。
婚姻的意义,不是凑合,而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婚姻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