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2017-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冰蓝兮儿

不喜欢文化被当做商品甚至产业来做。多数要自己掏钱旅游的普通百姓都是要捂紧口袋的。但是经济大潮不可避免地席卷过原始纯净。不可否认商品化经济将福音带至这样原本古老贫穷的地区。所以这一路,你只有带着接受去观景。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没有可以一睹玉龙雪山的雪景。一是因为乘坐小索只能到达云杉坪,雪线以下很多米的半山腰。二是天气不够好,视线不通透。站在围绕草甸的栈道上,甚至没有心情拍照。背景的玉龙雪山迷迷蒙蒙,除了高大,看不出任何与众不同。甚至比不得沿途大巴上远观的群山。没有绕走栈道,选择中途折返。

看见有大量的许愿牌挂满廊道。远远看过去仿佛一艘梦想的舟船,停泊在一望无垠的绿海此岸。走近细看,每一块都精致非常。打磨光滑的板,形状各异,露着原木本真色彩,被做成风铃的形状,上端红绳缠绕,末端挂下珠子。更有许多挂在一根粗壮木柱作为支撑的架子上,形似船帆。木柱雕刻纳西族古老的图案,有东巴象形文字环绕,色彩质朴,犹如宗教。每一块许愿牌都被写满祝福。大都关于爱情。

云杉坪是纳西族的“殉情第三国”。所有爱情放在这里,都有永恒定义。世间男女相信爱情。把祝福写满牌匾,让玉龙雪山见证,或许能化为传奇。心有所梦是本真,心有所寄是幸福。在这里流连,心中对爱有憧憬。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再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蓝月谷。环保车上行时已经被之吸引。那样透彻的冰蓝,在导游眼里不算最靓色彩。传说中更为湛蓝悠远。湖水中含有大量铜质矿物的缘故,在被工业污染严重的家乡不能见到。湖水被坝截成若干,一层层往下游流淌。半月形区域,不知人为打造还是自然形成。截面有薄薄苔痕,水流经小小层叠状台阶,形成微小瀑布状,那里有大量游人骑在壮硕牦牛身上拍照。牦牛把人驮到湖中央,站在天水之间供人拍照。清澈水流从它们四肢间流过,激起细小白纹水花。衬在蓝底湖水中,煞是好看。忍不住去接近这水。找到无人的浅滩,站在被水打磨光滑的石块上拍照。撩起水花,感觉冰凉入肌。山里的水常年恒温,保持在四度左右。不经人世的留存,永远最接近真实。

远处山隐没在云间。近处人欢愉在水边。青蓝白皙,属于自然的和谐统一。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仍值得一提的是东巴象形文字。在东巴谷,这些细碎不成体系的象征体随处可见。虽然景点后期打造痕迹明显,但是异族文化的基本形态没有流失。接近图画的文字盘亘于谷间粗糙墙面,硕大如斗。人类智慧聪颖的造字术经后世流传,冥冥间契合“轮回”。图像系于人活动本身,经过精简提炼成象形文字,再用于记录人自身言行。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短暂迷失在古老抽象里,猜测起每个字的含义。

旅游,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三) 更为虔诚在转经洞边。手拂过转经筒带动顺时针旋转,心念六字真言。没有祈祷幸福,因为远离“轮回”本就是转经筒旋转含义。只是谁知道轮回必定是苦,也许苍生回转扮演,只是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更有人造景点显示人类懵懂时期的结绳记事。原始的记录方式在每一个结端闪烁智慧根源。人从摆脱四肢直立行走起告别动物本源,从结绳记事起证明思想进化。记事,本就是人为自身存在留存证据的手段。代表他不愿意随时间洪流湮灭,代表强烈的存在感。这是意识形态的巨大突破。这样方式存在蛮荒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没有文字,保持意识冲击的最为原始状态,激烈持久,让人震撼。猜测徘徊在欲行蜕变的节点,怀有苍茫的感念,化作简单动作。纯粹得无以复加。生命膜拜原始,行动崇尚激烈。我在旅途中找到行动的趣味,类似于寻找根基的心灵。

虽然根不在这里,但是文化的传承莫不是遵循固有轨迹。她显现从古到今的艰难进化历程。把自己置于迷失,再寻求回归的冲动,在血管里脉脉流淌。喜欢在时空交错里颠行。去触摸,去感受,自己作为当下存在的合理性。在历史中多方流落的文化里,我们认同并且包容,转化成血液里某种养分,去滋养灵魂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