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界面交互1 - 最好的界面就是没有界面
我们先来分享一组数据
眩晕、头痛、视物模糊、眼腊灼热、颈肩痛、眼部干涩、畏光一一这些症状都是盯着令人上瘾的应用软件界面看时眨眼次数降低所导致的。更可怕的是,这会导致近视的增加一一全球的近视人数自1970年迅速增加,如今有90%的亚洲儿童都受其影响。也许有人认为户外活动会有助于视力恢复,但…你是否手机翻墙在户外抓过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Go”游戏的流行)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有太多的APP了,App Store平台上的应用数量今年将超过300万个。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狂热地迷恋上了眼前时尚漂亮的应用软件?
也许这份狂热出自2009 年的一则蛊惑人心的广告浯“iPhone的强大之处在于,就算你想查询山上积雪的情况,也会有应软件来帮助你。"
据美国国家雪橇和滑雪板零售商协会报道只有2.6%的美国人会参加真正的高山滑雪。或者说,在这些广告狂乱炸之前 ,人们一年只在这项运动上花费大约8天的时间。
甚至我们开始看到这样的关于APP的推荐:想要腹肌/马甲线吗?有个APP可以帮到你。
救助北极熊、给沙漠带来一片绿色?有个APP可以帮到你。
治疗脱发?有个APP可以帮到你。
变美、变美?有个APP可以帮到你。
相信我在说这些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已经有了解决对应痛点的APP。
接下来我们玩个小游戏,看下图这些专题,猜猜是什么APP的推荐?
借用书里面的一个小技巧,给你5秒钟思考,
5,
4,
3,
2,
1,
好吧你根本没有思考就拉下来了对吧!你看!这就是界面和屏幕给你带来的坏处,你放弃思考了!
什么?你说你思考了?好吧我错了,公布答案:
让我们举个例子,看看有哪些基于屏幕的思维
为了解决进入汽车时的开门问题(即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汽车钥匙),为了优化用车体验,一些汽车厂商推出了自己的APP,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宝马推出的一款APP,是这么做的。
其实,从走向汽车到打开车门,之间的步骤应越简单越好,甚至最好不应该有。
过载、混乱、困惑并不是信息的特质,而是设计的失败。
在APP的更早之前,西门子使用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这样的:当你抓住汽车的门把手(打开车门的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后,车身便会自动发送一个低频的无线电信号来检测你的车要是是否在附近,比如你的口袋里或者钱包里,如果在的话,车门自动解锁,其他什么也不做。
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钥匙锁在车里了呢?那时我们就需要这个APP了。
车身能够感应到车钥匙的位置,当钥匙落在车里时,车门不会自动上锁。避免了把车钥匙锁在车里的情况。
从数字屏幕到我们的自然行为,西门子的无钥匙进入档案,通过重新界定设计情境,为梅赛德斯奔驰创造了一个极其直观且优雅的入车方案。
延续自然的操作流程意味着你可以继续做你常做的事,不需要花费学习成本。这才是好的设计思维,尤其是围绕日常任务进行设计的时候。
这便是本书的主题:最好的界面就是没有界面。
加屏幕,做界面,变成了新的设计趋势和解决思路:
而且,中国人不介意牺牲一点个人隐私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所以国内的很多APP和智能设备在初始化时,跟你要更多的权限,获取手机号和用户信息、获取地理位置、调用摄像头和录音、获取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
所以,马爸爸比你妈妈还清楚你的喜好和资产,另一个马爸爸比你对象更熟悉的社交和情绪,雷爸爸比你更清楚你的家。
背叛用户价值的交互方式背后的商业驱动力——畸形的商业模型导致了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博弈。
当追求商业利益的目标占据上风时,平台会倾向于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获取用户、留住用户、转化用户。于是我们看到了虚假的广告、低俗的资讯、无休止的推送、粗鲁的好评请求。
这也侧面体现了为什么做工具产品或企业产品的产品经理通常更有幸福感,因为他们精准服务于付费用户,他们只需要尽一切可能交付更优秀的用户体验。例如:印象笔记,企业邮箱。
不过这种模式不容易长久,当市场上出现一款功能类似但免费的产品时,这个细分行业也讲变得不那么单纯。
免费使用产品的人,不再是产品的用户,而变成他们贩卖的资源,点击量、停留时长在商人眼中是报表和股价。
如果用户和企业之间如果能一直保持赤裸裸的单纯而美好的金钱关系那该多好。
我们鼓励以用户为中心,设计融入场景的设计方法。
如:汽车的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自动大灯、感应尾门;NFC的快捷支付、开门、通行;
设备和服务主动的交互,要知道,屏幕交互只是我们为贫乏的人机交互方式做出的妥协,而不是最佳答案。
智能设备之所以智能,并不只是因为有了强劲的处理和艳丽的屏幕,更是因为其丰富的传感器(这赋予了它们感知的能力),是因为其被深谙 UX 设计的设计者设计出一套一套符合用户生活场景和用户直觉的运作流程。
多去考虑设备主动交互,多去思考用户场景;比去揣测用户喜欢圆角矩形还是不规则图形更能提高用户体验。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