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115、三家分晋(1)
1、三家分晋
智氏被灭,赵氏已经没有能力独占晋国了。
于是,三家就只能按照约定,三分智氏的封邑,这样一来,韩、赵、魏三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也是我们认为的战国开始的年份。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赵氏所分到的土地是最为广袤的。
但是,问题在于,赵氏的土地几乎位处于北方。这些北方的土地,原来是戎狄的所居地。
都是近百年来,赵氏一步步兼并而来的,虽然土地广袤,但是无法开展大规模农业文明,也没有农业文明的基础。所以,国力没有占有绝对大的优势。
而魏氏,土地靠近晋国的立国的大部分土地,他靠近秦国,所以函谷关也在这些地方。
而且在东部一侧,还有一部分飞地,靠近中原国家,能够和中原国家交往。
所以,魏氏占领的土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而韩氏的土地最为稀少,也是三家之中势力最为弱小的一家。他处于晋国的中部地带,这些土地大多是韩起执政的时候取得的。
三家虽然分裂了,但是三家在初期战国时代,是合作的。
韩国念念不忘郑国,魏国想要和秦国一较高下。赵国就向东部发展。
而晋国公室,只占有绛都和曲沃两地,必须依附三国才能过活。
2、功成身退
赵氏取得了最多的土地,当然要论功行赏。
那么赵氏的谋臣张孟谈,当然是功劳最大的一个人。
但是赵无恤却把功劳记在另一个人的头上,
于是襄子行赏,高共为上。
这个高共是谁呢?他何德何能位居张孟谈之上呢?
高共在整个三家灭智的过程中,属于有他没他,都不耽误历史进程的人。
据说,当时水淹晋阳城,高共始终对赵无恤忠心耿耿。
当时,赵无恤说高共为上,群臣都很疑惑啊。
张孟谈也很疑惑,于是他就问赵无恤说:您封赏谁,我都没有意见。但是群臣之中,高共最没有功劳,您干嘛要封赏他啊。
赵无恤说:晋阳之战,群臣都不我以君,只有高共不失人臣之礼,对我忠心耿耿,难道不该受赏吗?
对于这件事情,后来韩非子曾经做过一番评论。
说,赵无恤晋阳之战,人臣失去人臣之礼,这正说明赵无恤赏罚不利所致。而高共毫无功劳,仅仅因为忠心,就赏赐于他,这正是说明赵无恤不懂赏赐。
但是张孟谈并没有因为此事怨恨赵氏。
他在赵国,兴起开边疆行动,大肆扩张赵氏的土地。
但是有一天,张孟谈给赵无恤递交辞呈,表示自己要离开赵氏。
赵无恤就很不解,问说:你为什么要离开呢?
张孟谈说:从前,先君赵简子(赵鞅)统治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话,说五霸能够得到天下,在于君王能够控制臣下,不使得臣下的权势超过君王。如今我的名声显赫,众人服从,理当抛弃一切,离开众人。
赵无恤说:您深受群臣爱戴,这正是说明,你的工作做得好,您为什么要走呢?
张孟谈说:君王所说的是成就功名的美好。我所说的是国家治理的方法。君臣之间,能够共患难,但是高兴过后,还能有好结果的,未之有也。正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君王能够让我离开。
赵无恤想了三天,这到底是他炒了我,还是我炒了他呢?
赵无恤突然想了一个好主意。
他派了一个人对张孟谈说:晋阳政事,假如有人不服从调令,你说该怎么办?
张孟谈说:杀之。
实际上,赵无恤话中有话,这个不服从政令之人,不就是张孟谈吗?张孟谈当然也听出来了里面的弦外之音。所以,这个杀之,实际上做好了以死威胁赵无恤的准备。
于是有一个人跟赵无恤说:左司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安定,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竭尽忠心,您就让他走吧!
赵无恤叹气说:我也拗不过他,让他走吧。
于是张孟谈辞去一切官职,回家种地。但是,他享有了美名。
但是赵无恤一旦有什么事情处理不过来,他也会去找张孟谈商量。
每一次,张孟谈也会竭尽全力为他处理。
前面我们讲了,三家分晋。那么三家分晋,就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那么战国首强是谁呢?
是魏国。
魏国称霸是令人奇怪的事情。在整个晋国历史之中,魏氏家族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角色。
可是,前面我们谈到,魏氏虽然分到的土地不算多,但是所封之地,都是原来晋国的旧地,这里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农业文明,根基深厚。并且有一块飞地是和中原国家接壤。
这种形势下,魏国崛起,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魏国在地理上的位置,处于韩之上,赵之下,处于两国的夹缝之中。
所以他向北、南都无法扩张。
因此,他的扩张方向是东西方向。而东方是赵国的扩张方向。
所以,他只能把矛头面对西边的秦国。
当时,魏驹已死,执政者是魏文侯(魏驹的孙子)。
而晋国分裂的同时,几百年来都默默无闻的秦国开始意图向东扩张。
虽然秦国一直被晋国打压,但是他也算是西方大国。而魏国国土狭小,战略纵深不够。
因此,魏文侯即位以后,就对这件事情很烦恼。
在魏文侯烦恼之际,有一个人来到他面前,并由此带了一个魏国强盛之路。
此人就是孔子的学生,子夏。
我们讲,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开始兴起。
那么此处所说的“士”和“士”是不一样的。
在西周时期,士本来是分封的最低级的贵族,他是在大夫之下,庶人之上。
但是我们所说的“士”并不是这个概念上的“士”。
而是由于春秋战国带来的阶层松动,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其一、新兴的士不一定是贵族,有些人是极其困苦的庶人。
其二、新兴的士没有土地,靠的是知识和技能去服务于各国的贵族。
其三、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可以离开主公,到另一个谋生。
其四、具备自我的独立意志。
而原来宗法制下的“士”,这些条件都是不具备的。
那么这批“士”能够兴起,却是依靠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他们开创私学,大量培养弟子。这些弟子,就形成了新兴的“士”。
由于这批士,不具备血缘关系,他们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去谋生。所以他们的思想带有本地区的文化遗存。
例如孔孟,出于鲁,故带有周礼的痕迹。但是他们的思想,不完全等同于西周的思想。而是带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最鲜明就是孔子。从表面上看,孔子是鼓吹周礼,但是孔子的思想和周礼的思想有个最大的不同在于,孔子是将道德主体化,而周礼还是道德的客体化。
白话地说,就是孔子把道德个人化。而周礼是依靠繁复的礼节去规范社会秩序。但是孔子认为,礼的核心是仁。而仁是个人的内心道德。所以求仁得仁。
而老庄,带有楚人、宋人的鬼神文化,所以他们的思想古朴而别致。特别是老子的思想,极其古朴,大量使用女性去描述自己的思想。
因此,这种由于带有自身的出身、地区等背景,形成的不同思想。这种状态,被称之为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么,子夏就是孔子培养的学生。而且是《论语》的主要编辑人。
子夏来到魏国,就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但是说是重用,实际上是存而不用。
魏文侯主要就是用他招揽各路人才。因为子夏毕竟是孔子的学生,而孔子虽然学说不受人重视,但是君王还是很尊重他的。
因此,子夏被魏文侯重用,确实各路人才云集魏国。这里面有田子方、吴起、李悝等等。
据说,魏文侯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处的时候,一定会低头致敬。这个段干木是当时道德品行可以堪为表率之人。
那么魏文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道理很简单,吸引人才。
魏文侯使用人才,绝对是不拘一格。不好听就是,他其实不在乎人才的品行如何,而是着重看重他们的能力。所以他所用之人,有法家,有儒家。
魏文侯之所以对待儒家知识分子如此礼遇,并不是因为魏文侯崇信儒家,而只是为了能够吸引人才。
有一次,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喝酒,席间有奏乐。
魏文侯说:声音有点不协调吧?
田子方笑而不语。
魏文侯就问说:你为什么笑呢?
田子方说:君王应该着重管理奏乐之人,而不是管理音乐本身。如果专注于音乐,恐怕会疏于管理乐官吧。
田子方所说,实质上并不是去说,音乐如何。而是提醒魏文侯应该如何抓主要矛盾。
中国历史上,除了治国理政,其他方面都极其完美的君王,有之。比如宋徽宗。
另外一方面,也透露出当时那个时代,整个政治变得复杂了。作为贵族已经面对纷乱的世界,无法有自我的空间。并且,从人的精力分布来说,并没有人能够样样精通。所以在战争中,战略家和战术家是不同的。
还有一次,魏文侯的太子,魏击出行。遇到田子方,他向田子方行礼。
但是田子方不理他,扬长而去。
魏击就很生气,就问田子方说:普天之下,是富贵值得骄傲,还是贫贱值得骄傲呢?
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值得骄傲。富贵者怎么敢骄傲?国君骄傲失其国,大夫骄傲失其家。而我们贫贱之人,能失去什么呢?我们无非就是穿上鞋子到他地去吧。
田子方所说当然是有道理,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智瑶。先不论,我们对于智瑶怎么评价。
但是智瑶那种骄傲的品性,当然是刺激韩魏两家的。
另一方面也表示出,当时的士阶层是很自由的。绝对没有那种愚忠的思想。
包括孔子提倡的忠,而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忠,而是和他人相处的一种原则。
魏文侯以儒家知识分子为号召,很快魏国就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人才的集中地。
而在这些人才之中,有一位是足以影响魏国,甚至是中国历史的。
他就是李悝。而李悝变法,率先展开了富国强兵之举。
那么魏国为什么要变法?
我们不能泛泛地讲富国强兵四个字,固然这四个字是他们的核心思想。
从当时的历史来说,战争的威胁才是魏国变法的主要原因。
前面我们说过,魏国的战争矛头是西边的秦国。
据《秦本纪》记载
二十四年,晋乱,杀智伯,分其国与赵、韩、魏。二十五年,智开与邑人来奔。
当时,智瑶败亡,晋国展开了屠杀智氏宗族的行动。那么有一批人就逃亡到了秦国。
可以想见,这批人自然对于韩赵魏三家是很怨恨的,所以可能这批人会鼓动秦王攻打魏国。
而魏国同样把矛头对准魏国,魏国之所以选择这种策略,实际上是有一种赌博的感觉,如果一旦攻灭了秦国,魏国自然成为当世最强的国家。正所谓,远交近攻,反正早打也是打,晚打也是打。
但是几次攻秦的战事,效果都不是太好。
所以,魏文侯认为,此时需要找寻一条新路,那么寻找这条新路的方法,就是变法。
因此,魏文侯广招人才。而且他所招揽的人才,不论出身,不管你的思想如何,就一个标准。实干。
那么担任这次变法的执行者,就是李悝。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个人,叫做李克。这是两个人,但是《史记》记载的时候,把这两个视作一个人,这个说法是错的。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
《李子》三十二篇。名悝, 相魏文侯,富国强兵。
可以说,史料之中,对于这次变法,记载极少。
据说,李悝系统整理了以往的法律条文和他的一部分法学的思想,这部著作叫做《法经》。
他的内容,分成六大部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其中很重要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盗法、一部分是贼法。
按照《晋书 刑法志》记载
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
盗,就是保护私有财产。贼,保护人身安全。
自然,这两部分是最为重要的。
此外,在《杂法》之中,又设立六禁。其中金禁,明确提出,禁止官员腐败。
那么李悝变法,他的大体内容,分成三块。
1、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一言以蔽之,叫做
作尽地力之教
仔细划分,还可以划分这么几项内容
其一、杂种法
也就是让农民,不仅仅种一种作物,而是好几种作物混种。这样一来,自然灾害来了,就不会那么脆弱。
必杂五谷,以备灾害
其二、
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
也就是李悝要求农民,不仅要深耕勤锄。而且收获的时候,如同盗贼来了一样,要抢着种植和收获。
其三、
还(环)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果树的果实)蓏(瓜类植物的果实),殖于疆埸……
就是说住宅周围要栽树种桑,菜园里要多种蔬菜,田地之间的埂子上也不能闲着,要利用空隙多种瓜果。利用每一寸空闲的土地,来扩大农副业的生产。
其四、平籴法
这个方法,继承了管仲的思想,也就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平抑物价。
当时由于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基本无力。一场灾害过后,很快就会出现粮食价格的上涨。要么物价下跌的幅度也很大。这种一来,物价的上涨下跌,跳动极大。
而商人此时会抓住时机,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差价。导致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那么政府此时就必须出面,通过政权手段,平抑物价。
而李悝变法有一个很核心的一点是,
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劝。
他基本论及的就是农民的利益,而对于商人的利益却丝毫无顾忌。
而春秋时期,虽然政府也会平抑物价,但是他们不会忽视商人的利益。如《计然书》记载
计倪曰:「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籴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故古之治邦者,本之货物,官市开而至。」
在计然的思想之中,农和商的利益是俱利的。但是李悝是典型的重农抑商的政策。
说明,从春秋转向战国的时候,社会的爆裂程度变高了。这种重农抑商政策,就为大规模战争做好了准备。
其四、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
李悝以沟洫为墟,自谓过于周公
那么承认土地私有,实际上就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上述,就是李悝变法的经济方面的改革。
第二块就是政治体制改革。
其一、实行官员任命制
当时,魏文侯问李悝说:如何治理国家。
李悝回答:论功行赏、赏罚得当。
魏文侯说:寡人赏罚得当,但是国人并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李悝说:因为国家有不劳而获的贵族。我认为,应该把他们的俸禄取消,用来招揽贤能之士。他们由于祖辈有功勋,就继承他们的待遇,生活上骄奢淫逸,正是这些人打乱了国家的运行,所以应该取消他们的俸禄。
其二、以法治国
放弃礼治,以法来治国。
那么李悝这么一番改革以后,魏国首先做到了科层制的改革,为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李悝变法,奠定了魏国富国的基础。那么吴起就缔造了魏国强兵的基础。
吴起其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极其绚烂的一生,他既是儒家、又是法家、还是兵家。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名将。
据《史记》记载,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虽然吴起是卫国人,但是他的整个前半生几乎都在鲁国度过。
吴起是一个富家子弟。在春秋时期,富贵两个词是有区分的。富指的是,这个家庭很殷实。而贵,指的是他的家族很有地位。
吴起应该属于富而不贵,他的家族应该很殷实,但是地位很低。
所以,这种情况下,吴起就有一种敢去拼搏的精神。因为富有不代表你能参与国家政治,在春秋时期,国家政治必须是贵族才能管理。
而卫国这个国家也是很有意思的国家,在战国时期,卫国所处的人才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吴起、商鞅、吕不韦。这三个人都是以布衣身份,出将入相之人。
那么从春秋向战国转化的时代,士阶层很活跃,一批布衣凭借自己的能力,参与到国家政治逐渐成为一个常态。
那么,吴起自然也是如此,年少时期的吴起,心气极高。
于是他开始“游仕”,所谓“游仕”就是指吴起到各地谋求一个官职。
但是很不顺利,很快他的家族遗留下来的钱财都“败光”了。
这样一来,乡党都取消于他。
“乡党”一词到现在还在陕西地区流传,原来指的是一个血缘氏族的亲戚。后来由于血缘社会解体,就成为邻居,乡亲之意。
这个“乡”字和“卿”字,在甲骨文中,写法是差不多的。乡,指的是同一个血缘氏族,也就是你与我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卿,指的是客卿,他与我没有血缘关系。这两个字的演变,实际上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分裂的写照。
总之,吴起被乡党们嘲笑了。
吴起一生气,把诽谤他的三十人全部杀死。
这个数目极其惊人,一般史学家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很简单,杀动物,善且很难做到,何况是人呢?
吴起于是收拾包袱,准备逃亡。他首先到了他母亲所居的卫郭门。
吴起跟母亲诀别,咬破手指,赌咒发誓说:我要不成为卿相,我绝不回到卫国。
吴起的举动,使得他留下第一个恶名,就是
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
于是立刻卫国,拜访曾子,向他学习。这个曾子,不是我们熟知的曾参,而是曾申。曾申是谁呢?就是曾参的儿子。
而在曾子学习期间,他的母亲逝世了。这个消息传到吴起这里,吴起不回去处理母亲的丧事。
曾子听说以后,就把吴起赶出了学馆,不承认这个弟子。
这就使得吴起留下第二个恶名
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吴起为什么这么做呢?很简单,他发誓过,如果不成为卿相,永不回卫国。
可以想见,这个人抱负之高,决心之强烈。即使母亲逝世了,他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誓言。
于是吴起就开始他的流浪生涯,他来到了鲁国。
此时,他娶了一个齐国妻子。
在鲁国期间,他改学兵法,很快他就精通兵法。
于是他求见鲁国国君,希望能够谋求相关职业。
此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非常想用吴起,但是他有怀疑。
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谁能保证吴起不是里通外国?
于是,吴起干出了第三件事情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杀妻以求将。
吴起于是把他的齐国妻子杀死,来表示和齐国没有关系。
鲁国国君于是用吴起,结果吴起大破齐国。
但是这样一来,流言更加四起。
有鲁国大臣就跟国君说:吴起其人,猜忍也。
什么是猜忍呢?就是猜忌狠毒。
然后他又提出两个不能用吴起的理由
其一、鲁国是小国,打败大国,这是为我们招祸啊。
其二、鲁、卫兄弟也。如果用吴起,则是断绝和卫国的良好关系。
鲁国国君一听,有道理,于是就断绝了吴起在鲁国的仕途。
很多人为吴起抱不平,谴责鲁国人这种迂腐的思想。实际上,从鲁国的发展历史看,鲁国人这个举动是很合情合理的。鲁国人从来没想过做强国,在春秋时期,他要么附属于晋国,要么附属于齐国。他只是贪图一个小富则安的局面。所以吴起这个大神,在鲁国这座小庙是待不下去的。
而《韩非子》里面还记载了一个故事,
据说,吴起在卫国的时候,已经有过一个妻子。
有一天,吴起拿来一个已经织好的丝带,给他妻子看。
然后说:你按照这个规格样式给我织一条。
丝带织好以后,他妻子就拿过来给他看。他妻子织好的丝带,比原来还好。
结果吴起说:我叫你织的丝带跟那个一模一样,你怎么织的比它好啊?
他妻子说:反正材料是一样的,多下了一点功夫,所以更好了。
岂料吴起说:我叫你织成什么样,就织成什么样。
于是因为这件事情,吴起就把他的妻子休了。
他的岳父来求情,吴起说:我从来不说空话。
所以,吴起这种性格,拿来带兵,是非常适合。正所谓军法严明、慈不带兵。
但是这种性格,到了生活之中,当然是极其不合适的。
于是吴起从鲁国离开,到了魏国。
当时魏文侯广纳贤才,于是吴起选择了魏国。
到了魏国,魏文侯面试了一番。
然后就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你知道吗?
李克说:臣略知一二。
魏文侯说:你说说看。
李克说:吴起贪而好色。
魏文侯一听,眉头一皱。
李克接着说:但是他用兵之术,连司马穰苴都不及啊。
魏文侯一听,喜上眉梢,于是马上让吴起当魏国的大将。
但是李克所言,反而让我生出疑问。
如果说,吴起贪,勉强还算。吴起把他妻子都杀了,怎么说也很难说好色吧。
吴起成为魏国大将以后,开始了他的赫赫武功。
第一战,吴起击秦,拔五城。
吴起这样的功业,使得魏文侯更加信任他,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让他做西河守,抗击秦国和韩国。
西河守是魏国军事上最重要的官职,因为我们讲过,在魏国上,秦国威胁最大,而西河守相当于边界的最高军政长官。
而吴起对魏国最大的贡献,是给魏国一支当时名震天下的军队,魏武卒。
因为春秋时期,只有贵族有机会能够参加战争。而吴起打破了这一惯例,他宣布无论出身,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战士。
选拔条件极为苛刻,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如果能够被选拔上来,那么你的福利待遇是相当高的。
这样一来,各地有志青年,都跑到魏国来参加魏武卒。
吴起相信,兵在精而不在多,所以魏武卒,实际上人数并不多,
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
这个魏武卒是一支步兵的军团。在春秋时期,战争都是由战车为主要工具。战车问题在于,他的灵活性不够。而步兵能够极大提高军队的灵活性。
魏国经过这样一番改革,魏武卒成为当时的强兵。
而吴起带兵也很有特色,他和士卒同甘共苦。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有一次,一个士兵背上长疮,吴起亲自用嘴吸出脓水。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以后,痛苦不已。
别人问她,她说:我的丈夫曾经长疮,就是吴起把他吸出来。结果我的丈夫感念吴起,所以在战争中奋不顾身,现在他又对我儿子这样,我怕这个儿子也会这样死去啊。
那么,魏国经过这样一番改革,结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