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辩论咖活动参加

绝不能错过的辩论队

2018-09-18  本文已影响71人  刘昱廷

大一军训结束后,萌新们会看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社团来纳新。这里强烈建议,一定要加入辩论队,大学才能不虚度。

1、加入辩论队,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这几年《奇葩说》这样的节目火爆上线,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有马薇薇、黄执中这样的辩论大咖在舞台上金句不断、话语犀利,他们对事物的独道见解,令人赞叹不已。

而他们这样的人,是每个辩手的榜样。做辩手、打辩论,不仅是追求在舞台上指点江山、慷慨陈词。更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客观理性的看问题,不人云亦云。

2、辩论玩的是什么呢?

辩论不是吵架,辩论是逻辑思维的碰撞,是语言综合运用的艺术。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问题上说不过辩手,不是因为辩手本身善于辩论,而是因为讨论这个话题前,辩手会做充分的准备,仔细推倒己方的逻辑,反复演练措辞。而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人在还没有到逻辑对撞这个层面,便会因没有耐心继续讨论而终止了话题。

所以辩论――辩语言是表面,论思维才是根本,而论思维就是在复杂的情景中做出选择和判断。

经过十几年的义务教育的大学生,拼努力自然无所畏惧。但大学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仅仅靠努力是不够,更要会做正确的选择。

3、正确的选择是如何通过辩论做出的呢?

首先要在多元化中保持理性,不让自己沦为狭隘的单一化视角。

这方面,可以通过回顾这些年辩论的历史看出来。

上个世纪,我们在辩论赛场上都讨论什么呢?最著名的是1993年复旦大学“狮城舌战”的“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记忆最深刻的自然是蒋昌建老师引用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便是当时辩论赛的主题类型,哲学思考,或者远大志向: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儒家思想能否抵御西方歪风,成大事者拘不拘小节,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各国政府应不应该全面禁烟……

除了话题“大”而“深”之外,还有一个特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那个年代的辩题多数都是“是非型”的题目,非此即彼,有着明确的黑白判定。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会发现辩题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是讨论的主题更有针对性,讨论的对象更具体,越来越多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如“大学生创业更应该立足于自身优势还是社会需求”,“大学教育更应该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 “应不应该提倡年轻人为自己而活”。

另一方面,辩题的设置,也从“是非型”为主,变成了“比较型”为主,措辞上表现为“更应该”、“更重要”、“更可贵”等等。

至于“奇葩说”、“95后说”所讨论的题目,就更加具体,冲突更加细致,题目设置上,接近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选择,甚至有不少在过去看来是属于“私密”的部分。“怎样看待婚前同居”、“学姐/同学/学妹哪个更适合做女友”、“婚后家里的财政大权应该由男方掌握/女方掌握/各管各的”……

在公共场合、在辩论赛上讨论这些,虽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也要看到,辩题变迁的背后,是社会多元价值的体现。

过去二十多年,辩题从是非变成比较,讨论的问题从抽象到具体,话题从宏大变得具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变。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而很多抽象的、宏大的命题,本身也脱离不了每个个体的具体选择。

而也正是这种改变,让辩论变成了对每个人的具体思考更有帮助的活动。

节目中多元的价值观给予了观众另辟蹊径的思维,这些不是俗到骨子里的陈词滥调,而是新颖的针砭与剑走偏锋的视角。

仔细想来,方才提到的那些新话题,辩手们的所想所说,难道不也是当年的人们也有过的困惑么?70后80后不也一样面临着如何择偶,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面临着婚后家庭财产如何管理等等的问题么?

不同的是,他们当年认为这些东西是很私密的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不愿与他人言,但真的是不应该去思考、去研究、去探讨么?当然不,这些都是人生切切实实要面对的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应该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去交流学习与思考。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没有交流的意识,更没有发声的平台。

80后毕业的时候,不也希望能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选吗?不也希望能和别人讨论讨论,究竟该怎么选吗?

可当时的人们不能,他们只能自己凭感觉选。

所以,当辩论把辩手和观众从禁锢在非黑即白的两种选择中解放出来时,世界便呈现了更多的可能。

而也就是辩论的意义所在。

往期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