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的沉思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于飞79
一节课的沉思

周四的一节课(2019年10月17日)因一个视频,我遭到一学生的严厉质疑,学生之间迅速化为两派,狼烟起攻击质疑的学生。

课堂上与学生有矛盾经历过很多。TA瞌睡,你叫他,你遭白眼。你收作业,TA不交,回应你摔本子。提问背诵,TA不流畅,你说不合格,TA来一句“老子不背了。”刚开始对学生这些反应受不了,恨不得拳打脚踢,给他们个五马分尸。慢慢的即使学生破口大骂,摔门而出,也不过撇撇嘴,也翻翻白眼,现在是一笑而过。不过惩戒还是有的,一两个周坚决不搭理TA,冷处理,然后根据情况而定后来的两人关系。

这次的冲突有点意想不到。周四是连排课,一个班上两节,因此就播放了一个小视频:美剧《新闻编辑室》第一季中的一个五分钟小片段,主题是美国不再是伟大的国家。男主角陈述美国不再伟大的一系列数据:识字率、科学水平、新生婴儿死亡率、劳动力等等在国际上的排名,然后话风一转说美国曾经伟大过,他们曾为正义而战,为道德而战,追求知识,不恐惧等。看后我让学生说出:你的第一感觉。

原意是挑三四个同学说说,我最后说说我看到的和想到的东西。学生发言,我原则是不打断,不做正确与否评价,但会根据他们说的内容提出些新的问题。这种课追求的是互相倾听他人的思考角度,没有标准统一答案。没想到,学生一个接一个说,每个人从五分钟的视频里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当然学生的视角,思考的纵深性也有的是偏颇,或者是跑题。有很大的相同处是能联想到当下的生活状态,总体上觉得我们不如视频中的他们。

在第二个学生说完后,一个学生针对第一学生的发言非常生气地说:“你们知道扶贫工作有多累吗,没有休息天,你们只会空谈道德。”后来另一个学生说:“你们都在说不好,一种声音气死了。”当问到她看后第一直接感受时,她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这时已经到了第二节上课,我简单说了我的观点:“评价一个国家是否伟大需要综合标准,不仅要看一些硬性的可以计算的东西,如识字率,科学等,更要重视一些软性无法计量的东西,如正义,道德,信仰等。”

正常情况下,这个五分钟的视频讨论,一般观看与发表意见只需要十几分钟,这次已经远远超过平时的教学进程。正要引入新课时,发言说别人空谈道德的娃开始质问我:“你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话,你开学到现在一直是有意引导,你不到二个月已经让学生很听你的,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你会如此做,你说要多方面看问题,但你从前到后说的都是你认可的东西……,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好家伙,从来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面对如此的质疑,我只能尽量解答。

我也是个有情绪的人,根据学生的质疑,我立刻做了回应:我自认为我没有要使学生都听我的,我也从没说过我说的是唯一的正确答案,也一直强调,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要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只有一种声音,要警惕;我也自认为我没有那么复杂,我的阅历很简单,上学读书,上班教学与读书;每一个人都有认知的癖好和局限,我也是一样的,可能我说的也绝对不丰富多彩,但我认为我说的是我认真思考过的东西,其次我从没有要求过大家一定要唯我是瞻。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给我提的醒,我会思考开学以来我给大家看的文章,看的小视频是不同质化。我是这样想的,我给的东西里说的问题是不是真实存在,比如诺奖数量,美国就是第一,中国排名很靠后。人是不是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还会去吃蚯蚓等;也许我给大家看的东西和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但我认为,一个人除了高考,还要会质疑思考,而且这也是高考的要求;语文课不只是学习课文,但凡能引起思考,能从起另一个视角看问题的,都应该是语文学习的范围;也许我们近期看的视频多是外国的,但我们不总是说要从世界看中国吗?我想咱们自己身处中国,学习的历史、政治、语文,中国内容也最多,我就多选点谈国外的或外国的小视频。如果大家觉得我给的东西不合适,下课我马上删除前面所有东西,然后思考下一步该给大家些什么。

争论无限延续下去,结果不是理性表达,而是互相攻击。我说的也很激动,等我说完后,一些同学就开始纷纷表示不满意,不能删除传到平板上的东西,不爱看的可以不看,老师从来没有逼迫。课堂一下失控,吵的不可开交,形成大众对一的不满局面。有学生说:“老师,我和她一个宿舍,她就是喜欢抬杠。”最后我强行用我的教师权威命令,结束这个话题,开始学习古代文化常识,这时距下课也就只有十五分钟了,没有想到一个五分钟视频,会有这么大的波澜。

周四至今,我一直在思考,我以后的语文课堂如何把握分寸,还能不能给学生看一些名家、大家的观点独特的文章,能不能还看一些让人思维发散的视频,一些说某国的某事不好的课文怎么讲。

人是活在当下,所学的也为当下服务,避免不了要联系当下的一些问题去思考。所学的东西不可能是只有赞扬没有批评,看看教材中的课文就明白了。钱钟书《谈中国诗》第一个观点就是“中国诗早熟,早熟就是早衰,早死。中国诗抒情特点,导致中国艺术结构和思想是飘飘凌空的空中楼阁。”一大半的文章都是有批评观点的,或批评社会,或批评人性,或批评当时政府。尤其鲁迅的文章,哪篇不是文如利剑,还留下很多反抗的名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陈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些文章阅读,难道仅仅是了解指责当时情况,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话又该如何理解?

余世存一席演讲《失格》说:“人生被耽误的很多,就是在身心发育方面,在社会人格的权利义务方面,几乎是全面滞后,或者说全面退化。人生一旦被耽误了,不仅仅是你赶不上趟了,而且是心智蒙昧、人种退化。”

看过后,深有感慨。我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稀里糊涂,生活状态是布尔金说的“寄居蟹”——蜷缩回去,人性的退化。

2007年以前,我不知道有奥斯卡奖、棕榈奖、金马奖,不知道的太多了,唯一的知识来源是上学书本上的那点东西,视野思维定格在一个狭小的圈里。第一次引起的震动是读《剑桥中国晚清史》义和团章节,一下子颠覆了从前的观念。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慢慢的睁眼,想要知道更多的东西,并思考谁的说法更接近理性与真相。

因为身感耽误,也就想着在目前自己的知识范围内,让学生在高考为第一要务时,能知道更多一点东西,让他们学会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学会自己寻找精神食粮。我承认,每个老师的东西肯定会有自己的烙印,但一个老师如果没有特色,往往就会滑入庸常。再说即使一个老师思想有些偏激,学生一天接触的又不是唯独这个老师。文理分科后的学生一天六门课,六个知识体系,六个老师六点特点,也正是在不同的知识思想交叉比较中,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听不了半点批评自己文化的人,精神是羸弱萎缩的,精神如此,怎能会强大呢。

不过,以后还是会强迫改变,学习说巧话,甜话,每天往嘴上涂点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