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斋主与她的简友们

也谈“三顾茅庐”

2020-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苏格垫底

先来看一段文字:

深夜,当白天的浮华与喧嚣都已退去,静静地听上这样一首歌,仿佛有种时光回转的感觉,当琴声的悠扬娓娓地响起,它仿佛在述说一个久远的故事,也像在哀叹一个伟人的离去,充满了心酸与无奈,人生的境遇也是这样的吗?
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时光拉了回去,就站在他们身边,不是指点江山的激昂,亦未是壮志未酬的慷慨,只是对世事的洞明以及觉察后的苦涩。不知为什么,听着听着,竟默默地落下两行清泪,为诸葛亮的明知不可而为的精神,还是为这首歌道出的人生的无奈?归去归去来兮……

这是我十年前的文字,记的是我听完一首歌后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有为歌》,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的插曲,讲的是诸葛亮出山的事儿。曲调婉转清幽,悲凉空阔,特别是最后合唱部分,让人听了垂泪,歌词写得相当有意境,感觉不输宋词大家。十年前我听到它就被它吸引了,今年又找来听,别有一番况味。

最近在读《三国志》,读到《诸葛亮传》,就想起了这首曲子。歌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思,比书本《三国演义》要胜出一筹。鲁迅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此语不谬,从文学的意义上来看,“三顾茅庐”写得确实精彩,不过精彩归精彩,但终是小说家言,做不得真,而且写得有点过了,把诸葛亮写得过于神秘,扭扭捏捏,活像一个出阁的娇娘子,让人看了,总不能觉出爽利来。

所以倒不如歌词说得好,“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诸葛亮一腔热血,又岂是真的归隐?他是国士,并非隐士,国士以天下为己任,又岂是整天吐纳山林云气之人?

诸葛亮是铁了心要出山的,读《诸葛亮传》,里面讲,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何许人也?全都是相佐之才,而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响当当的二号人物。三国群雄里面,能让诸葛当这个二号人物的,唯有刘备。况且诸葛小刘备二十岁,纵然诸葛是天纵之才,但出山之前也并未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长者为尊,一个大二十岁的长者敢于屈尊,主动送上门来,岂可有不就之之理?扭扭捏捏,故作神秘,哪里有国士风度?

如此看来,倒是孔子显得可爱了,我读《论语》,总觉有趣,就是因为《论语》中所讲的东西“不远人”,乃是真性情的表现。据《论语》中载,有一次,子贡这样问他的老师:“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子贡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问,老师您老人家是想做个国士呢?还是做个隐士呢?孔子怎样回答,他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原文是: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现在识货的商人来了,诸葛先生还不赶快卖掉吗?

史书关于“三顾茅庐”只说了一句话:“凡三往,乃见。”看起来似乎与“三顾茅庐”意思差不多。不过据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说法,是诸葛亮自己找的刘备,但按照《三国志》徐庶的说法,诸葛亮“可就见,不可屈致”,他让刘备去找诸葛亮,因而《魏略》恐是妄言。《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他提到“三顾茅庐”是这样子表述的:“三顾臣于茅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那意思好像是说刘备去了多次,每次还都见到了。

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貌似也说不清了,但是故弄玄虚,恐怕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了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