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咨询每天写1000字

遇事乱发脾气是“心理疾病”的一种

2018-07-28  本文已影响19人  魅力春天
遇事乱发脾气是“心理疾病”的一种

春天姐:你们还记得那位副校长公公吗?我老公和这位校长就是同类人。有这样一个强势的爸爸,我儿子从小就很害怕他,对他是言听计从。孩子小学时,他打过孩子几次,都是趁我不在家时。

(那位公公虽性格暴戾,爱发火,但在儿子家买菜,看孩子,不是甩手掌柜的,貌似比婆婆承担更多。而且自己儿子培养得也很好。)

现在孩子16岁了, 已懂得反抗。前几天,快期末考试了,因为看电视发生冲突。本来孩子已经回屋学习了,当然有些情绪,可他还是走进孩子房间,把孩子臭骂一通。

从看电视到学习到生活中的事。孩子开始没顶嘴,可不知为何,他突然开始指责我,说我没管好孩子,说了些难听的话。

(不知他平时能否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好好谈谈,了解孩子学习的困惑,分析孩子的问题,和你一起为孩子成长做些具体帮助什么的?如果有,他是负责的爸爸,就算这次发火,也值得原谅。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处理,不解决,就用发火来宣泄对孩子的不满,作为父亲,他不做为不说,还推卸责任,好像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妈妈是教练员,他只是裁判员似的。
其实男孩出现问题,90%是由于爸爸的不关心,不做为造成的。青春期的叛逆男孩,妈妈有时是力不从心的,必须有爸爸强有力的支持,才会帮助孩子顺利通过逆反期。)

没想到,孩子突然激动,也大声对他喊,这是孩子第一次顶撞他,我赶紧制止孩子,并推老公,想让他离开。他当然不肯,也推了一下我,但他确实没有打我的意思,只是想让我到一边去。孩子就更气愤了,要不是我站在中间,估计会冲上去。孩子还给他提出要求,“不许再欺负我妈”,我确实很感动。后来我把老公推出去,才算平息下来。

第二天我给孩子写了封信,和您及群友学的。批评了孩子的行为,也讲了了老公对家对他的付出,希望孩子理解。现在他俩互不理睬,我心里很难受。

(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你老公不够冷静,孩子是被他激怒的。你应该先去做老公的工作,让他认识到,孩子有问题,父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是发火,训孩子,怪老婆就能解决的。发火那不是教育,而是激化亲子矛盾,损害亲情关系。)

春天姐,我孩子学习不好,他爸爸为此很恼火,经常拿学习说事。比如:孩子取得足球赛学校冠军。他会说“学习不好,有啥用,”孩子有任何要求,他都会以此拒绝。

(这个荣誉的取得,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契机,促他转化的突破点,可以他爸爸看不到,不会利用。
如果真心去祝贺孩子的冠军成绩,请孩子吃大餐,边吃边聊,此时孩子情绪高涨,此时,你们说啥,他都能听进去。我认为,爱踢足球的男孩子最可爱,首先说明孩子能吃苦,身体好。
坐失教育良机,还不知,惋惜啊!不认可孩子取得的其它方面成绩,只用单一的标准要求孩子,本身就是家长对教育理论认识肤浅,不懂把一方面的优势产生的成就感,想办法迁移到其它方面?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才是优秀家长的能力和智慧。)

现在我想请求,我该怎样做孩子工作,我已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有孩子该怎么和他爸爸相处?

(我认为,你家不和谐的根源,不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是你老公对人对事儿的认知过于消极,你和孩子是他消极情绪的受害者。在他爸的坏脾气的摧残下,孩子状态改变的难度很大?)

我也会做我老公工作,但他很固执,有时我想,我是否应该带孩子离开他?我们夫妻感情一般,他这样的性情,也伤害过我,但他确实是一个踏实、顾家的男人。

(你老公首先得反思自己,是否尽到父亲的责任?不能一味埋怨家里其他成员的做的不好。当然这种思考问题角度的人,很难纠正他的看法,改变更是难上加难。但他不改变,家庭氛围就不可能真正好转。
我爸也是这种性格的人,他的优点是勤劳,节俭,顾家;缺点是易怒,狭隘,吝啬。用我妈的话说:坏人不是,好人不像。好在我妈妈方方面面都强于我爸,我爸还是比较信服我妈的。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他不良情绪的的伤害,才能被降到最低。
可惜我妈60多岁就开始生病,家庭主事权逐渐转向我爸,到我妈去世以后,家庭矛盾达到顶峰!不仅牵扯我们的精力,还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好在我们姐妹自己的小家庭都还算和谐,一定程度强帮我们缓解了压力。这要是我们青少年时代,爸爸就主事,我们姐妹就得有患抑郁症的人。要不说原生态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形成很重要呢!)

这些事,我从未和家人朋友提起。一直都是自己慢慢消化。希望姐姐和大家能帮我出出主意,感激不尽!

春天姐最后总结

妹妹:你的事,群里的姐妹们也帮你献言献策地分析了。你又特意强调,让春天姐也给出具体意见。既然你那么信任春天姐,春天姐就答应了,只是没有及时回复。说了以上那么多看法,也是一己之见,不一定全对,对错你都包涵吧。

怎么办呢?如果你有能力做通你老公的思想工作,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不行?他有没有值得信赖亲兄弟,好哥们,可以找他们现身说法,帮助开导他。

也不行?那只能请专业心理医生,对其疏导心理、矫治情绪,兴许能有些改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本人不承认自己有心理不健康(或心理亚健康)。他看别人浑身都是毛病?其实这就是心理有问题人的普遍认知。

长此下去,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亲属也会有意回避和他的接触。因为谁在他身边,他就挑剔谁,不治疗的话,越老越严重?

春天姐,不是心理医生,不知分析的对不对?现在他是拿孩子学业问题说事,即使孩子学习好了,他还会挑出别的问题,继续说事。

总之,一句话,啥事他都对,错都是别人的。这点才是最最要命的问题我猜他与外人的人际关系也好不到哪去。

孩子长大可以离开家,远走高飞了,暂时不受他的影响。最受折磨的人其实是你。离开他?人家既不出轨,又挣钱养家,外界看“好丈夫”一枚,没有离开的理由,和舆论的支持。不离开吧?遇到点事就鸡头白脸,乱发脾气,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够你受的!

嗨!如何是好呢?这种人即偏执固执,又绝顶聪敏,一般人的智商情商财商根本对付不了他们。除非方方面面明显高于他们的人,他们才会不得不低下,他们自认为高贵的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