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好的篱笆院新人前行联盟优选贤文

先秦文学讲义(8)-2

2023-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铃儿响叮当的Jane

今天继续逛逛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不得不说“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是指孔子、老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是指儒家、道家等各个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西周灭亡之后,很多人对天下的存亡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前是“庶人不议”,随着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了这种观念,形成了没有做官的普通读书人对当时政权的议论。对治理国家、如何带给百姓正能量等方面各自有了自己的言论,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诸子”。

各学派的人物推行自己的言论,诸子的思想前所未有的活跃,这就是文化史上说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各种观点明确、语言尖锐,感悟充沛,言语灵活多样,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对于后代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和文学价值。

孔子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对很多方面都很在行,政治学是其中之一。他在学术方面有那么大的成就,可孔子很想做官。而他想要做官的目的有三点:

第一:想要实施政治蓝图。他也是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人,想要为人民做贡献,而做官才能更好的为人民做贡献。

第二:想要实践政治主张。只有做官,才能掌握主权,才能发表自己的想法,才能有实践的一天。

第三:想要实现人生价值。这点有他从小生活贫苦的影响,他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做官。因为我们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人往哪去,钱从哪来”,人都是要吃饭的,那吃饭又要钱。这就跟现代社会一样,学习虽然不能当饭吃,但只有学习后好好工作才能有工资,才能生活的更好是一样的道理。最终找到好工作是终极目标。那孔子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做官,也就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这其实也算是他对政治理想的一种见解吧。

老子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道家不同于儒家的学术观点,它是从天道运行的原理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的运行有其顺其自然的原理,是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社会中生存的人们,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并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主张的是“无为而治”。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儒家的“仁政”、道家的辩证法等等政治主张,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

后世印象深刻的也只有儒家、道家。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赫,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影响也是别的学派无法比拟的。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一方面是因为在古代,盛世往往出现在道家治国的时期。另一方面,道家的“因俗而治”和崇尚“简、平”的法律观是后世制定法律的规范之一。在军事、科技等方面,几乎都是道家的天下。两相对比,儒家在这些方面的影响比之小了许多。

春秋时期还有很多名人名事,比如《管鲍之交》中友谊深厚的管仲和鲍叔牙;《曹刿论战》中善于利用人心和细心观察的曹刿;《卧薪尝胆》中同勾践一起被做人质范蠡;《商鞅变法》中忠心耿耿辅佐君王和制定礼乐的商鞅;《毛遂自荐》中锥子般尖锐的毛遂;《将相和》中负荆请罪的廉颇和大度的蔺相如;《荆轲刺秦王》中为了国家行刺对方而牺牲的荆轲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士所熟知的典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