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贪婪,就会发现自己无所不有
①没有人能够真正懂你,懂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如果你自己懂自己,就不需要别人来懂。如果你不懂自己,就非常渴望别人理解。你越渴望别人理解,越没有人理解你。
渴望的东西都得不到。放下渴望,一切都会拥有。
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太贪婪,看不到自己的拥有。放下贪婪,就会发现自己无所不有。
贪婪知识同样是贪婪。越贪婪知识,越发现自己无知。放下对知识的贪婪,就会发现自己无所不知。
总感觉书读不够,说明你不懂书。真正懂书了,就不需要读书。
②没有时间也许是借口,如果热爱读书,一定有很多时间。说自己没有时间,其实是不爱读书。
不爱读书就要打坐,否则不可能得智慧。
或者经历非常坎坷,爱反省,也可能得智慧。
如果青少年时期不热爱读书,成年以后热爱读书的可能性非常小。
因为读书是非常累的事情,没有从小养成习惯,中年更不大可能喜欢读书。
经典更枯燥,普通人读不进去。
③“爱”不是人生的意义。你说的爱是小爱,人人都有,但不是真正的爱。许多人都无法理解爱,虽然会说爱。
真正的爱在佛法中叫慈悲,在基督教中叫博爱。普通人理解的爱是控制和占有。
人不到活不下去的时候是不可能修行的。修行其实是一种自杀方式。
修行需要放下的东西太多了,比死都难。
④修行中有快乐,同时修行会让人变得敏感,体会到更多痛苦。修行人的慈悲和智慧就来自敏感。
修行不是为了享受快乐,而是为了得到真实。
大修行人不但自己受苦,还要承受别人的痛苦,代别人受苦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和境界。
⑤遇到过不去的坎,人才会思考。生活如果能够过得去,没有人会喜欢思考。
思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逃避痛苦的方法。人因为有思想而解决一些问题,同样因为有思想而制造了更多问题。
哲学家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否则他们活着就没有事情做了。普通人可以不需要意义,因为他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现实事情。
有意义人可以活好,没有意义人可以更自由自在。意义是头脑的需要,灵魂中不需要意义。修行就是从有意义到超越意义。
哲学家喜欢思考大量问题,在我们看来那些思考其实没有价值。
读过很多书,结果发现许多书其实没有必要读。
桌子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什么现象桌子,本质桌子,哲学问题都没有答案,能把人逼疯。
⑥读完了哲学,才能放下哲学。如果没有读完,就需要提起。
佛法也是一样,先提起来,提个几十年才能放下。
我是不爱思考的,读书也是为了避免思考。我以为哲学有答案,结果发现所有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甚至会使人绝望。
我喜欢打坐,什么都不想,一切都空,才是最好的状态。
“绝学无忧”,放下一切知识和思想,人才能彻底没有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