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老子(3)
2023-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一心呀
花时闷见连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唐 徐凝
春雨确是好雨,是否下的太大了点,短短几日春、夏、冬三季经历了一遍。
进入正题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
这句的解释有两种:1、这也是流行最多的一种解释
君子终日行走都离不开载着衣食等物的车辆。
我听了肖钢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也是按照第一种解释来的。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2、极少的解释是把辎重比作责任,君子整天行事都不轻举妄动。
就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诗中,朱庆馀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试官,借问张籍试探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入主考官法眼?
我个人理解辎重也是借喻,以辎重比作说话言行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也就是说: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个逻辑关系是能说的通的。按照第一种的话,虽说古代交通不便,不出远门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带那么多行李啊,天天拉着自己的行李东奔西波是不是有点sa?所以我觉得第二种解释更为自洽。
比如以曾国藩为例,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从生到死,他都生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