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爱好者佛、儒、道专题菩提树下

第二十八講|《稻桿經》之內因緣法因相應義(1)

2017-12-05  本文已影响16人  蜜婼

師父所講文字版

那么,

何者是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就什么是“内因缘法”的“因相应义”呢?

所谓:始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那么这个呢,先是从基本现象依因缘法“因相应”的角度来观察“内因缘”相续,这个“内因缘”相续呢就是指“十二缘起”。

所以在解释何者是因缘、何者是法,这个说因缘的时侯,最开始就是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等,这个已经有讲过,有介绍过。那么这里再论述的时候呢,就不讲那么详尽了,就不讲那么多了。

只是这一重的表述,它强调在观察“因”的作用,“因相应义”嘛,就“因”的作用、“因”的影响嘛。

那么“始从无明缘行”,就有“无明”呢,就会起“行”,以“无明”为因,以“行”为果。这个“无明”现起来之后,“行”就会现起来;“行”现起来之后,那么这个“识”就会现起来;“识”现起来之后,“名色”就会现起来;“名色”现起来之后呢,这个“六触”就会现起来……

如果是这个轮转发展呢,它就是会这样的一个因果关系。

如果是相反的,“(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假设“无明”不生的时候啊,那么这个“行”啊就不起来。

“无明”就是无始以来的戏论颠倒,无明妄动。光看这个名词啊是很有点抽象,有点含混,那我们结合具体的这个生命流程来认识,来了解,那就是很清楚的了。

这个“无明”,就比如说这个人死亡的时候啊,死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死掉了,身体也不能够再维持了,所以人到临终死亡的时候啊,他的求生欲望呐、求生的念头啊是很强烈的,怕死嘛!这个一切的,我们讲财富也好,眷属也好,名誉也好,赞叹也好,诽谤也好,都是从什么地方展开呀?

都是从自我展开。

假如说这个自我它已经不存在了,已经没有了,那么其它种种一切都归消散,都等于零。你就富甲天下,你就贵为像过去的皇帝拥有一切,你要死了的话,都不是你的了,就连你自己这个身体它也会肿烂,青淤,最后归于尘土,它有这个变化的,所以这个时候强烈的念头啊会起来的。

又比如说,我们人跟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对,那一说之后呢,这个感触是不一样的。那如果没有这样说法,就只是一般的交往应酬,他不会有多大的念头生起来。一涉及到利益交参的时候,那么就是父子啊,情为父子、母女啊,他这个烦恼也会猛厉地现起来,现起来干吗?

从自我中心展开,要保护自我,这又要追求自我的一个存在、一个展示。那么在死亡的时候啊,这个是更加猛烈的了,除非他是见了圣道了,观察了因缘了,观察了刹那变化无常呐,本来这个事物就是变化的,哪里是说我现在六十岁、八十岁,或者是九十岁,这一念临终要走才死掉啊?

你从小长到大,由大长到老,你每长一下的时侯都在死一下,所以是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就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的,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的,它不是说你现在才死的。

所以你像那个庄子啊,《庄子》里面他不是有讲嘛,讲这个璩伯玉啊是一个忠人、贤人,就是有修为的人,德行好的了,他行年四十而知三十九年之非,行年这个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行年六十而知五十九年之非,那是里面的基本描述了。

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他活到四十岁的时候,他觉得他整个人换过了,换了个人了,过了这三十九年呢,这三十九年的是过去的那个璩伯玉,不是今天的璩伯玉。那么活到五十岁的时候呢,那这个四十九年的璩伯玉跟他又是一回事了,那是昨天的璩伯玉,今天的璩伯玉是五十岁的璩伯玉。

所以我们说几十岁、几十岁之后,物是人非,其实呢人也非物也非,它并不是说都没有变化,都变化了。那只是说它相应有一个延续性,接续过去而来,忽略其变化性。没有深度地洞察变化性,所以对于死亡他就接受不了啊,对于变化他就接受不了啊。

所以一般的层面啊,学了佛法,也知道一点呐生命无常啊,“是日已过,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也会念,念得很好,这一生病,一什么事情呢来了之后呢,马上着急了,会不会死啊?害怕得不得了,他就是这个无常观他并不彻底的。

所以这里观因缘,观因缘呢,是讲这个现象到本质这个连贯性地深入观察要。所以这个“无明”,就是你在这个当中啊,你没有真实观察到因缘,你不真正了解因缘。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读了一些佛书啊,了解了一些道理呀,佛说缘起呀,佛说因缘呐,好像这么回事,但是呢不求甚解,不是真正了解。

所以这个“无明”在死亡的时候呢,这个我爱、我执,它就依我执为根基了,然后现起强烈的我爱,“我不能死”。假设一念呐,倒地了,不行了,“我死了”,“我要去哪里?”

所以他就会追逐,拼命地追逐,追逐追逐那就随着他的习惯喽。就像我们人要发表意见的时候,发表一通想法、一通说法,那么这一通说法呢,就像现代人讲的了什么样的位置就是决定他说什么样的话,那就是他的生活背景、他处在的这个身份阶位,然后就这么想,这么说,站在这个立场上来说的。

他就是从自体、自我爱(著),然后呢展开相应的这个观察,所以他要去来觉察自己呀都是很困难的、很不可能的。那如果依这个因缘来观的时侯,他越观察细微,对于这样相对的一个角度啊,他越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而不会在这个上面产生含混,产生含糊。

所以这个“无明缘行”呐,它就是这样来行,这样来发动的。所以有时候你不是很认真地说某一句话啦,说者无心呐,听者有意,他就听成那个样子的了。

所以以前呐在有一个地方就这样的嘛,这个人说话的时候,另外有两个人呢是产生争执的。那么等这个人说完之后,甲也说刚刚这个人呐是说乙的,这个乙也说这个人他说的是甲的,所以都不认为呀说话的人是指自己,而是指对方。这个我们生活当中呐都会出现,很多情况当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的,他不太容易剖析,反思,将这些问题回转。

“无明缘行”,所以我们世间一般追求这,追求那,从他发起的初起意识来讲呢,他可能是一个正的,但是他发出去的时候呢,包裹了自己的错误,携带了种种呢有漏有缺陷的想法,所以就会造成困扰,形成障碍,就是这样子的了。

所以这个“无明缘行”呐,这“无明”,“无明”说起来是我执、法执,就是自体感、这个外界存在感。

那么外界存在,外界是不是存在?

外因缘观的时候呢,它是“因相应”、“缘相应”,有因有缘,“非断”、“非常”、“不移”、由小因变大果,然后呢因果一类相似,是这么一个事实。

所以今天的树不是明天的树,今天的树也不是昨天的树,你前一分钟看的树也不是现在这一分钟看到的树,它本身都是在变化当中,你要洞明、洞察到其变化。所以当大的无常消散的时候,你能够如实观,不被假相所迷惑,“我要死了”,“我要走了”,其实你早就死了,你天天都在死。

所以这个事情呢,它一旦展开的时候,所以他就不会有这种纠缠,心里面纠结其中。而且佛法里面的这个深刻观察了,你就依这个现象因缘,依内在因缘这样观察观察,观察到深度的时候,它就会打开,就是说智慧的力量就会打开呀我们固化了的认识、我们有局限的认识、有欠缺的认识。

所以这个时候认识事物才完整,心里面就会清净,烦恼就能够有力量治伏,断除,消除干净,不然是没有这个作用的。所以这样的话呢,前后它会延展出来,所以为什么观因缘呐只要观现前都可以了。

所以这个你看这个初果的圣人,他是断三种烦恼嘛:

断我见,就是我执断掉了;

断这个戒禁取见,断掉了;

还有呢就是断疑,就是不会有这个疑惑了,他如实见到因缘生性、无常、非断、非常的这个事实,心里面不疑惑。

这个戒禁取见呢,就是依一些所谓能够导致于解脱的方法,其实不是能够导致解脱的,是人呐想像出来的,他也能夠破除掉,就是见到真理之后。那么这个就是对于过去未来的这个相待性、相依性,这个所存在的关联呐,能够洞察到,由此而不会产生这个戒禁取的烦恼,是这样子的。并不是像我们一般呐认为要得到初禅以上,修四禅八定,然后进行观,得到天眼通等等之类的。那么世间禅定你就是能够观见过去因缘、未来因缘呐,它不容易映照观察这个因缘本身,然后破除我执、法执,停留在差异现象上。

所以这里“无明”有,那么就会“行”有;“行”有呢,就会“识”有……就“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就是“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这个因缘关系从内观察来讲呢,它是这么展开的。所以要出生死,出轮回,怎么出呢?

就是观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像这个“观因缘”呢在经典当中还说到一个故事:

就是鬘童子十四问,佛不答,十四无记。就说这个五蕴呢是有命在呢还是非(有)命在?就是有我还是非有我?如来灭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的?是有常还是无常的?……

那么当时候,佛是默然不答,答了也不会起到效果,为什么呢?因为问的人呐他堕入自己的知见当中,堕入自己的认识当中,你跟他讲,他听不进去,听不明白了,所以不答这个事情。

那么实质上这个当中,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这个讲缘起呢,就能够解说生命的现象、生命的事实。

所以这个当中另外又有说了,就(鬘童子又)问佛了,这个生命怎么来的了?佛就说“无明缘行”;那“行”又怎么发展的呢?“行缘识”;那么这样一路问问下来了之后,那么他就还要继续问下去,所以又从什么开始,佛也不答了,为什么?

当(佛)这样来说的时候,已经把因缘这个事情表述清楚了,事实就是如此了,不需要再做多余的解释。

就像观外因缘,“不移”,种和芽发展的过程当中,种灭芽现,种不到于芽。可是作为某些人在了解因缘的时侯,接受因缘的观察的时候,他非得要有一个架构,有一个建立,觉得有一个什么东西,好像一个搬运工一样的,从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否则的话呢,不足以解释这个事情。

那么从缘起正观,从缘起事实来讲呢,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不需要多余的圣语,就是多一句都不需要,这样就可以了,已经完整地解释清楚了。

所以为什么这里在说因缘的时候,说观外因缘、观内因缘,做了多番的一个介绍、多番的解释?就是在这个阐述过程当中,逐步逐步厘清在理解因缘当中会出现的相似见解、错误认识,主要是这样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一个表述。

那么下面从这个现象观了之后,再进一步产生对本质性的洞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若无有“无明”呢,就无有“行”啊……这个是从生死流转现象的观察,那么现象观察到一定成熟阶段就会证入到这个流程它本身事实的层面,那也可以说是观察到本质了。

蘭心說:

你从小长到大,由大长到老,你每长一下的时侯都在死一下,所以是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就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的,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的,它不是说你现在才死的。師父講的真好啊,我先去死了,明天活過來見~~哈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