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理解他人?——看到、理解、探讨感受
这篇文章的笔记摘要来自刘昕老师《亲子情商》十二门必修课系列的第5课:《如何教会孩子理解他人》
讲师:刘昕老师,是一个智慧、温暖而有爱的训练师,亲子情商训练高级导师;昊天国际教育资深生命教练;幸福心理学研究院幸福教练;美国NLP大学授证的NLP专业执行师。
有些时候我们成人会觉得孩子不懂得理解他人,只专注自己,忽略别人的感受。我们常常会以为那是父母忽略了教育孩子,或者是过于溺爱了孩子。
听了刘昕老师的这节课,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有些时候孩子看似“不懂事”和“任性"的行为背后,其实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感受从来没有被成人看到过和理解过......
1. 孩子为什么会不理解他人?
当孩子没有理解他人时,家长们在做什么?
“说教、恐吓、命令、批评、孤立、忽略、惩罚、以牙还牙、重复教导。”
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而不去关注和了解孩子自身的感受,因此就容易站在权威的高度去实施想当然的”教育“举措,如恐吓说”你要是再......我就不再给你......";或者父母双方都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去批评孩子,让孩子觉得孤立;又或者直接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采取惩罚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的感受被忽视了,在大人的眼里就很可能呈现孩子“不会理解别人”这样的一个现象。
我们也许总是以为孩子还小,不会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感受,或者没有“再小的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和理解”这样的意识。
“什么时候你特别愿意理解别人的感受?当当下的感受被理解、过去总是被理解、感同身受过的时候。”
我们成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是希望自己能被他人理解的。当两个人都有能理解他人的能力时,自然就能做到互相体谅,化误解和矛盾为平和。
对于孩子,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情感是完全敞开的,对外界的情感是有自己的感受的,尽管孩子需要到一定的年龄才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他们”天生对情绪就是敏感的“。
如果成人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感受,把一些过错或者原因归咎到别人或者事物身上,对孩子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如孩子摔了一跤,大人不去接纳和理解孩子确实摔疼了这样的真实感受,反而只是说”没事,不疼“或者说”都怪这个石头,把宝宝绊倒了“等等这样的言语,那其实就是在忽略孩子自己的真切感受,而这样的忽略,很容易造成孩子以后也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让孩子适当地宣泄情绪,有表达情绪的通道,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正感受,有助于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情绪和体会别人的感受。
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要重复教育同一件事情,结果会适得其反“。
2. 父母教会孩子理解他人的三个方法:
1)方法一:看到情绪
在孩子小的时候(越小越好,比如2岁左右),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可以敞开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陪孩子读绘本和看动画片的时候问问孩子图中的人是什么感受?什么心情?”
通过这样的引导行为,可以教会孩子辨识情绪、观察情绪、了解情绪。家长和孩子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的情感可以完全打开,家长也会看到孩子的情绪。
当父母具备了看到孩子情绪的”慧眼“,也就可以给到孩子理解和表达的机会,从而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被看到、被接纳、被理解。当孩子在交往时,也能看到别人的情绪。
2)方法二:理解他人感受
“在生活中教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伤心/生气/得意/沮丧/害怕......"
父母看到了孩子的情绪,那么还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从中教会孩子懂得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别人也需要和期望被理解这样的感受。
父母帮助孩子去理解情绪,并学会表达情绪,充分给予了孩子感受情绪的机会和教育,这样长大后的孩子就能懂得怎样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否则,不能表达情绪的孩子,没有机会去感受情绪和被人理解情绪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且忽略别人的感受。
理解总是相互的,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其实都希望在人际的互动中能够得到相互体谅和理解的感受。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也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3)方法三:讨论感受
“和孩子一起讨论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尤其要做到不评判孩子的感受。”
诸如“这有什么好计较的?”“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样的评判话语,很容易会让孩子关闭心门,不敞开自己的情感之门和情绪。
只有当父母不带评判地和孩子讨论感受,才会让孩子愿意打开心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问题或者困惑,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恰当的情绪宣泄渠道,并帮助孩子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共同探讨感受、了解情绪,思考解决和释放情绪的方法。
“能够主动体会别人情绪的孩子,到哪里都不会缺朋友!”
会理解他人的孩子,自然就能受到欢迎,而前提是父母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和理解,并陪伴和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主动寻求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两个孩子发生纷争这样的情况,刘昕老师给父母们写出了下面几步解决方法:
A、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发生了什么?)——了解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细节
B、感受如何?(你们两个现在感受好吗?分别是什么感觉?)——正面面对纷争给大家带来的情绪,表达情绪
C、你有什么方法呢?(你们谁有办法让两个人一起玩的很高兴呢?)——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法
D、记下这些方法(如果可以,大人用笔写下来,让孩子觉得你在认真听他们说)——让孩子觉得被认真对待和尊重,激发信心
E、还有什么其它方法吗?(如果不管用,我们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吗?)——引导孩子更多的积极思考能力
只有当父母愿意去看到孩子的情绪、真心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和孩子一起探讨情绪,让孩子体会到被理解、被尊重,孩子才会懂得如何恰当地表达情绪,从而能够学会去理解到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父母教孩子理解他人感受之前,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只有自己充分被理解过,才会主动地理解别人!”
更多家和汇亲子情商系列课程的文章在下面,请翻阅简书号“沐璎”:更多家和汇亲子情商系列课程的文章在下面,请翻阅简书号“沐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