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圣人之治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65人  心曙_d605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本庄是老子对无为之治的具体论述与见解。

圣人之治在于无为。只要心里没有贪念,就不会有不满即争夺之心,从而使自己到达一种纯朴自然的状态。要是社会物质条件丰富,民众就不会为温饱而起纷争,生活安逸自在,达到一种最理想的境界。民众为了能使这种美好生活永远延续。就会自觉的维护这种和谐共处的状态。即便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想改变这种生活,民众也不会同意,从而使有智的人也不敢有所作为。

老子还说,不要使民众产生志向,但是要使民众体格强健起来,有了强健的身体就不会有痛苦产生;不崇尚贤子就不会产生志向,志向是人心滋生贪欲的前因,如果内心存有志向,人们就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择手段,这是恶性发生的一个前提。不以难得的货物为尊贵,那么民众就不会忘了得到这些难以得到的东西而产生偷盗之心。老子还特别提到,作为最高统治者,首先不要存有欲望,而应与民众一样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因为民众是以圣人为傍样,圣人如果有欲望表现出来,民众就会觉得不知所措而出现混乱。最后老子说,能做到这些,就是无为之治,就没有不能治理好的地方。

感悟

这个无为之治,用在家庭教育也一样,家庭,家族的也应该遵循这种思想。

做父母的,不追名逐利,不攀比。不特地教育,不固守己见,不非要把孩子育成什么样子。遵循孩子身心发展,培养自由,自己富足的生命状态。

不包办,不着急忙慌帮助孩子完成这样那样的事情,孩子就能够完全体验生命成长的经验。成年后就不会匮乏而滋生各种欲望。

敢放手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就可以不要再学习上陪读;不要在生活里给他当保姆;不要在未来事业里操心。

对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越不能自己独立,身心越不能完整的成长。

无为而治,其实更合适育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